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向世界释放利好消息 温家宝提股票

1楼
猴票1980 发表于:2011/3/6 10:13:00
温家宝: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作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这是温家宝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产业基金的作用。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大类概念,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产业基金涉及到多个当事人,具体包括:基金股东、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以及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金的具体投资操作和日常管理的机构。(中国证券报)

  温家宝称房产调控不力要问责政府引热议

  本报讯 (记者赖伟行)针对社会关注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将房产调控问责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了解到,广州日前出台的落实"新国八条"调控措施中已经提出,将住房保障工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纳入区、县级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约谈问责内容。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计划目标未完成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问责将使地方压力更大

  "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是调控房价比较重要的一条手段。"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在当前中央与地方分税制大框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行政手段督促地方政府完成调控任务相信能起到较好的调控效果。3月底前,各地还要公布年度的房价调控目标,估计在问责机制下,地方政府会感受到更大压力。"此前限购等调控措施主要着眼于需求层面,今后可能会更多从供给层面着手,包括政府的土地供应和开发商的产品供应。"

  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楼市运行态势变化莫测,广州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十分有限。除了传统供求关系、供应结构等影响因素外,还有货币政策、财税政策、资本市场、宏观经济发展背景等楼市之外的因素,这给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也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楼市运行规律研究,丰富和完善楼市信息统计和评测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调控应对机制。

  广东要建31万套保障房

  目前,广东已经领到了31万套保障房的任务。有专家昨日向记者表示,预计今年广州的保障房任务将至少为去年的两倍以上。去年包括龙归城在内,广州新开工建设保障房项目12个,总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4.07万套。据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省分配广州今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虽没有最终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的任务会加重。

  "广深两地肯定将是广东保障房建设的主力。"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琳分析,对于广州这样土地资源紧缺的特大城市来说,今年新增的保障房建设任务资金尚在其次,土地是第一大难点。

  政府可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懿宸:

  报告中说发展公共租赁房需要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那么钱从何来可以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解决好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杰:

  要搞好房地产,除了政府切实保障报告中许诺的保障房建设资金外,也要有规划商品房的长效机制。毕竟,限购是短期行为,商品房运营还是要符合市场规律的大方向。

  保障房分配要考虑农民工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

  一些城市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把保障房和户籍制度挂钩,无形中设置了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和农民变居民的一道门槛。一定要考虑到农民工对保障房的需求,重视保障房的分配和房源流转,解决好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问责措施要有量化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在总理的报告中,针对房地产调控的内容,篇幅还是比较长的。但该如何问责?我认为要有一个具体量化的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的城镇化未来还是一个加快的过程,对房地产还是有一定的需求,问题在于房地产的结构要合理,要适应于改善型需求、保障性需求、投资性需求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来适应不同的需求结构。

  (记者石善伟、何涛、李栋、于梦江、张莹)

  本报记者观察

  2011年

  住房双轨制

  元年到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国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1000万套保障房的量能,相当于去年全年商品住房的销售总量,也标志着"商品房+保障房"的住房双轨制时代在今年正式揭开帷幕。

  1000万套保障房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商品住房的销售总量,这是自实施房改后,中国政府推出的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对于稳预期控房价、扩内需转方式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举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障房建设提速将渐次实现不少国人的安居梦,也将深刻影响我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观念。让市场的归市场,让保障的归政府,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深化与提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89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