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曾子建
2011年上半年,汪澂以“黑马”的姿态,成为冠军基金经理。由她挂帅的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基金 (以下简称隆元基金)和开元基金,分别成为上半年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冠军。
能够夺魁,想必汪澂的投资能力和选股风格,必有其过人之处。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汪澂操盘的两只基金,其配置的重仓股中,却有多只股票与另外一家机构的重仓股“撞车”,而后者正是业内举足轻重的中信证券自营盘。
翻看隆元基金中报可发现,其前十大重仓股占据了基金的七成仓位,其中,多只重仓股与中信证券自营盘持有的股票出现重叠。如中国重工(601989,收盘价13.29元)、北大荒(600598,收盘价13.42元)和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10.68元),仅这3只“撞车”的重仓股,占隆元基金的配置比例超过23.64%,占开元基金的配置比例也高达23.3%。
而除了这3只股票外,还有多只个股也出现了南方隆元、开元与中信证券同时现身的情况。
头号“撞车”股:中国重工
隆元基金和开元基金能在上半年取得佳绩,其头号重仓股中国重工作出了巨大贡献半年涨幅达17%。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隆元基金配置该股比例高达9.38%;开元基金配置比例达9.09%。
实际上,隆元基金配置中国重工时间已经不短。去年三季度末,汪澂便已买入中国重工5302万股,配置比例达7.78%。去年四季度略有减仓,年末持股4400万股。而到今年上半年末,又重新恢复到了5096万股的持股量。同时,开元基金对中国重工的配置过程也基本相同,只是由于两只基金规模不同,配置的具体数量有所差异而已。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证券买入中国重工时间较早,在去年一季度末已持有6934.98万股,去年中期迅速增仓到23254.66万股,随后的几个季度更是不断增仓,到今年一季度末,中信证券持股量已达27471.97万股,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中信证券去年年报显示,中国重工也是其自营盘的第一大重仓股。
二号“撞车”股:北大荒
北大荒是中信证券自营盘的二号重仓股。今年上半年,北大荒走势基本处于强势震荡,累计涨幅为8%。
中信证券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大举介入北大荒,并一直占据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到今年一季度末,中信证券持股量高达7110.72万股,持股比例4%。有意思的是,中信证券介入的同时,隆元基金也开始于去年第二季度大规模增仓,其持股量从1490.7万股增加到3175.23万股,到今年一季度末,隆元基金的持股数达到3853.83万股,为第四大股东。今年二季度末,隆元基金持有北大荒4282.6万股,配置比例高达8.01%,为第三大重仓股。
开元基金对北大荒的配置也基本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今年中报显示,开元基金持有北大荒1298万股,为第二大重仓股,配置比例为7.99%。
需要指出的是,从北大荒的业绩表现来看,并没有太多诱人之处。去年年报显示,北大荒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0.51%,分红为10派1.55元;今年一季度,北大荒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6%。
三号“撞车”股:中国石油
隆元基金、开元基金和中信证券同时选择重仓中国石油,这一点也十分有趣。由于中国石油对指数影响巨大,因此自从A股上市以来,往往都是指数型基金,或者是保险资金选择配置。比如在中石油的前十大股东中,就有汇添富、上证50和易方达50等指数型基金。
然而,从中国石油的持股名单来看,中信证券自营和隆元基金、开元基金也显示出了十分相近的喜好。中信自营、隆元、开元均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大规模买入中国石油。今年一季度末,中信证券突然大举杀入中国石油,并持有9610万股,为A股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南方隆元也在一季度买入中石油5177.83万股,一度成为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配置比例达8.09%。今年二季度,尽管略有减仓,但依然持有4300万股,为第七大重仓股。
同时,基金开元一季度买入1559万股中国石油,为第二大重仓股,配置比例为8.04%,到今年二季度末,仍持有1300万股,为第七大重仓股。
多只冷门股也“撞车”
除上述重仓股外,汪澂操盘的两只基金持有的个股中,还有多只股票前十大股东中留下了中信证券自营盘的身影。
如中国化学(601117,收盘价8.16元)是去年以来走势相当强劲的个股。去年二季度末,隆元基金曾持有2042万股。去年四季度,隆元基金增仓3222.96万股,累计持有5265.2万股,成为第二大流通股股东。而中信证券也买入了13179.06万股,一跃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今年一季度,随着中国化学股价进一步走高,中信证券逢高减持了943万股,仍然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隆元基金则顺利出局,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行列。
“撞车”迹象较为明显的,还有海油工程(600583,收盘价5.75元)。去年第四季度,南方隆元买入2022万股,成为第六大股东,而中信证券买入6240万股,成为第三大股东。今年一季度,汪澂和中信证券的思路略有出入,隆元基金增仓2130万股,持有4152.22万股,成为第四大股东,而中信证券减仓230万股,持有6010万股,仍为第三大股东。
公开信息还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飞乐音响(600651,收盘价9.30元)第二大股东为中信证券,持有2460万股,第三大股东为隆元基金,持有1740万股,第八大股东为开元基金,持有591万股。而此情况早在去年中期便已出现。
纯属巧合还是另有其因?
隆元基金、开元基金的重仓股,和中信证券自营盘出现如此多“撞车”的情况,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的注意。这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机构操盘手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职业投资者孙先生向记者表示,“汪澂作为上半年的冠军基金经理,自然会有很多人研究她的重仓股,研究她的选股思路,就像大家都爱研究王亚伟的重仓股一样。只不过,王亚伟的重仓股,其他的基金很难复制,这也是为何他能够长期业绩优异的原因。而汪澂的重仓股,却频频闪现出中信自营盘的身影,这让人感到奇怪。”
私募基金经理刘先生则认为,不论是两只南方系基金,还是中信证券的自营盘,都是手握重金的机构,他们买入个别股票出现重叠,本身很正常。如果对基金净值产生重要影响的多只超配重仓股均现重叠,原因就要进一步探寻了。
既然难以用巧合来解释,那么有可能是两大机构的操盘手之间在操作上相互影响了。刘先生指出,不论是汪澂,还是中信自营的投资决策人,平时有可能经常在一起交流投资心得,甚至不排除互相交流选股思路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南方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汪澂的重仓股屡屡和中信证券自营发生重叠,但与南方系其他基金之间,似乎很少相互影响。
南方系其他多只基金中报显示,如南方稳健、南方价值、南方优选等,都比较青睐金融股,头号重仓股多为招商银行,还有些南方系基金则喜欢酿酒板块,如重仓泸州老窖、茅台等,但几乎很难出现与中信证券自营重仓股“撞车”的情况。<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