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7月初股市展开以"估值修复"为特征的反弹行情时,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是那些大盘蓝筹股。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今年以来,大盘蓝筹股一直就显得比较疲弱,走势明显落后于大盘,相对来说,它们的估值也是比较低的。像几个银行股,市盈率不到10倍,市净率不到2倍,的确是很便宜,当市场进行"股指修复"时,它们自然成为重点。
不过,这种"估值修复"的行情,似乎比较短命,没有几天就陷入了停滞。相反,倒是那些中小盘股出现了比较活跃的行情。统计显示,在最近的这波行情中,申万大盘指数最大反弹幅度为15.27%,申万中盘指数则反弹了24.95%,申万小盘指数股市反弹了26.96%。如果说有人对券商自编的指数还有些疑虑,那么不妨参照交易所的指数。同期沪市综合指数反弹了15.61%,深市中小板指数反弹了24.19%,深市创业板指数也反弹了19.95%。毫无疑问,中小盘股是这波反弹行情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它们是反弹行情中真正主力。
应该说,所谓的"估值修复"与中小盘股票也不是没有关系,但毕竟不如大盘股这样大。时下,多数中小盘股票的估值还是要高出市场平均水平不少,更是远远高于大盘股。创业板是比较典型的,尽管前一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但是目前的平均市盈率还是在60倍左右,要超过大盘股一大截。同样的,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也要高出大盘股1倍还多。显然,在估值上它们并没有什么优势,那么这些股票何以在时下的行情中发威呢?
在笔者看来,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找:第一还是流动性问题。现在,股市资金供应紧张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这样,对于需要有较多资金才能够推动的大盘股来说,它们的表现机会相对就比较少了。而对于中小盘股票来说,则有可能因为局部的资金聚集而形成结构性行情。这种局面,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就初见端倪。但是不少人疑虑为何市场风格没有转换,期待大盘股有一轮补涨,盘面上再现"二八现象",但结果这些预期都没有实现。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推动大盘股上涨。现在,尽管大盘股估值低,但因为市场上没有形成有支付能力的强烈需求,所以行情起不来。
其次,现在国内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宏观政策也在回归常态,在取向上保增长在逐渐地让位与调结构。这样的背景下,决定了那些集中了大多数大盘股的投资品行业、金融行业等,都面临一个并不是特别有利的市场环境,至少它们以往的那种超速发展机会是减少了。相反,现在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大消费行业,其中却有不少中小盘股票,市场对调结构的重视,自然的也就演化为对中小盘股票的追捧了。或者说,热点比较容易发生在中小盘股票上。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投资大盘股的投资者因为出现失利而失落,环境也迫使他们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很多机构投资者一直强调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大盘蓝筹股,但实践证明这些并没有给它们带来预期中的收益。迫于盈利的压力,它们也只能采取趋势投资的策略,将部分资金转而配置在中小盘股票上,最近就有媒体报道,尽管创业板受到很多诟病,但是基金却在加大买入并持有创业板的力度。不管这种行为不管是否具有足够的理性,但是也确实为中小盘股票的走强提供了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状况不但在本轮行情中体现得很清晰,而且现在还没有出现任何改变的迹象。这也就告诉人们,后市的操作重点,很可能还在中小盘股票上。因此,人们有必要高度重视中小盘股票的市场机会,准确地把握住这个热点,这是时下获取投资收益的最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