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黄金白银的牛市拐点论大行其道,在黄金白银价格的操作式暴跌下似乎得到进一步的印证。黄金白银从长期和中期趋势看,是否真的就是烫手山芋和鸡肋,一方面接手了会迎来麻烦,一方面是弃之可惜?本文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对黄金的十二年牛市观点论提出质疑,并论证。
1、从全球的货币政策环境看,对黄金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空出现,而实际上黄金对全球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恐慌性过度了。特别是,激进宽松购债和降息潮再度来袭,注定信用纸币的回报率继续走低,资金需要避险,而黄金白银的超跌意识明显!
本月初五月三日公布的美国四月份非农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失业率继续下滑至7.5%,新增非农为16.5万,三月份的新增非农修正为增加13.8万,比之前公布的8.8万大幅上修5万人。非农数据显示美国的就业市场正在改善,超预期的方向积极改善。
而在本月初五月一日公布的美国新新一期议息会议结果显示,美联储维持原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购债计划不变。同时,跟上一期的议息会议相比,最大的措辞变化是,新增加了“随着就业市场和通胀前景的变化,美联储将准备增加或者减少资产购买力度来维持适合的政策宽松力度”。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宽松力度和时间空前。
从市场的角度,就业市场的改善和通胀的可控性角度看,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向好的一面改善,通胀还远离美联储的2%的通胀目标,美国的现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维持到去年即2012年年底笔者何盛德做的模型判断,即最乐观要到明年即2014年的第二季度。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自然不言而喻,因为接近零利率的货币政策本身可能要维持更长时间,比如到2015年中期之前都不会加息。
而从另外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看,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可以说就像日本人的性格一样,狭隘偏执。日本在安倍晋三上台后推出的盯住2%通胀目标,告别通缩的货币政策,未来两年内将实施1.4万亿美元的天量购债计划,货币大战上演正酣。不过从效果上看,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日本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衰退,当时日本推出了四轮的激进货币政策,依然无法避免日本经济的衰退和货币通缩,这一次能够例外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日本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和日本人口问题,本身不是在货币政策上出现问题,之所以推出目前的激进宽松,主要的目的是维持跟发达国家的货币体系一致,从日本本身看就是为日本的大型出口企业赢得喘息的机会,同时想以货币政策弥补经济结构和人口问题,无异于揠苗助长。估计,最终如果要实现两年内达到2%的通胀目标,将会为日元和全球特别是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例如日元本来就是长期零利率环境,现在又推出天量规模的量化宽松,会不会导致全球的套利资金扎堆日本,引起日元比预期的更加剧烈的波动?另外,日本如果在两年内达到2%的通胀目标,会不会导致日本虽然有点通缩但是还是处于稳定状态的国内消费市场出现紊乱?日本的内需不足不是因为通缩导致的,而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导致的。
不管怎么说,美国和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可以说是沆瀣一气的,互相默认和支持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前面是美国的板斧量化宽松导致中国的外汇资产受损,后面是日本背后菊花刀使得中国经济受困,这些影响会慢慢转移导致诸多的经济政治和地缘政治隐患。
全球央行降息宽松并不孤单,众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步入美日的后尘,再度降息潮可以说是逆市狂袭!
