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周一继续承压,因本周即将公布的全球各国制造业采购数据(PMI)或暗示中、欧两个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经济仍难以根本改善。加之投资者担忧双双正处于"换届敏感期"却也是"政策空白期"的中、美经济政策走向,这令投资者风险偏好继续承压。此外上周欧盟峰会成果寥寥,并未就西班牙和希腊债务救援给出明确的指引,也令货币宽松操作支撑的市场上涨难以为继,投资者纷纷选择获利了结。经济下行风险与债务救援担忧背景下,美元得以维持升势。东京早盘,美指上涨0.10%,黄金下跌0.25%,白银下跌0.59%。
本周将会公布全球各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和欧洲,这一数据无疑是经济走向的晴雨表。虽然9月份中、欧两地的PMI数据有所回暖,但依然在深度收缩区间,因为这主要受益于西方圣诞节假期的需求订单增加,而非实体经济本身出现根本好转。其中在美国,欧洲经济都因信贷收缩和去杠杆而步履维艰之后,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中国的外部需求大幅下滑,本周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HSBCPMI)或暗示该国私人部门制造业连续第12个月处于收缩之中,在此前第三季度GDP连续第七个季度减速的背景下,该数据持续处于收缩区间意味着其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或再度后延。
此外在中国公布第三季度GDP增长数据后,本周英国和美国也将公布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但显然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继续维持2%附近的增速而欧洲国家已经几乎全部陷入衰退,英国经济在经历今年前两个季度连续的负增长后已正式陷入衰退,同时IMF在其最新世界经济展望(WorldEconomicOutlook)也认为欧元区后两个季度GDP将继续收缩,由于过去3个月内欧元区主要经济体PMI也持续维持在50以下,第三个季度该地区经济或将延续前一个季度的收缩趋势,这暗示整个欧洲将不可避免的陷入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将是英格兰央行(BoE)继续加码英镑QE以及欧洲央行(ECB)进一步的降息操作,这将进一步缩小发达国家之间货币政策的差距。
伴随着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经济大幅下滑,印度和南非的主权信用评级已经被下调至濒临垃圾级。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令这些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开始下降。同时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差距拉大但货币政策趋同,也令非美货币相对美元的增长,货币政策优势大幅减弱。这将对美元形成支撑。
技术面:贵金属日线上都已跌至中期趋势线50日均线附近,其中白银已经长阴跌破该均线,整体走势偏空明显。4小时线上一目均衡云暗示白银短线已经陷入类似今年4月式的下行趋势。转换线和基准线将成为市场多空的分界位,支撑31.90-31.70,阻力32.30-32.50而黄金还在死守50日均线1720美元附近,料最终将失守该位置,测试1715-1707区间支撑。不过从黄金,白银日线RSI看,关键均线跌破前后会有反抽出现,投资者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