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8日,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我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里报道的画面,被西南师范大学编进用作对外交流的学校的录像宣传片中。
吕进
1993年9月8日,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我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出图片新闻,配发了说明词:“九月金秋,世界诗歌研究会为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吕进教授颁发了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多年来,他在中国新诗理论领域的拓展上有着突出成就。图为女青年向吕进教授献花。”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里报道的画面,被西南师范大学编进用作对外交流的学校的录像宣传片中。世界诗歌黄金王冠,仿照古代韩国伽耶王朝的王冠以纯黄金和绿色的翡翠制成。世界诗歌研究会是全球性的诗歌社团,由三十多个国家的诗界著名人士组成理事会,总部设在韩国。据香港诗人犁青在香港《华文世界》杂志撰文介绍,这个大奖的得主是在全世界遴选的,颁发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或在诗歌、诗学上取得突出成就的诗人、诗论家。此前已经颁发的六届王冠,得主来自美国、苏联、西班牙、法国、日本和南斯拉夫,第一届王冠由世界诗人大会主席、美国女诗人罗斯·玛丽获得。
把黄金王冠颁发给中国的决定,其实是世界诗歌研究会在1988年做出的。1988年的一天,我收到来自韩国的一封英语信函,由世界诗歌研究会会长金永三教授签署。当时,我们的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还不到一年,我也破格晋升教授不久,我的太太又生病,所以非常繁忙。我的英语水平不理想,匆匆读了一遍,感觉大概是邀请我去开会,而我完全没有时间啊。于是就把来函束之高阁了。一个多月以后,学校的科研处长来我家谈事情,闲谈中,我把韩国信件出示给他看。他读了以后大吃一惊,说:别人要给你世界奖,你怎么不告诉学校呢。他离开我家就向校长报告,校长立即派学校外事处的干部去教育部为我办理赴韩手续。当时坐飞机是有严格规定的,校长特批,这位干部坐飞机去京。我也给世界诗歌研究会回函,表示同意前往。金永三教授很高兴,回函说,第24届奥运会在韩国举行,授奖仪式将与奥运会同步,已为我预定了奥运会门票。由于我的耽搁,时间太紧张,韩国当时没有和我国建交,先还得需要外交部批准,才能成行。最后手续没有能如期办完。
黄金王冠的事也就在忙碌中淡忘了。1993年中国新诗研究所举办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也邀请了韩国诗人。那时没有电脑,都是通过传真联系。外事处副处长陈本益向我报告,韩国来传真,要求派8人出席。我说,这哪行呢,十几个国家、地区的人与会,韩国不能占8个名额,来两个吧。韩方回答,他们要来颁授世界诗歌黄金王冠,这个仪式的程序是固定的,宣布授奖词,献礼,献花,摄像,各有其人,一共8人。这才知道他们要来授奖。颁奖仪式后,各国诗人争先恐后地上台和戴着金冠的我照相,据新闻媒体说,照相持续了40多分钟。黄金王冠最后由学校保卫处用专门的保险柜保存。王冠下方刻有英语的“1988,Lu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