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0月以来美国量化宽松预期引发了二次刺激,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为之疯狂。中国9月份新增信贷5955亿元,外汇占款增加热钱汹涌。一度困扰的流动性找到了方向,A股中大市值和资源类股票飙升,带领指数突破了年线。
全球贸易战的背景
近现代严重的全球性贸易失衡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白银本位下的19世纪初叶,那时中国输出茶叶和丝绸,而英国的工业品却怎么也敲不开中国市场。贸易逆差带来的货币紧缩令英国无法获取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本,毒品走私成为获得贸易平衡的公开途径。鸦片战争就是最后的解决方式,中国买单,英国加速完成原始积累。
第二次发生在黄金本位下两次大战间,那时最大的黄金储备和实际产能集中在美国手中,一战给老欧洲带来巨额战争债务和贸易逆差,各国争先恐后地选择竞争性贬值获得贸易优势和黄金来清偿债务,汇率战争使情况变得一团糟。德、英、法和美之间的主权三角债,最终因为美国的孤立主义拒绝买单,迫使德国在绝境中走上法西斯道路,又是一场战争。德、日、英、法统统买单,欧洲与美洲完成了权力交接。
这样全球经济就运行在美元本位制下了,当凯恩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被怀特PK掉时,货币天生就注定是美元。世界从此断裂为储备国和非储备国,美元在全球发挥着世界货币功能。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没有一样是做得成功。尼克松的“善意忽视”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债务反而成为货币的发行基础,仅受到储备国消费能力和印刷能力的限制,这为全球定制了最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最为激进的财政政策,世界各国为这些“绿色的纸片”倾倒。
失去约束的美元
在这个分工体系下新食物链开始形成,储备国进化成为消费国,非储备国降级为生产国或者原料国。但这种体系的内生缺陷——失去黄金约束的美元向全球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没有一种机制来强迫盈余方或储备发行国进行调整,这也是全球失衡的制度诱因。日美之间的上次失衡(80年代)就是一个警告,那次美国成功压制住了日本,让它为这次调整买单。冷眼旁观的欧洲不寒而栗,决定与美元分道扬镳,开始尝试区域和货币一体化。
金融战败后,日本失去了20年,这在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方面影响深远,日本央行疯狂放出的流动性成为套息交易的无限量子弹供应,而东南亚和中国则在中低端制造业方面随后顶上,但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任何本质改变,终究不过是生产国之间“丢手绢”游戏而已,现在这块手绢前面坐的正是中国。
资源类股调整的两个时间点
不同货币本位下失衡都以贸易开始,主权债务如影随形,大多以战争形式结束。历史显示,政治或经济上的弱势国家往往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美元本位下,为了对应均衡,降低为美国买单的成本,德国、日本和中国都有自己的策略,中国的均衡本质上和美国绑在一起,目前德国和日本的均衡正面临崩溃。
现在不论是生产型还是消费型货币的竞争,居然把炮火都发泄到资源和资源类货币上了,黄金和基本金属首当其冲,也在等待原油价格发出更明确的进攻信号。很快11月初,美联储的实际宽松程度会与市场预期做个比较,估计美元指数会在75附近短期拉锯,下一个时间点是等待G20的博弈结果,如果人民币坚持不让步,美元指数可能会形成突破甚至超调到70的历史低位。而生产型的新兴经济体依旧要被美元流动性反复冲刷。
中国应该也会采取措施进行限制,但是这次热钱进入有些不同。一方面,国内的流动性,主要包括冷却的实业之心,经海外的流动性一招呼,都呼啸而上,居民的储蓄也会受到财富效应的吸引离开负利率的存款,资源类仍旧是首选;另一方面这次投资标的少了房地产,股市的上升应该会很明显,一个个所谓估值洼地正在被渐次填平补齐,原来的结构性泡沫开始倒转,但指数的上升应会使得管理层加速股票的供给速度和数量,例如通过银行再融资来回收流动性。不管如何人民币中期看涨,政府可能会压制CPI,进而打开内需转换开关。目前的这一幕似曾相识,但我们预期结果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