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褪去金本位制外衣的黄金走上了非货币化进程。1976年,《牙买加协定》的通过宣告了黄金非货币化在制度层面的完成。
然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就提出了金本位制度终将走向崩溃的理论。特里芬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出现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可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然而,由于黄金产量和黄金储备量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货币储备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不断地增长,但这又会导致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日益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走向了崩溃。
美元和黄金似乎成了一对“冤家”。时至今日,黄金虽然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但是由于黄金依然是各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产和终极避险资产,黄金的货币属性似乎还未完全消失。美元与黄金多数时候呈现出的负相关关系,也无不体现出美元与黄金之间仿佛有一座天秤。
美国是否利用了黄金作为支撑美元的砝码?美元能主宰黄金的沉浮吗? 做空黄金目的何在 年初至今,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下跌超过320美元,跌幅近20%,金价步入了下行通道。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全球经济形势并未真正走出低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四伏;美国量化宽松规模未减,经济复苏缓慢;亚洲实物黄金需求依然强劲。金价的下跌似乎有些令人费解。
从4月份塞浦路斯欲抛售黄金自救的传闻开始,做空黄金的浪潮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国外大型机构和投行蜂拥抛售黄金。截至7月29日,全球最大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持仓量已由年初的1349.92吨减持至927.35吨,创下近4年半的最低持仓点位。
美国在实施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疯狂地印刷着钞票,美元势必会走向贬值。为了保证美元的币值坚挺,美国是否看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这座天秤,从而利用黄金作为支撑美元的砝码呢?
北京黄金交易中心高级经理周英皓认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货币是美元、欧元、日元。现在欧元面临水深火热的局面,日元则是自顾不暇,在货币市场上呈现出美元独大的态势。此时,被公认的能够保值、抗通胀的黄金便处在一个微妙的地位上。如果能击垮对黄金的信仰,那么美元独大的局面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大型投行在4月12日无所忌惮的表现,近乎400吨天量的总头寸的抛售,让本就犹豫不决的黄金市场如同“泄洪”一样,价格在两天内暴跌近230美元。这次暴跌不但直接跌破近两年来每盎司1530美元的重要支撑位,而且直接终结了黄金市场的牛市形态。同时,如同SPDR这样的大型机构也在不遗余力地抛售手中的份额,持续减持黄金的行为进一步刺激了世人对黄金态度的转变。
“从4月份以来,我们从数据中得知大量资本都再次回流美国,流入国债和股票市场,这是全球对资本安全性担忧的结果。因此,只要存在杠杆交易,那么挺美元派对黄金的打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这场博弈中,力挺美元的一方占有绝对的主动权。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大型投行和机构做空黄金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支撑美元的作用。”周英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