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印度大选已经告一段落,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在这场竞争中取胜,莫迪成为印度的新任总理。莫迪上任引起了世界多国的关注,其使命是恢复印度经济的飞速增长,实现印度人的“印度梦”。在这个过程中,黄金(1256.90,-2.40,-0.19%)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印度的经济现状。严格来说,印度的“世界办公室”之路是从1991年开启的。1991年印度推行“四化”的新经济政策之后,经济有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几乎保持到了2011年。此后,印度经济增速下滑、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扩大、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贫富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涌现。面对这些问题,国大党回天乏术,一方面,采用了治标不治本的限制黄金进口措施修正贸易赤字;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性加息抑制通胀,而加息不但没有打压通胀,反而加重企业负担,致使经济发展遇阻。种种问题阻碍着印度的发展,而新一届印度政府正是冲着解决这些问题而来的。
欲突破当前面临的瓶颈,必先寻其根源。种种迹象表明,印度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印度全国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道路坑坑洼洼、交通堵塞不堪、公共交通服务糟糕,供水供电缺乏稳定性。基建不足,对外影响了外商投资,对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印度的经济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就印度国内的情况来看,落后的基础设施还影响到了能源供应。印度本身缺乏石油与天然气,企业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购买能源,承担着较大的运输成本。同时,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和输出产品时,都面临着这一问题。
因此,基建的不足,一方面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升;另一方面,原材料和商品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计划及消费者的消费计划,从而引发供应紧张。当印度的经济刚开始崛起时,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供应紧张这一问题似乎难以显现,但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供应紧张状况愈发严重,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国大党错误地在这种背景下加息,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剧了供应的紧张状态。
解决基建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印度新一届政府的着力点。在胜选后的演讲中,莫迪透露了大致的执政手笔: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包括“百座新城”、高铁网络化及治理恒河污染。至此,莫迪已经告诉了我们,其工作的重点在于大兴土木。
那么,基建最需要的钱来自何处?从大类来看,基建的资金来源有国际资本、政府支出、债券筹资等。在印度政府赤字严重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形式的基建会进一步加重赤字,被大规模采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印度政府基建的资金来源仅剩下国际资本和债券筹资了。以莫迪的执政风格来看,虽然很有可能引进国际资本,但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资本发展本国经济,那么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印度国内基建债券的供给将大幅增加,这势必对印度的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造成冲击。居民的钱是有限的,用来买黄金的钱会不会转移到基建债券上呢?这要看印度“黄金热”与“莫迪热”的博弈谁胜谁负。
笔者认为,印度人民对黄金的狂热使得黄金成为国家财富的蓄水池,新一届政府欲大兴基建,很需要对黄金开闸放水,轻则大批量的基建债券充斥市场,影响到人们购买黄金的需求;重则大规模抛售黄金,财富转移,集中力量大兴基建。总体而言,新一届印度政府上任,短期内对黄金构成利好,而中长期来看,债券与黄金的角色转换可能构成利空,甚至很可能演变为重大利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