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下一批10倍股在哪里

1楼
零下100度° 发表于:2011/10/9 10:25:00
10倍股的四大基因

  从1664点以来,区间最大涨幅超过10倍的公司多达58家寻找涨10倍的股票有多难?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娓娓道来:开始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在自己住处的附近,不是在院子里就是在大型购物中心,特别是你曾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

  "普通人一年中可能会碰到两三次有希望的赚钱机会,有时可能还会更多。"大师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引发了多少人对股市美妙的遐想,但这些遐想如何成真?

推荐阅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市场估值底已临近 10月有望触底反弹
A股之殇与救市十策
  • 2300附近当有支撑 10月或见转机
  • ST股又到一年活跃时 用心找好壳
  • 大牛市开始酝酿 宏观面不容乐观
  • 家电行业:龙头估值处历史底部
  • 节后市场前瞻:反复筑底还是反弹
  • [微博]老股民曝选大牛股的三原则
  • [股吧]高手精准算出周一大盘走势

  上证指数从1664点至今,3年来只上涨了37.25%,但10倍的个股却也不是神话。《财商》本期试图从这些10倍牛股的成长痕迹中,找出中国股市10倍牛股的基因。

  7家公司三年涨幅超10倍

  统计显示,从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创下1664点的低位以来,3年期间,按照9月29日的收盘价(后复权)计算,累计涨幅超过10倍以上的上市公司有7家,分别是中恒集团(600252,股吧)(600252.SH)15.98倍、恒逸石化(000703,股吧)(000703.SZ)15.15倍、深圳惠程(002168,股吧)(002168.SZ)13.16倍、国中水务(600187,股吧)(600187.SH)12.52倍、*ST光明(000587.SZ)11.53倍、古井贡酒(000596,股吧)(000596.SZ)11.38倍和精功科技(002006,股吧)(002006.SZ)10.36倍。

  除此以外,还有14家公司自1664点以来涨幅虽然没达到10倍,但均超过8倍,包括东方锆业(002167,股吧)(002167.SZ)、包钢稀土(600111,股吧)(600111.SH)和广汇股份(600256,股吧)(600256.SH)等大牛股。

  也有不少公司在10倍牛股的神坛上并没有站稳。从1664点以来的3年期间,Wind数据统计显示,区间最大涨幅超过10倍的公司远远不止7家,而是多达58家,其中中恒集团区间最大涨幅更是超过32倍,但在不长不短的3年期间,58家曾经的10倍股也几经起伏,可见,投资10倍股选股固然重要,能否把握住股价的主升浪,同样也是10倍股投资的必修内功。

  从这些公司的行业分布上看,医药生物、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和机械设备等行业无疑是近3年来10倍牛股密集诞生的领域。

  "这与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模式密不可分。"国元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康洪涛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非周期性行业将持续快速增长,这也是孕育未来A股大市值公司的领域。

  10倍股基因之一:资源垄断彼得·林奇在讲述10倍股逻辑的时候曾经指出:"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拥有一家地方性石头加工场的股票,而不愿拥有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票。因为电影公司的竞争对手非常多,而石头加工场却有一个""领地"":在它占据的领地内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而这些拥有自己"领地"的公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垄断企业。"没有什么可以描述排他性独家经营权的价值,一旦你获得了排他性独家经营权,你就可以提高价格。"彼得·林奇阐述道。

  观察过去3年A股中的10倍股也可以发现,垄断企业和龙头企业成为10倍股并不罕见。

  包钢稀土是10倍股中典型的资源垄断型企业,垄断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业基地,在2008年11月7日股价见底之后,随着稀土价格的快速上涨,稀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该股也首先成为稀土行情中的第一大牛股,3年来其最大涨幅一度超过20倍,截至2011年9月29日,其3年来的累计涨幅也达到了9.89倍。

  基因二:小盘股起家

  提起小盘股成长为大牛股的故事,A股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苏宁电器(002024,股吧)(002024.SZ),股本从9300多万股增至70亿股,扩张70多倍,最终成长为蓝筹公司。

