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文把金融的发展与黄金的开采联系起来,说明黄金的开采量和分布是直接影响世界发展的一种力量。
对于金本位和西方的发展,大家更多的是以金融政治军事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本文则是把金融的发展与黄金的开采联系起来,黄金的开采量和分布是直接影响世界发展的一种力量,而金本位的破裂,笔者也认为与之有关。
对于金本位在破裂的时候说了它无数的问题,但世界各国印钞不断的时候有不停的有人想着要让它复辟,想起了金本位的种种好处,而笔者要说的是金本位是否存在,与黄金的开采所有权和货币的霸权二者的分裂脱节有关。
在占有金矿和拥有货币霸权是一个主体的时候,就是金本位发达的时候,而货币霸权主体与金矿所有者不是一个主体,它们的利益取向和博弈则造成货币的金本位破裂,在货币霸权主导下一定是另外的货币体制。这是黄金的占有权权益分化不均衡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进行激烈博弈的结果。
对于西方的发达,我们更多的提到了科技的力量,但对于其中金融力量的发展却提及不多,其中一个关键是在西方崛起过程当中,金融资本的力量严重的依赖黄金等贵金属的取得,西方贵金属的取得可没有科技那样光鲜的外衣,这与西方取得黄金的历史有关。
金融的发展与科技的作用是二者互相反馈的,没有充裕的资本支持,就没有对于科技的充分投入,科技的产出也不容易实现,而科技的发展在那个年代更多的是为了占有殖民地掠夺更多的黄金,在重商主义的年代,黄金就是重大的目标,这背后就是当年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度。
黄金的数量决定了货币的数量,决定了货币投放量,而金本位能够施行百年,这与黄金在金本位这百年以来的迅速增长是有关的。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这段历史当中,西方的货币霸主与金矿矿主是相对统一的,都是在一个国家的,黄金的分布在列强当中是有一个相对平衡的,金本位的破裂与平衡被打破也是有关的。
西方金本位的产生,与西方在蒙古横扫欧亚、美洲发现等过程当中集中了全球大量黄金有关,也与掌控世界贸易建立金融体系的犹太人不能购买土地却有大量黄金有关,在金本位盛行的时代重商主义对于贵金属的价值是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拥有最多黄金的大英帝国是金本位和重商主义最忠实的拥护者。因此对于黄金在世界的情况,我们应当高度的关注。
依据黄金协会的数据,当前全球的人类开采黄金17.13万吨,40%为金融储备资产,3万至4万多吨为官方金融战略储备,2万吨为私人民间金融储备,另外60%为商品状态,首饰、文物和电子、化学产品等,部分已经消耗。
2013年各国公布的官方黄金储备为41909.7吨。不过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些黄金基本上是本世纪开采的,在19世纪前人类总的黄金开采量不足1万吨,19世纪最后50年的黄金生产量是人类5000年黄金产量的总和!18世纪100年间全世界生产黄金不足200吨,而19世纪黄金生产是1.15万吨,其中1850-1900生产黄金达到1万吨,黄金20世纪初是300吨每年到2001年峰值是2600吨以后出现回落,到2011-12年又达到2800吨的历史最高位。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在金本位时代世界开采黄金的情况。1840年俄国黄金产量43.5吨,1847年俄罗斯黄金产量达到了世界的60%。美国加州黄金1852年77吨,1853年93吨。19世纪黄金生产末班车的是加拿大,从而诞生了一个道森市,一直开采黄金到1966年。而1852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1853年产量达到70吨。而1886南非发现黄金,1887年南非生产黄金1.2吨,1898年已经年产黄金120吨居世界第一。
通过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世界到1850年生产的黄金大约1万吨,1850年到1900年生产了一万吨,是以前历史的总和,而进入新世纪(行情 股吧 买卖点)1900年到现在的这100多年生产了15万吨,20世纪大约生产黄金13万吨,黄金的生产是一个急剧增加的过程,这样的黄金生产的增长,是给西方金融资本投入巨大活力的时期,延续了西方世界货币的高额宽松,使得西方保持对于东方中国等地区的流动性巨大优势。
这个优势在蒙古金融政策、屠杀逃难、美洲非洲种族金银掠夺等之后,黄金的开采技术和数量的突飞猛进,成为了西方资本社会形成的关键。
但从上面的数据本身,也可以看到这些黄金产量的增长是在各地区很不均衡的,在19世纪后半叶世界格局已经趋于稳定,再度瓜分必然是要世界大战改变世界格局的,因此这个黄金分布的不均衡已经不是前面时期可以通过殖民简单完成,而是黄金已经属于殖民地的宗主国了。
在金本位时代能够不断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的就是货币投放的巨大增长,尤其是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垂死论之后的再度大发展,与其后50年人类开采了前面5000年人类开采黄金的总和,货币的投放量翻倍了,而此前的金本位在欧洲掠夺黄金和金融制度衍生的作用下已经是增长乏力了,此时的黄金开采量的暴增,给其制度再度注入了活力。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但我们要看黄金开采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的就是黄金开采的增长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1850-1900的开采量达到历史总和。
20世纪以后黄金的开采量更是巨量的提高,20世纪开采的黄金是以前5000年的六倍,这意味着能够允许世界的总财富是以前的六倍,我们的GDP只不过是财富的增量不是存量比总财富是要小很多的,总财富增加六倍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人口的快速增长能够带来GDP成比例的增长但对于积累的总财富却贡献要以后积累出来的,如此快速的黄金增量供应,矛盾应当没有渲染的那面尖锐。
这样大的黄金增量,难道就不能跟上需求吗?此时政府的作用才是一个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行情 专区)券兑现,而各国政府也从战争印钞当中尝到了甜头,凯恩斯主义的流行,凯恩斯本人就激烈的反对金本位制度。
在凯恩斯主义之下,政府的货币需求量激增等,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应当起到比黄金数量不足更大的作用。因此这样的说法被当成金本位破裂的原因不提政府其中的作用是不恰当的,金本位破裂的原因应当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只不过是因素之一。
而且我们应当看到的就是在战争当中本身就是一个黄金拥有平衡被打破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是一战在进行,二战也是如此,二战导致美国占有世界75%的黄金!战争使得黄金向非交战国快速的流动,各国的避险需求会使得私人资本变成黄金到中立国,而国际的贸易由于胜负难料谁也不敢直接接受对方政府或者央行的信用而需要直接的黄金清算。
战争需要从中立国大量进口物资支持战争的消耗,这些都需要黄金也都导致黄金向中立国集中,黄金在世界各国的平衡是被打破的。而对于世界黄金的不均衡,各国政府如果要坚持金本位,意味着政府的作用就要有巨大的差别,在危机下和各国殊死竞争下,这样的差别太致命了,一国的政府和央行采取让金本位破裂的做法就非常正常了。
在黄金矿主与货币霸主形成不同利益集团的分裂之下,黄金矿主肯定不愿意被货币霸主印钞换取黄金,而货币霸主不能控制足够的黄金来维持金本位时的选择肯定是要货币权利而放弃金本位制度,因此这样的分裂发生以后,金本位的破裂就是博弈的必然结果,这个结果带有不合作博弈纳什均衡下囚徒困境的味道。
笔者此文的金本位破裂是货币霸主与金矿矿主的分裂的结果这个论断,与另外一种金本位的破裂的论断也是有区别的,该说法提及的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是认为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对于这样的说法笔者也是不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