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金银仍是货币背后的信用支撑

1楼
方寸 发表于:2009/7/25 15:09:00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关于金融危机的小型座谈会。会上,有一位银行家身份的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美元不能做为储备货币,只有黄金与白银才有储备功能。其观点受到另外一位经济学家反对,说是回到金本位不可能也不必要,关键还是美元有没有信用。如果有信用,还是可以作为储备货币。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于现代金融来说,信用是其生命。但信用的背后又是什么?有人说是信心。比如人们对于美元有信心,美元当然也就有信用。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信用背后的信心又靠什么来支撑?我还是同意那位主张“美元不能做为储备货币”的学者的观点:应该是硬通货即黄金白银以及实体商品与服务。

“实体经济作为信用支撑”大家好理解,但已不具备大范围流通尤其是结算功能的黄金是否还在支撑纸币的信用?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回到货币史。有一句老话说,“金银天生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生是金银。”黄金作为货币,与纸币有天然的区别:即在货币史上,黄金天生就是货币,而纸币仅是一种货币符号。货币符号需要信用支撑,而黄金白银就是信用本身。

闲来翻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里面所记载的几个故事饶有味道,应该算是生动地诠释了硬通货即黄金支撑纸币信用的重要性。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27年的红色苏区。东固是江西吉安县的一个小镇,也是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了打破当时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活跃苏区商品流通,当时***东固区委组建了“东固平民银行”,并且决定发行纸币。但当时的共产党人就知道,要发行纸币,建立起信用至关重要。于是,平民银行千方百计筹集硬通货作为发行纸币的基础,共筹集银元3000余元。有了硬通货作为基础,平民银行发行了6000余元纸币;到1929年春,平民银行共筹集银元8000余元,印发货币2万余元。

由于有充裕的硬通货作支撑,平民银行保证纸币随时可以与硬通货进行兑换,这个红色小银行发行的纸币很快在苏区流通开来,并扩及到兴国、泰和、吉水、永丰等地区。最有意思的是,在某些非苏区,因为老百姓听说平民银行纸币信用好,还特地带硬币跑上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来东固兑换平民银行的“红币”;在民间红白喜事上,老百姓特别喜欢用这种“红币”作为礼钱,用“红币”作礼钱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而从外地来的生意人都认为东固平民银行的纸币可靠,为了携带方便,也干脆将银元兑换成纸币跑买卖。可以说,红色政权建立初期在金融上的信用,似乎已经预兆其未来呈燎原之势的光明前途。

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1948年蒋介石统治下的南京。据与会者后来的回忆(见《豫章史撷》),是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发行“金圆券”问题。当时的财政部长王云五认为,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内外交困,难以度日,要求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并且说因为时间紧迫,只好用早已印好的非孙中山头像而是蒋介石头像的币面,请会议通过。

与会的大多数委员认为,如无实体经济或硬通货作为基础支撑,光在票面上改革,并不能解决财政危机。有委员更直言:“关金券就是前车之鉴。新街口叮叮当当敲银元,说明民众对纸币已失去了信任。”但蒋介石最后却发话:“目前财政上的困难,王部长已作了报告,这次改革币制,已同外国朋友商量好了。”然后站起来,双手徐徐托起说:“大家起立,表示表示赞成。”于是,第二天“金圆券”出笼。但很快,没有任何支撑的“金圆券”暴跌。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上海等地不少商家干脆拒收这种没有任何信用的纸币,国统区内经济秩序一片混乱。面对一片批评之声,此时的蒋介石却说:“金圆券发行是大家会议上鼓掌通过的。现在出了问题,又把责任推到我一人头上。”这种无力的辩解并不能挽救“金圆券”任何信用。可以说,金融上的失信加速了蒋介石政权在大陆的最终失败。

以上两个故事足以表明金融领域信用的至关重要性,也足以说明纸币有没有信用,主要看其背后有没有硬通货或实体经济作支撑。

《巴蜀述闻》里的一个故事或许更能证明“金银是信用本身,而纸币却仅是货币符号”的浅显道理:1930年四川宜宾县为修建自来水厂筹集银元13万余,后工程因故未上马,银元以自来水工程专款存入银行;1935年,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发行纸币即法币,以法币回收银元并禁用银元;按当时兑换,13万银元换成了200万元法币再存入银行;孰料法币自抗战以来一路贬值,通币无限膨胀;至1948年国民政府再度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一元折合法币300万元比价回收法币”,此时存在宜宾银行中的当年用13万银元换回的200多万元法币连本带息只换回了不到一元“金圆券”;而随着“金圆券”暴跌,1949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使用金圆券,“银元与银元券并行于市,并以银元一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的比率回收金圆券。”算是回到“金本位”,此时,宜宾当年的13万银元自来水专款,在兑换成200万元法币,再“兑换”成一元金圆券后,现在彻底化为乌有!

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当年宜宾自来水专款一直以银元形势储存,而不兑换成纸币,肯定不会落得这样的结果。这也再次证明,金银才是真正的储备,而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只是纸币现象。

现在我们回到现实。的确,从货币史及以上例证看,美元作为纸币,尽管目前有信用,但因为其不是信用本身,因而不能成为储备货币;但美元之所以仍然有信用,没有出现中国国民政府时代法币与金圆券那样的命运,不仅赖于美国经济实力及军事实力,还赖于其世界第一的充裕的黄金储备;有了美元的货币霸权,美国经常滥用这种霸权,这正是导致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美国继续肆无忌惮地滥发花花绿绿的美钞,以弥补美国金融体系的亏空,那么,当美国实力不足以支撑时,美元肯定会出现信用贬值。也正因此,包括欧盟在内的各国外汇储备中,规定黄金这样的硬通货不得低于15%。而中国外汇储备中黄金储备不足2%。所以,中国把一定量的美元储备兑换成黄金,无论在当下还是长远都无疑是有效抵御美元信用贬值的“利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