  而过去3年最大涨幅曾经超过10倍的58只股票中,总股本低于5亿股的中小盘股达到47只,占比超过80%,成为10倍股的绝对主力,其中总股本小于3亿股的公司也有21家之多。"小盘股中更容易出现""隐形冠军""。"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在"隐形冠军"理论中,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更多是一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在同类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或第二,但往往只是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具备较大的扩张潜力。

  同时,该私募基金经理还指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小盘上市公司多分布在国家鼓励支持的行业,可以享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比如新兴产业等公司多为中小盘股。

  基因三:产业大势

  在股市投资中,随波逐流并非贬义词,用另一个词汇解读,就是"顺势而为",一旦看准了市场趋势,投资或可事半功倍。

  过去3年的10倍股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10倍牛股的造就,除了公司基本面因素之外,国家政策、市场潮流等外因也必不可少。

  中恒集团之所以在过去3年成为大牛股,与医药生物行业成为"十二五"和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关照"对象的背景密不可分。

  东方锆业在过去3年最高暴涨13倍的牛股历史,缘于核能源在新能源产业政策中的优势地位,而其后来股价的回归,也正是缘于市场对核能源的二次评估。

  除此之外,稀土、锂电池、保障房……过去3年每一次经济的热点、政策的出台也都可能带动一家优秀公司加速步入牛股的行列。

  基因四:资产重组如果说A股的10倍股最具中国特色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其中的重组股了。连"公募一哥"王亚伟都说,对重组股的机遇不能视而不见。

  在21只累计涨幅超过8倍的个股中,重组过的公司就有4家,与重组相关其的公司有2家,还有1家目前正由于资产重组处于停牌当中,也就是说,有将近7只10倍股与重组有关,比例达到了33%。

  而在58只3年区间最高涨幅曾经超过10倍的个股中,就有16家公司与重组或者资产注入有关,占比也超过27%。

  可见,回避重组股,也就等于错过了市场中将近三分之一的10倍股。(第.一.财.经.日.报.黄.婷)

  下一批10倍股在哪里?制造业、大消费以及新兴产业

  回顾过去3年10倍股的牛股成长路径,除了各自独特的牛股基因之外,1664点的市场底部也是造就10倍股的"天时"条件之一。

  "现在市场极度低迷的环境下,对于寻找10倍股或者长线布局10倍股的投资者而言,也已经具备""天时""这一首要条件。"国元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康洪涛对《财商》表示。

  挑选10倍股逻辑:小股本、高公积金、机构长期持股循着10倍股的基因,如何能在市场中寻找到下一批10倍股?

  "首先,尽量选取小公司、龙头企业。"康洪涛说。

  10倍股基因当中,小盘特点尤为明显,从小公司着手,更容易找到未来的10倍股。

  康洪涛也指出,同时,要选择在行业内就有龙头地位的公司,或者是一些背靠集团公司,但本身在创业板或者中小板上市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在大股东这一"金融孵化器"的支持下,更容易成长为大企业。

  康洪涛还表示应该关注这些公司的每股公积金指标。"每股公积金越厚的公司,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过去的牛股中,很多都是由公积金转增股本之后逐渐变大成长起来的。"康洪涛说。

  "真正的牛股都是资金推动型的。"康洪涛还指出,这一点可以观察公司的股东结构,是否有机构愿意长期持有。

  "特别是下跌的时候有股东和机构愿意增持,并且长期持股,尤其社保和高端基金,这样的企业能够确保未来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性。"康洪涛说,而周期性换股越强,筹码松动,只能说波段的能力会越明显,上市公司本身持续盈利的能力可能会受到质疑。

  孕育10倍股的行业未来哪些行业有可能诞生10倍大牛股呢?

