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我国黄金周制度起始于1999年。这年9月,国务院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人民经济生活的新亮点,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假日经济。2008年,我国取消五一黄金周,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集中休假制度对交通旅游景点造成很大压力,“供给”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然而随着近几年,政府加大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开拓各类旅游项目,当年的消极因素已大为改观。时至今日,国内交通条件旅游硬件条件已明显改善,而且我国经济当前正在转型发展,力主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因此恢复五一黄金周,发展假日经济,促进国内消费发展,正当其时。实践证明,发展“黄金周”为代表的假日经济,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十分明显。据商务部数据,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消费额为6962亿元,同比增长17.5%,十一、春节“黄金周”在交通、住宿、餐饮、商业、娱乐、游览等众多产业方面呈现出较强的带动作用,其带动效应达到1:5的比例。正因为如此,在2008年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之后,民众要求恢复的呼声日渐高涨,人民网关于“你是否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调查显示,有500万名网友参与网上调查,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占92.2%。民众惦记和呼唤回归五一“黄金周”,这不是什么“炒冷饭”、“走回头路”的问题,而是顺应民意、满足民生、展经济的问题。
有人认为恢复五一长假,不如建立带薪休假制度。这样既能保障百姓休息权利,又能避免人们扎堆休闲、到处人满为患。这个想法不错,但却不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你看现在许多单位、部门的带薪休假制度大多形同虚设,职工不愿、不敢或不能休假,许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与私人作坊,要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困难,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工作繁忙、老板脸色难看,别人不休,自己难以开口等等各种微妙的心理考量,许多人往往选择放弃,因此“带薪休假”往往成了“空心汤团”,往往只能“被全勤”、“被加班”。笔者工作近42年,只有请假办私事,而从来没有一年享受过带薪休假去旅游的。
有人认为,当年在取消五一黄金周时,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为全民休假日,现在五一再增两天,休假日会太多,会使全社会创造的总财富减少。其实,有劳有逸,人之常情,天之常理,更多休息会带来更多创造。休息天数增加,不仅会通过假日经济创造更多财富,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人们在休假中会蓄积起更多阅历与活力,让工作更有生机和创造力。而且,法定节假日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2011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布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排行榜,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居首,而我国法定假日为11天,比印度少2天,每年我国法定假日和周末为115天,比印度少5天,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张近东委员认为:“本着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的角度,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还有待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综上所述,恢复五一长假的时机已经成熟,值得有关部门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