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吴长江:照明龙头是怎样炼成的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1/6 11:01:00

  年均复合增长率近70%,雷士照明倚仗的就是渠道为王的策略,而吴长江认为经营渠道就是经营人心。

  本刊记者王赵宾

  一场喧嚣的股东大会过后,国美的一切似乎未有任何改变,黄光裕仍是国美大股东,陈晓仍是国美管理层。
  5年前,和黄光裕一样,国内最大的照明品牌供应商,飞利浦、GE、欧司朗在中国市场上的强劲对手——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雷士,02222.HK)的创始人吴长江也曾经历过股权之争。
  当时,吴长江出局。但是他和黄光裕又不一样——当吴长江收拾好行李准备外出散心时,有500多名获知此消息的经销商在3天之内纷纷从外地赶来挽留他,有90%的经销商要和他共进退。最终结果是吴长江重掌雷士公司大印,而另外两名股东带着1.6亿元现金走人。
  借钱过年、和风投对赌、被股东扫地出门、股票跌破发行价……12年时间,雷士从一个注册资金为100万元的贴牌小厂,成长为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照明企业,同时创下了10年增长1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近70%的骄人业绩。
  经历过这一切后,吴长江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准确、更清醒的认识。作为企业的掌门人,他现在在公司里只做四件事——公司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大客户维护、团队管理。在雷士人眼中,吴长江已经成为精神领袖。
  今天,吴长江放言:谁能让我的公司每年持续增长20%,我马上让位。
  雷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又经历了怎样的蜕变?雷士的高速成长对吴长江的领导力有着怎样的折射?近日,《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对吴长江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国内最大的照明企业的成长经。

  借力资本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今年5月雷士在香港上市,为什么没有选择在国内创业板或美国上市?
  吴长江:不去美国,因为那边不了解中国市场。雷士现在在中国照明行业是家喻户晓,但是在美国是没什么人知道雷士的。
  不在国内创业板上市,主要是因为雷士的董事会在2008年的时候就通过了去香港上市的决议,只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而推迟了。另外雷士的目标是要创世界品牌,雷士将要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在香港上市是雷士走向海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上市从多大程度上解决了雷士的资金问题?
  吴长江:我们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张。我想做很多事,但是过去资源有限,没有资本这个平台,一切靠自己积累是非常辛苦的。如今有了资本这个平台,我将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上市后,雷士是否要进行大规模扩张?未来的并购方向如何?
  吴长江: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些并购的目标——国内外的都有,这是我们一定要做的事情。未来并购的对象肯定是同行业企业,至少现在绝对不会去跨行业并购,而且一定是我们缺少什么才并购什么。比如核心技术、客户资源、品牌、渠道。这样的好处是:第一,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第二,扩大了市场份额。
  因为海外市场更大,未来的并购中,海外并购的比例应该会高于国内并购,会占到总并购的60%~70%,我希望3~5年内能完成这个目标。海外并购难度可能会很大,因为还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我们的原则是:并购的对象一定是我们所能消化和掌控的。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风险投资资金的进入对于雷士意味着什么?
  吴长江:风险投资资金的进入,使得公司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在资本上对于公司是一个保障。雷士是一个民营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是很艰难的,在融资问题上还受到某些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式就是稀释股份、引入投资,从而打通了融资这个环节,这样就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同时,我认为他们是专门做资本的,对于资本运作更加了解,所以资本层面的事情让他们来做更合适。尽管这些风险投资目前仍旧留在企业,但是未来他们可能会退出。他们投资的目的就是盈利。至于风投什么时候退出,我认为,这主要看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得好他们才会跟企业走的时间长。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对于那些渴望上市的企业,你对他们有哪些忠告?
  吴长江:让投资者得到回报,让企业不断的增长,让企业真正增值,而不是操作资本。我始终认为,一个企业家只考虑个人利益,那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对员工不负责任。特别是上市公司,投资者买企业的股票是对企业的认可。而如今很多人买股票不是看这个企业的业绩,纯粹是为了炒概念,是投机。但是在海外,买股票确实是投资,他们甚至会派人到你的企业来调查,如果觉得你的企业没有价值,他们根本不会买,但如果觉得这是一家好企业,他会增持股票。
  不要去哗众取宠。拿着投资人的钱,就要多为投资者考虑,为投资者带来效益,而不是炒作概念。而目前的事实是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套现,因此投资者对创业板要支持也要警惕,要为自己的钱负责。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作为过来人,你怎么看国美的控股权之争?
  吴长江:我一直反对绝对控股权,所以我从来不在乎控股权。事实上创业做企业家、做老总,是一件苦差事。如果说谁能让雷士的收益每年持续增长20%,我马上让位让他做老总。
  雷士从上市时起就已经不属于我个人,而属于所有股东。即便你拥有企业99%的股权,但也还有1%是其他股东的,除非你不上市。从上市的第一天,就要做好准备,公司就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谁为企业带来效益和增长,股东就会支持谁。
  一个CEO必须清楚的是:让企业增长、盈利才是自己的职责。