  康洪涛认为,首先,行业本身必须具有高成长性和独特性,而企业在行业中应该拥有相对垄断的地位或者具有话语权和定价权,这样的行业中的龙头成为10倍股的可能性会更大。

  北京鸿道投资总经理孙建冬则指出,A股已经进入成长投资的时代。低市盈率的周期股与大盘股下一阶段也许还有交易性的机会,但已经是"结束的开始"。中国经济去杠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升级与转型的过程。其中,新兴行业与制造业升级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两大突破方向。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要着眼于消费、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巍表示,但近2~3年的市场不会有大行情,仅有结构性机会。而结构性机会要看成长股,想要赚到企业估值提升的收益很难,但是应该可以从企业成长的收益中获利。

  制造业升级制造业在过去3年诞生了不少10倍牛股,未来,这个行业还有多少牛股值得期待?

  李巍指出,由于本质上受制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要实现持续的增长必须进行制造业转型。

  "目前低端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中国中低端制造业正在逐步丧失其成本优势。现阶段是制造业升级的有利时机。"李巍认为,作为一个中游行业,很多优秀的制造业企业都具有长期成长性。

  对于具体的行业,李巍指出,可以重点关注三类行业。一是国内已经应用广泛、技术最成熟、积累最扎实、走入国际市场后可凭借卓越性价比迅速打开市场、有望诞生全球龙头的细分行业,如工程机械、煤机、通信设备、高铁等。第二,未来国内需求大、景气度高、政策支持、符合转型方向的细分行业,如节能减排设备、清洁能源设备、智能电网、数控机床、自动化与工控设备、视频监控、光通信、航天军工等。第三,承接国际产业链转移的进口替代,如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些细分行业。

  大消费正如彼得·林奇所说,"10倍股"企业其实就在"家附近、大型购物中心、工作的地方"。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容易从身边挖掘到的牛股,就是大消费行业中的优秀公司。

  工银瑞信指出,未来10年,中国中产阶层及富裕消费者数量将从1.5亿增长到4亿以上,市场上将会诞生一批卓越的消费类企业。这些企业有坚实的基本面做依托,他们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偏好,有着独特的产品,有足够广阔的销售通路,有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优秀的管理团队、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良好的现金流,未来的大牛股将会从中诞生。

  深圳铭远投资总经理陆炜也表示未来最看好医药消费的投资机会。"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目前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是高储蓄国家,未来3~5年,甚至十年,医疗保健行业面临巨大的机会。虽然医药行业未来景气度非常好,但医药行业相对分散,细分子行业比较多,要在景气的行业找到确定的投资品种,寻找穿越市场周期的企业。"陆炜说,未来能够增长10倍的医药股,必须寻找那些有独家品种、具有定价权、能够担当行业整合的、有壁垒的、已经建立好成熟的销售渠道、有品牌的企业。

  新兴产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就成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引导我国科技革命的先行军。

  "每一个时段的国家战略和资金博弈都决定了未来市场行情的好坏和奠定未来牛市产生的基础,不能用同一个尺子量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康洪涛说,能成长为未来10倍的大牛股,其所处的行业一定是符合行业周期和政策周期的。未来这些诞生大牛股的行业很可能就是新兴战略产业,长期来看,这些行业将存在最大的机会。

  陆炜则指出,在新兴产业中,尤其看好新材料公司的爆发力,一旦材料的应用方向被打开,销售会呈现出裂变式的增长,成长为大牛股的机会更高。

  谁才是投资马拉松赢家:部分基金重仓股3年涨10倍

  坚持到最后并不容易

  3年涨10倍,这种股票或许是每个投资者的终极梦想,但显然,投资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

  统计发现,在这些3年涨幅10倍的股票中不乏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或许这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本报从精选的10只10倍股恒逸石化(000703.SZ)、ST光明(000587.SZ)、包钢稀土(600111.SH)、巨化股份(600160,股吧)(600160.SH)、精功科技(002006.SZ)、深圳惠程(002168.SZ)、中恒集团(600252.SH)、古井贡酒(000596.SZ)、东方锆业(002167.SZ)和大元股份(600146,股吧)(600146.SH)里,根据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和基金季报相关信息,挖掘出了这些牛股背后的长线机构投资者。

