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抽血机”一:高价IPO集体超募
“如果你只说自己募集一两个亿,那就太丢人了,现在发新股,不募集三五个亿,还真拿不出手。”这是今年年初一位公关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的内幕,“公司、投行和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既得利益者,都希望超募,这样大家的利益才能最大化。至于怎么才能超募,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现状:
巨额超募资金闲置
一方面,新股高价IPO造成大量超募,而另一方面,却是这些超募资金其实大多都在闲置,存银行、买理财产品甚至买楼买车,不亦乐乎。
统计显示,2009年6月18日以来实现IPO挂牌的454家公司到目前为止共募集资金6911亿,其中超募额高达3847.64亿。但是,这么多超募资金,却有六成以上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项目仍在沉睡,未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创业板的启动,让这种超募现象登峰造极。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28只新股问鼎A股市场,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的有14家,占50%。在2010年内,于A股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募资的344家公司,合计募集资金4907.23亿元,超募3024.2亿元。造富游戏由此开始。乐普医疗(300003,股吧)的控制人蒲忠杰、爱尔眼科(300015,股吧)的创始人陈邦,成为当时创业板造出来的首批富人。从这以后,“双高”似乎不再只形容肥胖人群,而成为了创业板新的代名词,广东汤臣倍健(300146,股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之际,发行股价为每股110元,对应市盈率为115.29倍。
而在中小板中,这种高价发行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最为典型的便是海普瑞(002399,股吧),询价机构与保荐机构互相捧场,询价机构的最高报价竟然达到250元,公司发行价最后定在148元,超募资金50多亿。迄今为止,募资已投入金额为9.75亿元,尚有49.6亿元分文未动。而且,其中9亿元现金则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影响:
使股市快速失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易宪容说,目前的市场持续下跌就是市场扩容过快的结果,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而且新股发行价过高。2011年4月,共有17家风险创投机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IPO,合计融资23.19亿美元。目前,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共创造了54笔IPO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高达11.52倍。
在对有上市潜力的公司进行资金入股等支持后,再将这家公司“包装”上市,短短一两年,突击入股的风险投资机构就能拿到10倍以上的获利。一家公司上市成功背后,多家机构分食大蛋糕。“上市公司和创投以及保荐上市的券商们倒是高兴了,可投资者就惨了。”易宪容说,新股发行的“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问题,虽然饱受投资者指责,但现在“三高”问题仍然严重。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市场的萎靡不振除了欧债危机、存准率连续上调,资金面紧张外,与股票市场的供求状态有关。如新股发行这一块,虽然大都是小股票,但连续不断的发行,其累积效应不可小视。“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有些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不是用于投资合适的项目,而是用来买地、买房、买办公设备,有的甚至放在银行里吃利息”。
鲁政委说,有钱花不掉,成了创业板一个奇怪的通病。而被花掉的钱,干了些什么也不一定。
在谈到资金问题时,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说,任何一家股票市场,资金都是影响涨跌的重要因素,中国股市也不例外。现在中国股市资金失衡,新股发行过快,去年我国新股发行已经居全球首位,但股市表现全球倒数第三。
呼声:
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了冤大头
高价IPO肥了上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却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为最后的冤大头。新股上市从首日涨幅100%以上到现在破发,新股中签率从万分之几到现在百分之六十,这无疑是一个讽刺。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90%是散户,该群体对发行价没有发言权,少数代表多数报价,不仅使定价很难代表大部分投资者的真正投资愿望,更为上市公司、承销商和询价机构等利益团体抱团谋利提供便利。承销商为了获取较高的发行费用,必然倾向于高市盈率发行,千方百计为拟上市公司进行过度包装;而对上市公司来说,超募可以降低筹资成本,追求低成本筹资是理性筹资人的必然选择,这与承销商的超募倾向不谋而合。加之监管的薄弱,伴随着利益团体的各得其所,超募也成为必然。”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潘成告诉记者。
“我是专业打新者,2009年和2010年我都完成了全年9%的收益,虽然是比不上很多游资敢死队一天的收益,可是非常稳定。但是今年1月打新到4月,我亏了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