  经营人心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雷士一直奉行的是渠道为王,那么雷士是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销售渠道的?
  吴长江:从沈阳第一家专卖店的建立,到雷士专卖店体系逐渐成形,再到整合成目前的运营中心,都给雷士带来了不少的惊喜。由于拥有专卖店,雷士与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直接沟通的机会,使得雷士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让雷士的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贴近市场。而随着专卖店体系的建立,雷士也开始对渠道商有了掌控权。
  不过,为了维护这一套渠道体系,雷士并没有少花心血。10年前的照明行业,毛利率很高,但是雷士却将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了渠道的建设之中。目前,雷士花在维系渠道上的费用已经占据了总体运营费用的50%~60%。
  现在雷士的运营中心模式有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渠道商赚钱”。现在,他们靠雷士赚的钱越来越多了,自然离不开雷士了。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一直以来,你都把利润大头让给渠道商,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你对渠道如何理解?
  吴长江:我对渠道的理解是,经营渠道就是经营人心、经营人脉。经销商他认同你了,这个渠道就有效;他不认同你,这个渠道就是无效的。不要看你表面有多少家店,并不一定是店越多越好,如果你的渠道一片混乱,那么这些店面一定是你的包袱,最终会导致严重的亏损。所以,有效渠道的终端,就是渠道商认可你的理念,大家是一种共赢,这个渠道才有竞争力。
  利润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尽管我把利润的大头让给了渠道商,但我是靠量来赚钱的。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如今,无论是从产量还是销量上来看,雷士在国内都被看成是照明行业老大,甚至和飞利浦、GE、欧司朗等国际品牌竞争,雷士的底气从何而来?
  吴长江:在有了良好销售渠道保障的基础之上,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企业品牌做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规模上来讲,雷士追求行业第一。但是即便是规模第一了,如果你的品牌很糟糕,消费者不认同、客户不认同、同行不认同,这个企业就不是很成功。如果企业的品牌得到大家的认同,那么这就能给企业增加无形的资产。

  培养人才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从目前来看,雷士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在推进公司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又有哪些?
  吴长江:雷士在节能照明产品销售方面经历了快速发展。2007~2009年,雷士节能照明产品的销售收入以94.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雷士生产约9000种灯具产品、1500种光源产品和200种照明电器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照明产品及服务。
  但是节能环保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成长。人对于新事物总是抗拒的,老百姓不愿意用节能灯,这是一种原有的消费习惯。一个节能灯的寿命相当于8只普通灯,价格也是普通灯的8~10倍,老百姓当然有自己的小算盘,只有让老百姓试着用、喜欢用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要引导消费者,让他们进行体验式消费,转变原有的消费习惯。而这应该是政府和企业一起来做的事情。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你曾说过,管理是雷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那么雷士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
  吴长江:管理问题在全球所有的企业中都存在,这并不是雷士一家的问题。但管理对于我们来说,不能说破解,只能说完善。
  完善管理主要在于团队的建立,体现有两方面:第一,来自自身的培养;第二,外界空降,猎头公司挖过来的优秀人才。不过,外来的人才对企业文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更看重企业自身对于人才的培养。
  举例来说,美国GE公司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他们的人才很多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有研究报告称,GE公司的高管跳槽到其他公司,这个公司的股票当天一定会上涨10%左右,但是GE公司自己的股票价格一般很稳定,并不会因为有人跳槽而受到影响。为什么呢?这是因为GE公司有充足的储备人才,这些人才都是GE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企业自身对于人才的培养很关键。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国内照明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吴长江:竞争无序。这个行业门槛太低。为什么佛山照明(000541.SZ)和浙江阳光(600261.SH)增长速度缓慢?这么好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好?主要在于一些小企业不按常规出牌,扰乱了市场。在我看来,未来企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没有实力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品牌、渠道,即便他把产品做得再好,他也一定做不好。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照明行业的企业要实现盈利,最重要的方式有哪些?
  吴长江:首先一定是通过企业的规模来盈利。尽管此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很多企业影响比较大,但是我们并不担心这种影响,这些都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的可持续度,当企业的盈利空间增强时,企业员工的待遇和福利也就会相应得到改善。这样员工也会更负责任,同时,这样对企业的发展会更好。
  其次企业的盈利在于管理。同样的东西,别人能赚钱,你不赚钱——这其中包括成本高、浪费损耗高等因素,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管理的问题。

  吴长江简历

  1965年,生于重庆铜梁农村。
  1985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1992年到深圳创业。先是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保安。几个月后,来到番禺在一家港资灯饰企业打工。10个月后辞职,开始办厂。
  1994年,成立了惠州明辉电器公司,任董事长。
  1998年底,联合两个高中同学凑齐100万元成立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2003年,雷士销售额达3.2亿元。随后几年,雷士迅速走红全国,位居“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第25位。
  2010年5月,雷士(02222.HK)以每股2.1港币成功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