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橡皮股票风潮” 大幅涨跌起因缘何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0/12/31 11:55:00
  “橡皮股票风潮”是清末的一个重要金融事件,不仅牵连上海钱庄,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周边地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此次风潮何以会发生,已有若干论著进行过分析,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上海钱庄史料》的一则资料说:“……至于风潮的真相,说者不一:有谓于1908年时,有某西人(姓名不可考)在上海创设橡皮股票公司,发行股票;并大登广告,宣传橡皮事业将来之希望。当时中外商人,咸被蒙蔽,竞相购买,钱庄亦以此项股票,远胜现金,争先收积。不料1910年7月,该西人佯言回国,一去不返,发电询问,亦无着落。于是始知受骗,股票价格,遂一落千丈,视同废纸,商人纷纷破产,钱庄乃大受影响,终于演成极大的风潮。有谓该项股票公司不止一家,凡在南洋估定土地,即在上海组织公司,从事招股;并以种种方法,诱人买卖。商人以其利厚,倾囊争购,每股股票价格,常超出原价六七倍以上。但此项公司,有虽已种树而尚未出货者,亦有仅占旷地而并未种树者。所以公司创设经年,而股利则一无所获。结果投机狂热,骤由沸点而降至零度;股票风潮,遂因此而发生了。”

  如果橡皮股票风潮确实由1910年7月伦敦橡胶价格下跌所导致的上海橡皮股票狂跌而引起,那么这种股价跳水应该表现为整体性、突发性和直线性的。但笔者查阅当时的报纸股票行情发现,情况不是这样。

  兰格志股票是当时橡皮股票的领头羊,其价格常常居于报纸股票行情的首位。兰格志股票面值为每股一百荷盾(当时每荷盾约合六钱银子),到1909年1月,市价高达840两。到1909年4月,更是突破1000两大关,5月10日达到1200两。但同年10月至12月间,曾回调到700~860两。进入1910年以后,兰格志股票强劲上扬,尤其是在3月份,价格从1080两(3月2日)上涨到1300两(3月18日)、1600两(3月21日)、1675两(3月29日)。1675两也是兰格志股票价格的最高点。此后,它的价格波动一直处于1400~1500两之间。那么,7月以后情况怎样呢?下列资料显示,兰格志股票价格的下跌是有限的:7月5日,1300两;7月11日,1400两;7月18日,1430两;7月28日,1400两;8月4日,1429两;8月15日,1350两;8月22日,1350两。

  数据表明,上海橡皮股票的价格井喷期是在1910年的3月底。此后有一个温和的回落期,而7月份发生在伦敦的橡胶价格下跌,对大部分股票价格的冲击不大。

  值得重视的例外是斯尼王股票。在1910年7月以前,斯尼王是与兰格志并驾齐驱的股市领头羊。1910年2月25日,斯尼王每股价格为630两,3月9日为750两,3月18日为1200两,3月29日为1325两,3月30日为1425两。以后继续上扬:4月7日1550两,4月15日1600两,4月21日1650两,4月25日1675两。5月起有所回落:5月10日1625两,5月30日1400两,6月27日1300两,7月6日1300两,7月11日1375两。但到8月19日,斯尼王每股价格竟然只有7两!只是在10天以后,即8月29日,股价才回升到68两。

  有论者在说明橡皮股票价格涨落之巨时曾举这样的例子:“1910年3月间,上海市场上,十股橡皮股票的售价是白银七十两,及至同年9月到12月间,同样数量的橡皮股票价格就只值七两了”。笔者估计,这条史料所指的可能就是斯尼王股票。因为斯尼王股票的最低价也正好是7两,且8月19日与9月相差不远。至于3月间的价格为70两,可能是指拆股(一股分为十股)以后的价格,因为斯尼王在2月25日的价格为630两,3月9日为750两,平均数为700两左右,除以十,正好是70两。类似的拆股在其他橡皮股票中也有。如兰格志股票在1910年11月28日实行拆股,也是一股分为十股,原先每股1100两,拆股后每股为107.5两。只是此次拆股消息在股票行情上刊登出来了。

  兰格志股票的另外两条史料或许有助于佐证笔者的见解。其一,1910年8月20日,《时报》载:“兹悉兰格志公司董事会议定,此届西九月十五号派息每股应派十五两,已较上届增加二两五钱,闻得下届更可多派云云。”其二,1910年11月1日,《时报》载:“按兰格志股票行情每股忽涨三百两光景(从10月26日的950两涨到10月31日的1250两———引者注),则因该公司新得油井九十八号,每日已出油四百八十吨,较老井尚胜,合之每月出油一万四千余吨,预算每股年可分派红利一百六十两,尚有煤矿橡皮利益,该股票之发达果有陡涨之原因也。”这说明在英国伦敦橡胶市场价格大波动之后,上海的橡皮股票并未全线崩盘。即使到1911年上半年,橡皮股票的价格也仅稍低于1910年3月以前的水平,如拆股后的兰格志为120两(2月7日),斯尼王为43两(3月2日),柯罗麻为11两(4月20日),地傍为17两(5月15日)。

  既然伦敦橡胶市场价格大波动对上海橡皮股票价格的负面影响不像原先说的那样大,那么导致上海数家钱庄倒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当时外国银行停止橡皮股票的抵押贷款是主要的诱发因素。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当时汇丰等这些洋商银行,大都只收受钱庄拆票业务,一般是不轻易经营证券抵押借贷的”,后来“允许橡皮股票可以抵押借款,而且视银根紧松,抵押折扣可以放宽到50%-80%左右,这给橡皮股票更加抬高了‘身价’,同时也给热衷购买橡皮股票者在筹划投机资金上更有转圜余地。继洋商银行开放橡皮股票抵押借贷之后不久,上海各华商银行钱庄也群起效尤,收受抵押”。(见卢书锠、宋紫云:《橡皮股票风潮始末》)这不仅刺激了股市的投机心理,而且由于一些钱庄介入橡皮股票的买卖,加剧了金融风险。在获悉伦敦橡胶市场价格下跌以后,外国银行停止橡皮股票的抵押贷款,这是符合企业经营的一般行为准则的,因为银行必须尽可能地规避和减少风险。问题出在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钱庄)投资者缺乏理性,盲目跟风,完全置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于不顾。另一方面,相关行业组织也没有必要的制约警示机制。因此可以说,橡皮股票风潮主要是由外国银行停止橡皮股票的抵押贷款而引发的,这一风潮暴露了中国近代金融体系的脆弱和投资者的理性缺失。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35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