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况
刘晶今年30岁,在一家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大学毕业后,她就和老公一起在上海打拼。像杜拉拉一样,职场打拼多年的她现在收入稳定,职场经验日益丰富。今年出生的宝宝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无比的快乐,也加重了夫妻俩的责任和负担。
刘晶月薪1.1万元,年终奖3万元左右;老公与刘晶同龄,也是30岁,从事IT工作,月薪6000元,13薪,近两年每年涨薪幅度在15%左右。两个人均缴纳4金,老公还有16%的补充公积金。刘晶一家和一方父母共同生活,全家月支出7000元左右。全家住在一套三居室,市值280万元,尚有商业贷款18万元和公积金贷款17万元尚未还清。目前每月还贷总额在5000元左右,除去公积金冲抵部分,每月实际只需支付约1500元左右。在父母的帮助下,预计2012年底还清所有贷款。
投资方面,股票目前市值3万元左右,现金有2万元。
■理财目标
近期目标:提前还完房贷。
中期目标:1、房产投资:为让孩子能上重点中小学,以及为18岁后海外留学做投资,希望尽量能在2014年前再购买一套目前市价120万的学区房。2、父母养老:双方父母均有退休金,为使老人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希望能为双方父母储备一笔养老钱。
远期目标:1、子女教育:希望孩子能在18岁后出国留学,需要为他准备留学资金。2、养老计划:为夫妇俩准备足够的养老金。
■财务分析投资积极性很低
刘晶的家庭的自用性资产(房产)占总资产的98%,投资性资产(股票市值)只占1%。当家庭处于成长期阶段时,正常的投资比例应占家庭资产的60%左右,刘晶家庭当前的投资资产很低,投资品种单一,不利于净资产增长率的提高。
一般一个家庭的流动性资产应满足3-6个月的家庭开支,刘晶家有2万元现金,可作为家庭备用金的储备,以应对急需之用。
过于依赖薪资收入
刘晶家庭每年的税后净收入为24万元,净支出为7万元,均用于生活支出。日常收支比率(支出/收入)为30%,低于常规标准,说明该家庭支出较少,可适当提高生活质量。自由储蓄率(自由储蓄额/收入)为57%,理想状态一般应控制在30%以上,目前刘晶的家庭该项比率较高,建议增加支出比率。
财务自由度是指依靠家庭理财收入来支付生活支出的比率,理想状况是1,而刘晶该项比例为几乎为0,理财收入过低说明家庭对薪资收入过于依赖,不仅不利于家庭资产的增值,更增加了对失业保障方面的需求。
无负债,资产闲置严重
刘晶家庭没有负债,虽然财务稳健,但是没有利用合理的财务杠杆,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会减少资产增值的机会。
少量投资股票,风险可控
虽然刘晶持有的投资资产只有股票,不符合分散投资的原则,但由于她对股票投资只有区区3万元,占她家总资产的比例很低,和他们夫妇俩年收入相比,比例也很低,所以她所承受的风险其实并不高。当然,随着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刘晶也可有更多理财产品的配置。
■理财配置及建议不建议提前还贷
刘晶夫妇都有完善的社会保险,每月的公积金有3500元,在当前的低利率下,冲贷后每月只有约1500的月供负担。债务负担率只有8.7%,对家庭生活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不建议他们急于还贷,可将结余的现金储蓄用于其它投资。
股基债基7:3配制
刘晶夫妇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打理投资资产,买基金就是委托专家为自己做投资,可以解决无精力、无专业知识、无投资经验的问题。
由于债券与股票的市场表现是跷跷板的关系,可以部分起到风险对冲的作用,因此,建议做一个基金组合,包括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按7:3比例配置。可按照恒定比例投资法操作,即当股票上涨时,适当卖出一些股票基金以保持原有投资比例;当股票下跌时,再买回股票基金,始终让股票基金市值和债券基金市值保持原有投资比例。这样不管上涨还是下跌,投资于某一证券的市值相对于总市值的比例是恒定不变的。
这种投资方法的优点有几个:1、上涨时抛出,下跌时买入,在市场波动中可以赢得更多收益。2、总会保持部分资金在手,很适合有一定流动资金需要的家庭采用。根据经验数据,这种投资法的总体收益稳定,长期投资的话,年收益率可达到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