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彼得·林奇的“草根”调研方法适合每一个人
江怡曼
某日,去采访一位业绩排名靠前的女基金经理,按照惯例,要问她取得良好业绩的“秘诀”是什么。“找到一家好公司,以便宜的价格买入,至少持有个两三年。”她说。
那么,什么时候才确定卖出呢?
“主要有这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发现自己犯了错,这家公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第二种是公司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被高估。第三种是发现了更好的公司。”
咦,这个回答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呢?原来,之前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上读到过类似观点,当时就觉得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春节较闲,静下心好好拜读了彼得·林奇的第三本书——《彼得·林奇教你理财》,这本书也是这位传奇基金经理的封刀之作。尽管这是第三本书,但看起来更像是上两本书的“前传”,而非“续集”。
据说,作者首肯的英文版定位只是“初涉投资的投资者基础知识指南”,任务也只是“向高中生及以上年龄的人群普及投资和商业的基本规律”。
从第一章开始,彼得·林奇则化身为絮絮叨叨的历史学和社会学老师,开始为这些刚入门的投资者讲述“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从金融体系之父,再到现在的经济学之父,再到股票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由来。看来,彼得·林奇不仅对持有好公司有耐心,讲起这些基础知识来也一点都不觉得麻烦。
从第二章开始,彼得·林奇终于切入正题,告诉读者“投资致富刻不容缓”这个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开始攒钱投资,而且最好是在你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行动,设想一下,还有什么时候你的消费比这个时候更低呢?这个时候你没有孩子要抚养,而你的父母还在抚养你。如果你的父母不要你去支付房租,那就更好了。因为你可以找份工作,然后可以把钱省下来,为将来做投资。”彼得·林奇说。
接下来,彼得·林奇对比了股票、债券、房子、基金等投资方式,正如他一生专注于股票投资,他对股票的看法是“和其他投资方式相比,投资股票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
那么,该如何投资股票呢?
本书的观点和前两本书也可谓一脉相承。概括起来:好公司的股票迟早会有良好的表现。而和巴菲特等其他价值投资者一样,彼得·林奇也是采用了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主要的思路就是按照产品——上市公司——股票这样的顺序。
众所周知,从生活中发现畅销产品挖掘出上涨数倍的股票正是彼得·林奇的强项,也正是其“草根”式公司调研方法的典型模式。
记得一位投资港股的基金经理曾经讲述过投资味千拉面的一个小故事。某年,物价飙升,原材料飞涨,味千拉面也面临着原材料上涨的危机。由于这个原因,这家公司并不被市场所看好。
有一天,这位基金经理来到了味千拉面的一家门店吃饭,发现该店的拉面已经有所提价。由于地处中心位置,这家门店的生意仍然很不错。吃完面后,这位基金经理回去研究这家公司发现,尽管原材料价格在涨,但是已经通过涨价消化掉了成本压力,还扩大了利润空间。
于是,这位基金经理认定味千今后业绩不但不会更糟,反而会更好,便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事后证明,这次的投资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从身边的产品寻找上市公司的确很有意思,当然和美国的上万家上市公司相比,国内的上市公司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发现了一件好产品,顺藤摸瓜之下,原来是非上市公司生产的。那没办法,只能寻找其他投资标的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股扩容未必是件坏事,至少投资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优秀上市公司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和阅读枯燥的财报相比,这不是更有趣吗?
对于上市公司,彼得·林奇还将它们划分成六种不同的类型:稳定缓慢增长型、大笨象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资产富余型以及困境反转型。认准自己投资公司的类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投资者对不同类型股票不切实际的期望。
总而言之,《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比较适合初入市场的投资者,如果你还年轻,那么,这本书就更加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