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长江商报消息 每一个人都需要养老,未雨绸缪,房子只是资产的一种,在社保等体制之外,持有何种资产来养老,对那些正在拼命工作的年轻人以及即将退休的老人来说,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跟思考未来的人生一样重要。小编梳理历届参与三中全会重要的人物,以供投资人阅读。
向日本学习养老
在老龄化以及面临的养老问题方面,日本确实是中国很好的“前车之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抚养率触底向上,跟现在的中国非常相似,日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以房养老。其条件也十分苛刻,东京以房养老的条件是:65岁以上,居住在自己产权的住宅当中,不能有子女同住,家庭人均收入还要在当地的低收入标准之下,已经申请了低保等福利政策的家庭不能享受这项政策。土地价值在1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0万元)以上的独门独户建筑可以,集体住宅不能申请。
相比以房养老,以金养老在日本人气似乎更高。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1997年就进入了长期通缩阶段,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日本人的购金欲望。到2001年,日本收藏和保值用的黄金消费量达到了379吨,比2000年增长了70%,其中个人购买金条70吨,比2000年多17吨。2002年第一季度日本的黄金投资需求为45吨,是上年同期的3倍多。
在日本,个人购买黄金的主要动机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养老,另一个是遗产继承。十年前,日本数量较多的一代人基本到了退休年龄,他们制定的养老计划中一般会把一次性拿到的养老金的10%左右投资于黄金,而在65岁退休之后每月兑现1枚金币,保证生活。由于黄金流动性较强,携带方便,尤其是在1995年神户大地震之后,诸多日本人认为购买黄金作为遗产,在分给子孙继承时也比较安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