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黃金飾品廣告藏著多少“貓膩”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12/23 13:51:00

近日,黃金價格持續波動,一些黃金產品的電視、網絡購物廣告也隨之而來,“根據黃金現價波動定價”、“按克銷售”成為不少商家的噱頭。

記者粗略梳理了一下,此等廣告騙術大體可分為3種類型。

一是“欺騙造假型”。“隻要199元,這些價值8000多元的千足金飾品就是你的了!”聽到廣告裡“誠懇”的吆喝,家住浙江省象山縣定塘鎮渡頭村的茅老伯心動了,“199元加快遞費用59元才258元,就可以買到8000多元價值的黃金,這真是天上掉了餡餅啊!”年過七旬的茅老伯掏錢訂購了這些首飾,豈料買來的竟是一堆可以被吸鐵石吸起的制品,憤怒的他立即撥打電視購物中的客服電話。可是客服人員早已沒有了當初的熱情好客,甚至出言不遜。

二是“張冠李戴型”。“雙12”期間,在深圳工作的王先生從電視購物節目裡看到“買1送3”的黃金首飾促銷活動后興奮不已。他告訴記者,該節目聲稱“299元原價千足金,每克直減100元”,並稱“買項鏈送吊墜、耳環與戒指”。王先生花費3850元買了該產品,總重量為22克,平均下來每克價格才175元。等收到貨物時他才發現,購買的項鏈並非千足純金產品,而是千足金部件與碎玉、合金等組成的。

三是“偷換概念型”。江蘇徐州市民秦先生告訴記者,近日大賣熱賣的某款2014年熊貓金幣套件產品,自稱廠家廉價直銷,“按當日金價銷售”。值得警惕的是,這段廣告語偷換了概念。廣告中提到的“當日金價”並非當日的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金價,而是行業市場的“金首飾價格”,兩者的差距有約40元/克至50元/克。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立企業慎獨自律、政府合理監管、行業理性約束、市場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媒體及時監督的“現代化市場治理體系”是解決目前電視黃金購物廣告欺詐行為的利器。他建議,確立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督促經營者誠實經營,提高電視與網絡購物准入門檻﹔建立嚴格審查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廣大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除了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外,專家還提醒,公眾也需要增強防范意識。北京國華商場業務部經理王鑫告訴記者,“消費者應該多多關注上海黃金交易所網站公布的當日現貨金價,盡量不要購買單價低於當日現貨金價的產品。理論上講,所有黃金首飾和千足金工藝品的價格都不會低於這個最低報價。”

王鑫同時建議,消費者應去正規商場、商業銀行、錢幣商家等“老字號”金店購買黃金產品,尤其是在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完善之前,盡量減少電視、網絡購買黃金產品。

消費者如何鑒別一般性黃金產品的真假?王鑫說,“含金量高於99.9%的千足金產品基本上都具備檢測標簽,這種標簽由國家級珠寶玉石質檢機構或國家級科技成果鑒定機構、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中消協商品指定實驗室等權威部門制定,是檢驗黃金產品可靠性的方法之一。”而且正規大商場銷售的千足金大多有“千足金”3個字的印記,“這些印記是在黃金制造過程中刻印的。一般來講,印記會雕刻在戒指的內壁及項鏈的M形鉤等位置,消費者購買時可仔細甄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