首先是欧洲央行再度降息,虽然对于欧洲央行再度降息之前已经有了预期,但是在何时降息还是不得而知。结果欧央行在塞浦路斯问题解决暂告一段落时出现了。欧央行上周四将欧洲的主要利率再融资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0.5%,为历史最低。同时为最近10个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欧央行将存款利率维持在0%,而边际贷款利率则从1.5%下调了0.5个百分点至1%。欧洲多国领导人呼吁欧洲应该开始重视经济增长刺激,而不是教条主义式的财政整顿,例如法国。欧央行实际上是配合了这种呼吁,而不是德国的呼吁。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如果仅仅从德国的角度出发欧洲是应该加息的而不是降息的,但是结果是降息的。为什么欧洲需要降息,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欧洲现在的问题是,有可能经济危机从财政问题国家开始向非财政问题国家蔓延,经济衰退面积扩大,例如法国可能会首当其冲。按照欧央行行长德拉基的讲话精神看,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会将存款利率调到负值,意思是你存款还要给银行付钱,另外将商业银行放到欧央行的钱也不会支付隔夜存款利息,甚至有可能会向商业银行收钱。这就是一种欧央行主动而为之的,将资金赶向市场的做法,赶鸭子上架式的支持经济复苏力度,而不仅仅是盯住通胀。一方面是促使消费者不要存钱而是要去花钱,另外一方面是促使商业银行不要把钱放在中央银行而是要支持企业,或者通过同行拆借来支持资金流向刺激经济复苏的环节。实际上,德拉基领导下的欧洲央行功能开始完善,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盯住通胀就行了,开始关注经济和就业了,估计未来欧央行的职能完善会进一步法律化,向美联储功能看齐。
本周二澳洲央行也意外地降息。在笔者何盛德看来,其实不算是意外地降息,商品货币尤其是以澳元为代表的货币未来还有降息空间,澳元之前笔者很早就预测还有两到三次的降息,现在本周二兑现了一次,未来至少还有一次降息空间。澳洲联储周二将基础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虽然是创记录,但是未来还有降息空间。年初的时候,高盛推出的世纪交易策略中就有做空商品货币澳元的说法,这种说法当时一推出,笔者就支持。商品货币澳元的做空策略实际上是比较好预测的,而不像日元的货币政策来得那么突然激进。澳元估计未来还有下跌空间。而从货币政策本身来看,澳洲降息符合长期判断逻辑,澳元未来的宽松货币政策路还没有结束。
新兴经济体中印度也也降息了,虽然之前巴西的做法有点不太一样,巴西四月中旬有加息0.25个百分点,但是巴西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巴西长期维持高利率,巴西加息是个例。反而印度的降息更具有普适性,金砖国家的经济情况看,目前的通胀也比较可控,而在发达国家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很难独善其身地步加入加息之类的货币政策行列,跟随宽松才是王道。
既然全球货币政策再宽松又提上行程,发达经济体率先采取措施,之后是新兴经济体。估计后面会有较多的国家也会进一步宽松。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复苏已经在路上,这种再宽松货币政策有点逆市的感觉。可能这不仅仅是各个国家本国经济的需要,而是一种全球货币的联动,避免自己因为别人的货币政策人为地受损的举措。
既然如此,在所有资产中,具有避险性质的黄金白银不可能不会对货币政策对出积极的反馈。实际上在这之前,因为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收紧导致了市场对黄金白银有恐慌性出货的行动,尤其是以机构投资者的动作最为明显。但是这种举措是否值得?现货市场已经表现出了对其他资产的不信任对黄金类资产的信任,中长期看,该类机构的举措未必就是正确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二、从黄金资产的信用特性、黄金欧美定价权与现货市场关系、其他大类资产和黄金资产市场的容量看,黄金资产已经开始由文化主导、信用价值主导、老百姓主导,而不是金融大鳄主导了。退万步说,面对黄金,跟其他金属大宗商品相比,金融大鳄都必须要恐惧,恐惧跟老百姓对黄金的价值观对着干带来的资本风险。
四月十二日黄金价格的暴跌如果我们把它当做是操纵式下跌,实际上从数据来看确实如此,例如纽约期货市场当日早盘的黄金抛售量就达到了400吨的天量,导致了金价出现了三十年以来的单日暴跌虽然,从这个事件本身看,反映出的是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依然是在欧美,尤其是在美国。但是,从这件事情后面发生的事情看,。那么,操纵的后果可能就不如意了!
世界正在发生改变!四月十二日黄金价格的暴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亚洲出现了万人空巷地抢购黄金,仅仅以中国为例,一两周的时间内就消耗了超过300吨的库存,这个是天量的!美国期货市场出现的400吨抛售,那是虚拟盘,用保证金交易的,但是带来的却是仅仅在中国就超过300吨的实物黄金抢购潮,如果再加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像印度、韩国、泰国、新加坡、台湾、日本等的实物购买量,保守估计是超过500吨的!
这种效应从本质上讲,实际上是对黄金是利好的,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注定将是一个分水岭式的历史性时刻和事件!如果换做是铜铝等大宗商品,如果欧美市场出现抛售导致价格暴跌,那么就算有中国或者其他国家有人接货,但是还是改变不了欧美定价权的本质。但是这一次黄金确实例外,是一个历史性的例外,操纵不得逞,根本无法扭转趋势,本质上是由黄金的本身独特性质决定的。
黄金的信用价值是任何产品、商品、资产都无法比拟的,这一点在人类文化中根深蒂固。三十年前如果欧美操纵黄金,导致了黄金价格的暴涨和随后的二十年价格大跌,但是世道变了!今天像操纵趋势的结果却会让金融大鳄大跌眼镜,虽然欧美有定价权,欧美的机构投资者有操纵空间,但是从这一次黄金的金融和实物之间的差异性表现看,黄金的操纵要长期得逞,只能够是顺应文化需求,而不是逆天式的操作。当今时代,谁逆天操纵黄金,谁就会赔光所有资本!
