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首批28只股票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创业板正式开始交易。短短的一年里,创业板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主板和中小板。20年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一年里,挂牌股票只有8只;2004年中小板推出,第一年上市股票也只有50只;去年10月底创业板推出,一年里上市股票已经达到134只。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一年来,对于创业板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创业板一周岁的时候,很多人有3个疑问。
高市盈率是正常的吗
创业板第一批股票从发行到上市,带给人们不少惊讶,出乎大多数人预料。当时,28只股票的发行价和市盈率均相当高,平均发行价25.43元,平均发行价市盈率约是56倍,最高超过80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太高了。就在开市前一天,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是创业板会不会破发。
然而,开市情况出人意料。28只股票平均开盘价为44.57元,涨幅为76.46%。但这仅仅是好戏的开始,一刻钟后所有股票都发疯般上涨,到上午收市都因为比开盘价涨幅达20%而被停过一次牌,像金亚科技因为比开盘价涨幅达50%而被第二次停牌。监管层一直担心的爆炒创业板新股还是出现了。下午,股价有所回落,但28只股票平均收盘价还是达到50.6元,比发行价涨幅翻倍。
疯狂,恐怕是人们对创业板的第一印象。第二天,28只股票大部分跌停,创业板一出生就大幅震荡,似乎定下了其基调。此后,这种震荡一直伴随着创业板一年来的历程,创业板的高估值也从第一天起就存在了,至今依然是市盈率最高的一个市场。
创业板引起的最大争议,就是发行价、发行市盈率太高,由此带来高额超募。目前创业板共有134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净额928.6亿元,超募资金达607.1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66.11倍。创业板创下沪深股市20年来的多项纪录,如最高发行价、最高发行市盈率等。创业板股票平均发行价为32.9元,最高的世纪鼎利发行价高达88元;市盈率最高的金龙机电,发行市盈率高达126.67倍,这在以前新股发行中是难以想象的。
创业板的"三高现象"(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率),成为一年来最有争议的话题。尽管有人一再呼吁降低发行价,但一年来高价发行态势没什么改变,而且,上市后股价还继续涨,就说本周上市的创业板7只新股,华策影视发行价68元,发行市盈率高达85.43倍,但上市首日照样上涨58.53%,报收107.8元。创业板的市盈率居高不下,按深交所发布的数据,目前创业板上市的134只股票平均市盈率为70倍。
对于这种高市盈率,诟病的人很多。但是,也有人认为以美国等其他市场创业板股票的情况看,市盈率高本来就是创业板的特点。金岩石就指出,1998-2000年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高达90-100倍。金岩石认为,创业板高估值是阶段性的市场特征,反映的是资本市场两大溢价:创新性溢价和成长性溢价。创业板的高估值恰恰是驱动产业创新的力量,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型成长注入活力和梦想。
高成长性能够持续吗
创业板之所以市盈率居高不下,估值远高于主板市场,一个原因是市场普遍认为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很突出。的确,这些公司上市前的成长性很好,复合增长率很高。如首批28家公司上市前2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竟高达98.79%;从2008年上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半年度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6.64%,远高于深市主板和中小板相应的增长率4.64%和5.52%。
但是,上市后这些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似乎大大减弱了,今年上半年,103家创业板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97%,而沪深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增长了45%。
沪深上市公司三季报刚披露完毕,创业板的业绩增幅依然不高。134家创业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合计为67.4亿元,同比增长29.02%,平均每股收益0.52元。沪深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整体业绩同比增幅约40%,中小板公司同比增长38%,创业板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虽然高于上半年,但仍低于中小板和主板。而且,创业板有28家公司业绩同比下降,占了二成,有些降幅还非常大。如宝德股份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53.03%,南都电源下降62.07%,海默科技下降67.38%;像朗科科技、梅泰诺等第三季度业绩同比降幅超过60%。
对这个问题,有人认为需要辩证看待。首先,上市前创业板公司利润基数较低,容易大幅增长,但上市后基数大了,再要大幅增长难度加大。其次,创业板公司大多属于新兴行业,经营业绩往往不稳定。如华平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只有363.81万元,同比下降76.59%,但第三季度完成了几个大合同,净利润一下子达到1277.5万元,同比增长487.59%,使得今年1至9月净利润只降了7.38%。
因此,仅仅以几个季度的业绩就判断创业板已失去高成长性,为时过早。不过,一些技术不具备优势的公司已遇到困难,如朗科科技生产的U盘等存储产品,在市场上不具备绝对优势,业绩持续下滑,股价一路走低,跌破发行价。投资创业板,需要仔细甄别公司成长性。
高管会纷纷抛股票吗
很多人还在担心下周一创业板集中解禁。去年10月30日28只创业板股票上市,到今年11月1日28家公司"小非"解禁。由于创业板股价高高在上,"小非"成本很低,很多人担心下周一会出现大量抛盘。而且,创业板出现高管辞职潮,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心,很多人认为高管辞职就是为了抛股票。
这种担忧其实被放大了。目前30家创业板公司共有51名高管辞职,但仔细分析,其中能在"小非"解禁首日套现的最多只有5人,高管辞职有各种原因,并非完全为了抛股票。而且,下周一解禁股份能抛售的最多只有7449万股,仅相当于一只新股上市,压力被夸大了。综观股改5年来每次限售股解禁潮,解禁首日真正抛盘并不多,因此,下周一创业板的解禁潮,不见得有多大压力。
其实,最大压力还是来自公司的业绩与估值。观察创业板股票一年来走势,发现大多数不佳。截至昨天,以上市首日收盘价作基准,134只创业板股票至今上涨的仅60多只,超过半数的股票是下跌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价格回归。
就说首批上市的28只股票,虽然上市首日被爆炒,但一年后半数股票较上市首日收盘价下跌。涨幅最好的吉峰农机上涨一倍,爱尔眼科、神州泰岳涨幅约50%,跌幅最大的金亚科技下跌41%。后面上市的股票相当一批大幅下跌,有不少还处于破发状态。创业板指数也是表现不佳,推出后一直在900点至1000点之间徘徊。
综观一年来创业板股票的表现,二级市场投资者并没获得多少收益,被深度套牢的倒有一大批,这充分说明创业板的风险很大。创业板公司的创业股东,也面临着压力,如果不能使业绩持续高增长,股价表现不佳,投资者自然有很多责难。我们相信,大多数创业股东想把企业经营好,成为一家大公司、一家百年老店,而不是为了上市把股票抛掉。这几年,主板和中小板都有一些民企进入全流通,但创始股东并没有大量卖出股票。因此,对于创业板所谓解禁压力,不用太过担心。
创业板一年来高速发展,是我国推动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成长的迫切需要,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天表示,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目的基本达到。我们希望,在创业板公司中,将来能够出现几个伟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