  古井贡酒:东吴价值成长&银河银泰理财(150103,基金吧)分红

  在2009年中报之前,很难在古井贡酒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发现国内机构投资者的身影。2009年中报,东吴价值成长持有261.93万股古井贡酒,成为其第五大流通股股东,也成为古井贡酒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第一个国内机构投资者。

  自此之后,古井贡酒成为东吴价值成长的独门重仓股,从2009年年中至2010年三季度末,该基金不断增持,从最初的261.93万股增持至543.08万股。2010年三季度末之后,该基金开始减持,至2011年中报减持至334.79万股。

  根据数据,从2009年6月底至2011年6月底,古井贡酒股价涨幅为362.63%,该基金获利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东吴价值成长的基金经理一直由王炯担任,有着13年证券从业经验的王炯一直喜欢坚定持有牛股。她曾坦言,自己不适合在市场波动中通过频繁交易赚钱,却可以利用自己的独到眼光来挖掘优质股票。

  与王炯一同坚守古井贡酒的还有银河银泰理财分红基金,该基金2009年半年报中,古井贡酒是其持仓量最少的一只股票,持仓量仅为50万股,占基金净资产比重为0.26%。但2009年年底,其持仓量上升至199.98万股,该基金一跃成为其第八大流通股股东。2010年一季度末持仓量上升为334.49万股,自此之后持仓量稳定在334万~346万股之间,截至2011年6月底,持仓量为345.49万股。

  中恒集团 :

  中银、华夏、华商、广发轮番上阵

  在本报统计的10倍股中,中恒集团以1597.77%的区间涨幅位列榜首,其区间最低价出现在2008年10月30日,仅7.38元。而最有可能在此期间抄底大批买入的则是中银持续增长(163803,基金吧)基金。

  根据数据,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中银持续增长持有1032.51万股中恒集团,成为其第二大流通股股东,但该基金并没有坚守到最后,自2009年一季报之后,该基金便清空了其持有的仓位。不过从2008年三季度末至2009年一季度末,中恒集团股价涨幅也达到153.88%,该基金在中恒集团的投资上也算获利颇多。

  继中银持续增长之后,华夏系基金扎堆买入中恒集团。2009年一季度末,华夏蓝筹(160311,基金吧)、华夏策略和华夏大盘三只基金分别以401.46万股、595.27万股和705.28万股的持仓量进入中恒集团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此后不断增仓,至2009年三季度末三只基金对中恒集团的持仓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521.76万股、718.16万股和846.34万股,但之后三只基金"统一步伐"开始对中恒集团减仓,截至2011年6月底,持仓量分别为280万股、0股和90万股。事实上,自此之后中恒集团由于和步长集团合作出现问题,股价一度大跌,华夏系基金也"幸免于难"。

  在华夏系基金之后,华商系基金和广发系基金也从2009年一季度之后开始陆续大笔进驻中恒集团。华商领先企业(630001,基金吧)成长、广发聚丰(270005,基金吧)、广发策略和广发聚富(270001,基金吧)均出现在中恒集团2009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华商盛世成长(630002,基金吧)、广发聚瑞和广发大盘(270007,基金吧)之后也出现在2009年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中。与华夏系不同的是,在中恒集团和步长医药合作出现问题之后,中恒集团仍是华商系和广发系基金的重仓股,导致对基金净值影响不少。

  而华商系基金曾一度抓住的另一只10倍股是深圳惠程。华商盛世(630002,基金吧)成长在2010年一季度末持有136.82万股深圳惠程,2010年中减仓至85.92万股,但此后不断加仓,至2011年6月底持有1605.59万股。华商策略也在2010年年底出现在深圳惠程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至2011年6月底,持有1380.53万股。根据数据,深圳惠程自2009年一季度末至2011年6月底,股价涨幅达351.17%。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08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