所以有人类比三十年前的黄金上涨,认为现在黄金的上涨周期是十二年,今年将是转折点,大趋势转折年。但是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深层次的本质不同:
第一方面是,中国印度等黄金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家经济开始崛起,中国经济总量现在全球第二,很快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的整体购买力毫无疑问是在明显增强,黄金作为奢侈品自然受到青睐,骨子里面对黄金的自发热爱和喜爱,谁都无法左右,这是历史文化积淀结果。这一点是跟三十年前的情况迥然相反,三十年前中国经济一穷二白,才刚刚提出改革开放的路线图,无法在全球掌握定价权,更无经济话语权。所以这一次,实物现货市场抢购潮出现,令华尔街都大为恐慌,例如高盛立即停止了做空策略,就是本质区别。
第二方面是,黄金的性质跟其他大宗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欧美自然是有定价权,但是欧美市场对黄金的定价权只能够是顺应趋势,而不是逆天式的操纵。四月十二日的黄金暴跌就属于欧美定价权的发威,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黄金暴跌带来了实物现货市场黄金的暴抢,黄金价值意识完胜,从数据看,现货市场的购金量超过期货市场的操纵式抛售量,而且现货市场是真金白银实打实买进,期货其市场则是动用了保证金杠杆的操作。从这角度上讲,只要欧美市场,尤其是机构敢操纵黄金白银下跌,尤其是黄金,现货市场就照单全部收取,而且现货市场一次一次会猛过金融市场!
第三方面是,有人讲黄金市场的价值容量实在是太大了,连巴菲特都说全球黄金的价格总量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农场,黄金不生蛋不产生粮食,但是美国的农场却是每年都可以产生粮食的养鸡生蛋的。巴菲特的意思是黄金的价格高估了,巴菲特的观点笔者有专文异议。黄金的真实价值容量真的如此吗?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作为大类资产,黄金的总价值跟美国债券市场和美国的股票市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美国的债券市场总价值是在四十万亿美元,美国股市的总价值在二十万亿美元,而黄金的总价值在九万多亿美元。但是,黄金作为首饰的要占据总需求的一般,黄金作为央行储备的只占据总需求的约百分之二十,黄金最为工业需求的则只占据总需求的百分之十多点,黄金最为金条投资类的比如一些ETF基金之类的加在一起总共占据总需求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言外之意,虽然黄金的总价值全球有九万多亿美元,但是依然不到美国股市的一半,美国债券市场的四分之一。特别是黄金的流动性资产比如说金条和央行储备总共加起来才三万亿美元,仅仅相当于美国债券市场的十三分之一,美国股市的七分之一。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供过于求的说法,黄金依然是大类资产中的小类资产。
第四方面是,这一次黄金可能是绊倒欧美长期主导的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试金石,历史性质决定的。从市场本身看,亚洲的黄金库存,例如香港的黄金库存出现了四十年来的清空格局,历史罕见。这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而不是期货市场的杠杆金钱游戏。带来的效果是,未来半年内亚洲急需要补充现货黄金库存,保守估计会在五百吨以上,现在全球每年的黄金产量三千多一点吨,也就是一波黄金急跌就释放出了全球黄金潜在需求,就超过全球黄金年产量的六分之一,意味着黄金依然是贵金属,供给少,需求大。按照上面的第三方面的大类资产统计,还不要仅仅说美国的大类资产,如果算上亚洲的国家,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腾挪一点资金,都可以将黄金市场彻底顶起来。
第五个方面是,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地缘政治的风险对黄金带来的利好。地缘政治的风险从全球看,在中东、在远东、在东南亚都在升温,而不是更加太平。这一点是每个懂得政治常识的人都应该意识到问题,或者说意识到投资黄金市场的机会。
虽然中期看,黄金白银的投资策略将进入积极的防御阶段,震荡在所难免。但是,这一次黄金的十二年牛市拐点言论值得商榷,七十年代的黄金牛市跟今天有非常本质不同的一面,实际上笔者何盛德提出的观点是,黄金白银将可能面临二十年的大牛市!
故此,展望未来,黄金或不是十二年牛市而或是二十年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