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马英九昨天在其“黄金十年”的记者会中,提出了他连任后对两岸关系的施政远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策略”的部分,马英九再度提出两岸商签和平协议的主张。 我们认为,马英九提出的这个主张,有理想性,也考虑到两岸关系的现实;有持续性,也考虑到两岸关系的变迁。 众所周知,商签两岸和平协议,是马英九在2008年竞选时,就已提出的一项政见;如今“旧事重提”,代表马英九认为民意仍然支持他的这个想法,更期待他连任后往这个目标迈进。但另一方面,基于当前的选举气氛,也可预期反对人士会见缝插针,会借机再送马一顶“倾中卖台”的“红帽子”。因此,只有正确解读马英九的这项主张,才能建立岛内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共识,才能避免对岸产生误判。 涉及签署和平协议的主张,马英九特别强调必须是“在岛内民意达成高度共识,两岸累积足够互信的前提下,秉持‘台湾需要、民意支持、议会监督’的原则,通盘评估岛内外情势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审酌推动”。我们认为这段话很重要。因为,对马英九而言,三年多来的执政经验显示,他所推动的两岸政策不但得到民意的多数支持,并且为前述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前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他有信心在“拨乱反正”后,未来再把两岸关系“脱胎换骨”,达成永续和平的目标。我们对马英九连任后达成此一目标具有信心,因为: 第一,马英九为岛内民意建立了共识基础,并且为两岸未来达成的任何协议,取得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来源。 第二,推动签署和平协议可以视为两岸关系制度化的一个过程,它符合“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原则,使两岸完成经贸关系正常化后,也顺理成章地能够追求双方其它关系领域的正常化。换言之,两岸关系的有序进行,不能限于经济部分。只有两岸关系所有层面的正常发展,才能确保两岸和平的屹立不摇。 第三,和平协议无关统独问题,它不代表两岸的最后政治安排。马当局以“九二共识”与对岸协商,就是确保现状“以台湾为主”,并朝“对人民有利”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签署和平协议代表两岸关系己进入新的阶段,是两岸和平发展关系的法制化。 最后,两岸签署和平协议触及的问题繁复,故必须经过一个研究、对话和协商的过程。欲速则不达,签署和平协议不可能有时间表。西方有句话说:时间、自然和耐心,是治疗百病的三个医生。我们希望借助它们解决两岸关系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