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新快报记者 黎华联
2013年初的国际黄金价格从2012年末的高点连续下滑逾2个月,截至3月7日,国际黄金现货价格与2012年末相比一度下挫超过15%。国际金价的连续下跌也殃及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除了发行量大幅减少,银行为了减少黄金价格的波动,也缩短了产品的期限,而在收益设计上也趋于保守和谨慎。
前两月仅3家银行发行黄金理财产品
今年以来,黄金走势持续低迷,近日国际金价痛失16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最近十多个交易日也一直在1560美元—1580美元/盎司区间徘徊。因此,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量也受到了影响。
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数据截至3月7日)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数量为21款,和2012年同期相比减少9款。同时发行主体也出现一些变化,2013年前2个月,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银行集中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家,而2012年同期,发行该类产品的银行包括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渣打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数家银行。
在产品发行量减少的同时,银行也在悄悄地缩短黄金挂钩理财产品的期限。普益财富的报告显示,2012年前2个月,有超过一半的产品期限都在90天以上。而2013年同期,除了汇丰银行发行的两款产品期限达到1.5年外,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该类产品期限都集中在30-90天之间。
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表示:“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银行对较长期限产品更易受到黄金价格大幅波动的审慎态度。”
产品设计趋向保守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对于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的收益设计也开始出现一些显著的变化。
2012年9月份以前,银行发行的该类产品多以单方向的看涨或看跌为主。从2012年9月份开始,有银行开始发行同时“看涨”和“看跌”两个方向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黄金价格的判断选择其中一款来购买。
不过,银行将判断权交给投资者的做法引来不少争议,不少声音认为银行这是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当起“甩手掌柜”。而叶林峰则认为:“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同时推出‘看涨’和‘看跌’的产品,投资者之间的头寸可以互相抵消,这给予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更多的便利。”
此外,记者发现,银行在收益设计上也趋于保守和谨慎。2012年前2个月,多家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都较为“大胆”,不少产品都设计成较为激进的看跌型。
但在2013年前2个月,取而代之的是发行较为保守谨慎的产品。如某国有大行的产品大多设定一个较高的触发价格,若挂钩标的期末价格低于该触发价格,那么投资者将获得约3.70%的年化收益率,否则获得约1.30%的年化收益率。由于在设计中设定的高于期初价格近100美元/盎司的价格是几乎不可能触发的。因此叶林峰表示:“如此容易实现的高收益,该系列产品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来说明显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