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0月底、11月初指数跃上3000点之后,股价走势就呈现上下两难的胶着态势。看多者认为中国经济向好,上市公司三季报更出现超预期增长,3000点只是牛市的开始,甚至预言大牛市即将到来;看空者认为正因为经济向好,宽松货币政策即将退出,资金推动型的这波反弹将告一段落。如何判断未来股市的走势,刚刚发布的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相关专家的言论中也许能有所启迪。
贺宛男
【分歧中的共识】
充裕流动性将寻新出路
对央行货币报告,多空双方意见不一,但有三点是共同的:一是中国经济已经回稳,且持续快速回升;二是流动性仍相当充裕,而近期货币总量增速有所抬头的态势尤其值得关注;三是货币政策将从反危机回归常态。一句话,为了应付危机所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必将退出且已经退出,要采取措施,让充裕的流动性有好的去处和归宿。
【流动性三出路】
引向股市是最可行方案
流动性流向哪里?在货币政策报告公布当日(11月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关于“让证券市场吸纳长期沉淀在银行的流动性”的提法令人关注。
李稻葵指出,当前我国货币存量已成为全球第一,超过1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达200%,这么高的货币存量,势必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他认为,对付超高的货币存量有三个办法:(1)少发货币,货币政策由宽松走向稳健甚至谨慎;(2)让证券市场吸纳长期沉淀在银行的流动性;(3)推动资金有序外流,包括引导居民投资国外股市等。
三个办法中,第二条最可行,因为投资国外股市,还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问题需要解决,而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决定银行信贷不可能大起大落,只有把流动性引向证券市场,才是当前最好的出路。流动性引向楼市不行,楼市过热不仅老百姓怨声载道,还会捆绑银行引发系统风险;大搞基本建设乃至地方融资平台更不行。流向资本市场,如果是一级市场,就是流向实体经济,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如果是二级市场,纵有风险也是投资人自己承担,从6000点到1600点的风险都过来了,也没见宏观经济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融资比例变化】
股市融资大增贷款下降
事实上,今年正是“股市吸纳流动性”的开局之年。据央行货币报告,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行权以及可转债方式累计筹资7651亿元,同比增加4986亿元,增长约1.9倍。其中,A股融资58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倍。而第三季度A股融资2328亿元,更比一、二季度分别多增514亿元和635亿元。
股市融资大增,使贷款占融资总额的比重从上年的83.5%下降到今年的76.22%,股票融资比重从2.25%上升到4.82%,企业债融资比重从7.81%上升到10.47%,股票和企业债的融资比重已经接近15%,信贷比重降至80%以下,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可以预计,随着四季度三大行实施再融资1600亿元,股市吸纳流动性的比例还会进一步上升。
在二级市场方面,目前股市流通市值已达17万亿元,接近同期银行存款(70万亿元)的四分之一,并且已经超过居民储蓄(30万亿元)的一半。在发达国家,股票、基金通常要占到家庭金融资产的50%,若按30万亿储蓄、17万亿股票市值计,我们的股票投资比例也已超过家庭金融资产的三分之一,这对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入,进而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至关重要。
【短期市场机会】
发行新政暗示沪市机会
既然证券市场要成为吸纳流动性的主要场所,股市就需保持一定的活力和财富效应,只要这个宗旨不变,股市就坏不到哪里去。另一方面,经济向好和货币收紧并举,上升又不会一帆风顺。从深交所对创业板和中小板实行“机构限购”,以及监管层决定11月起8000万股以上的新股放到上交所上市等一系列措施看,当前沪市的机会似乎更多些。
周三沪深两市平稳开盘,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类股下挫,大盘回调蓄势,沪指一度低见3017.10点;随后地产、金融板块走强,大盘止跌回升,农业、酿酒、通信、新兴产业等二、三线板块个股轮番活跃;午后银行、石油石化板块快速拉升,但后续资金跟进不足,尾盘大盘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030.99点,下跌14.44点,跌幅为0.47%;深证成指则下跌1.86%报收于13392.70点;昨日跌幅最大的仍是创业板指数,全天下跌3.21%,收于1040.62点;并拖累中小板指下跌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