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厦门文史专家揭开运台黄金秘史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4/4 11:15:00
近日,关于大陆运台黄金相关历史,成为台湾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4月2日至4日,一部详细讲述大陆运台黄金历史的纪录片 《黄金密档》也在台湾TVBS首播,反响甚好。而在这部热播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贡献了大量心力,并提供诸多珍贵史料给台湾制作方拍摄。

昨日,在洪卜仁家里,洪老向导报记者一一展示了这段历史的相关资料。

两岸合作,解开秘史

在台湾制作方发给洪卜仁的采访函中,这样写道:“您对于1949年迁运黄金到台湾这件事,有一番和他人不同的看法,一来因为您本身是一位见证者,二来您相当了解这件事情,我们希望能够从这两方面,请您分享您所知道的真相,让当年的众说纷纭和不实流言,烟消云散。”

作为厦门文史领域研究的专家,洪卜仁早前曾经就运台黄金历史写过相关文章,但真正有效且系统的研究,始于几年前蒋介石“总账房”吴嵩庆之子吴兴镛的到访。洪卜仁说,吴兴镛在父亲逝世多年后无意发现了其留下的绝密“军费密记”,为了将这段秘史公之于众,吴兴镛投入大量精力多方研究,并到处搜集资料。

1949年前后的厦门,不期而然地成为蒋介石转运金银外汇到台湾的总集散地,而当时鼓浪屿中国银行的地下金库则成为藏匿黄金的“战时国库”。这些在吴嵩庆“军费密记”中也略有涉及,但需要进一步考证。由此,吴兴镛经人引荐认识洪卜仁等厦门地方文史专家,进一步了解运台黄金密转厦门,尤其是黄金藏匿在鼓浪屿的确凿史料证据之后,他终于写成了《黄金密档——— 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一书,并于2009年公开出版,是迄今唯一一本全纪实披露黄金运台的著作。

随后,相关纪录片也开始投入拍摄。

回忆当年,拼凑细节

洪老说,当年蒋介石运台黄金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又分几批转运台湾,由于原始档案不完整,长期以来各界说法不一。直到吴兴镛的出现,事情才有了转机。但是,1949年身为报社记者的洪卜仁,对于形势的发展早就敏锐观察到其中变化,他很有心地留下了当年多份关于黄金转运的报道。指着早就斑驳的报纸,洪卜仁说,这些都是铁证啊!

据洪卜仁回忆:“当年黄金以及银圆运到厦门码头,最初的时候,那些搬运工人,有一个不小心,就把银圆的箱子摔在地上,当时是半戒严状态,由国民党或是“宪兵”看管,但有人就看到了,银圆满地在码头滚动啊!”于是,厦门码头的黄金消息,就开始不胫而走,变得满城耳闻,也进入了年轻的洪卜仁记忆中,成为如今追溯的重要部分。

侧记

解放前的记者,当下的文史权威!

对于运台黄金曾经被秘密运送至厦门,这段历史已经被媒体多次披露,但历史真实的发展状况,后人只能从已发现的资料中去推测过往。对此,从解放前就在厦门当记者的洪卜仁显然很有发言权。而洪卜仁的权威,绝对不单单是靠着近些年严谨的治学、研究,更是靠着他向来很敏锐的“新闻鼻”。

在厦门从事文化新闻报道,以及文化研究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关于厦门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去请教洪卜仁。有着厦门文史“活字典”别称的洪老,虽年至耄耋,但其精力绝对比一般年轻人都好,而且声如洪钟,精神矍铄。除了厦门文史,洪老擅长的领域数不胜数,两岸历史研究绝对是其“招牌”之一。很多时候,两岸历史发展的报道,若是有洪老说辞“加持”,绝对就是 “可信”的标志。与洪老接触过几次,导报记者最为感慨的除了他渊博的知识,更敬佩他的严谨。按照洪卜仁一贯的作风,没有史料直接证明,他绝不说妄自推断的话。而对于各式采访,洪卜仁总是一再审阅相关资料,才同意刊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