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有媒体对今年以来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情况进行统计,从1月份到9月份共有500多位上市公司高管选择买进他们所在公司的股票,为了买入这些增持的股票,他们一共花费大约5.8亿元资金,尤其最近一段时间股指连连下挫,但许多上市公司高管面对市场重压淡定自如,频繁挺身而出增加自家股票。
高管增持是不是抄底行为
为什么会有公司高管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呢?一家上市公司中国中冶投资者关系处的邱处长接受采访时称,这显示了高管对公司及公司价值的认同。但当记者问到“实际上在增持之前,这个公司行业受到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有没有提出至少对于公司股价性价比的考虑”时,邱处长以不方便回复该问题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那么公司高管增持自家公司的股票,是不是仅仅因为认同公司价值这么简单呢?现在有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如果公司内部人士开始买进自家股票,股价就离底部不远。现在很多事情都被大家冠以阴谋论的标签,阴谋论在这些事情上有些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媒体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有将近一半增持股票的高管在他们增持之后1个月之内就获得了正收益,高管增持股票是不是一种抄底行为,这样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有机会呢?知名财经评论人李德林(微博)对此做出评论。
李德林:现在确实比较低,第一因为价格便宜,有一些已经跌了净资产,确实可以买入,但是有些人是为了再融资,所以现在见底并不一定代表马上就有行情。
其实增持股票的高管中,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高管确实是在低位买入股票,但也有高管是高位接盘被深度套牢,他们绝不是都能赚到钱,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桂浩明就认为,应该冷静看待高管增持股权的行为。
桂浩明:光有大股东包括高管增持并不能完全的改变一个市场的走势,结果只是表明部分的对公司了解多一些的人士对公司价格的认同,但是真的让公司股票有好的表现,恐怕还是需要更多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增持大股东的增持,高管的增持表明了公司的投资价值再次得到了显现,但是并不等于说让他们一旦增持股票就会涨,或者底部就会到来,这并完全是一回儿事情。
看来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因为有媒体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增持高管们获益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很有意思的是香港李嘉诚先生今年以来也在不断增持他的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且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行为,香港的富豪们正在集体出手都在大幅增持自家股票。
增持股票能否提振市场信心
在亚太股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似乎成了一个流行的做法,那么普通的投资者对大股东们这样一种做法该怎么去解读呢?财经评论员况杰对此的看法是:
况杰:公司高管增持自己的股票,可以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但是当大盘整体不好或者经济整体形势不好时,这种提振信心的作用就被大大减弱,可能不一定很好。
如果我们都知道这些道理,那么增持股票的高管们难道不明白吗?自己这样的作用在目前形势下可能是极其有限的。
况杰:但是对于上市公司的高管来说,当如果你自己认为你这个企业还能够继续表现更好的话,或者说要给投资者、你的消费者表现出信心的情况下,高管增持自家股票应该是一种必然行为,即使觉得没有用,也恐怕去做那种行为。
当然还有一个解释有可能是一种投资策略,因为我们知道股神巴菲特有这样一句名言:“你的投资应该怎么做,应该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换句话讲,股市涨的时候别跟着,股市跌的时候应该找机会抄底。
况杰:对于公司高管来说,因为他更多的日常行为还是作为公司管理者,不是作为一个投资者,所以也有可能他按照巴菲特的原则去进行投资,但这样的解读恐怕不是主流或者说更多不是因为这个因素。另外,公司高管增持或者减持自己的股票都是应该公示的,如果是简单的投资行为可能也不太容易能够实现。
阴谋论:高管增持时机为何精准
如果以上两个解释都被否定了,那是不是只剩下阴谋论了呢?媒体发现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刚好在公司市盈率达到最低时增持公司股票,选择的时间点之精准令人既佩服又怀疑,大家比较腹黑,这些公司高管增持股票的动机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么单纯,而且这个点怎么选的就那么准。
况杰: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说,投资和高管应该同时知道公司一些利好消息,但事实上确实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公司高管知道自己比如说下半年可能有一笔钱款能回来,或者下半年有新品种要推出或者有市场上并购的消息,或者说投资者说要题材,有题材之后可能会兑现。在这种情况下,增持自己的股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说利用这个谋利,而没有让投资者股东同时知道这个消息,这就涉嫌违规,这样的阴谋论应该说在比如说要高管或者几十家上百家公司出现增持自家股票的时,我们不排除其中会有几家或者一定比例的公司高管们是由于这个原因来增持,但是从总体来看并不是这样,可能会有一部分是这种原因。
比较奇怪的是,既然提振市场信心作用不大,也并非投资行为,阴谋论的说法也没有得到认可,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况杰:应该说提振市场信心应该是主体原因,虽然作用并不大,但是总比没有要好。如果没有,可能公司股票表现会更差。另外,船要沉的时候船长往往跟船一起沉下去的,军舰的舰长是这样的,那公司高管也应该是这样,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其他两种原因也是存在的。
今天(10日)有这样一组数据,目前高管所持公司的股票跑赢大盘的概率是51.6%,51.4%的增持能够获得正收益,那么目前这样境况下会乐观吗?
况杰:在短期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是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管,如果你对这个公司确实是有信心的话,增持股票不应该是短期行为,应该是长期去持有公司股票。如果你觉得自己公司并不是那么好,或许再增持一些,以后可以找机会解套,恐怕就会减持,甚至说离开公司都有可能。因为公司高管掌握的信息确实非常多,包括同行业掌握的信息确实是和一般的投资者相比是具有信息不对称性的,所以他对自己公司股价,或者公司价值的估计应该比一般投资者要强,会有意无意获取一些利益。
再来一个数字对比和主板市场大公司的高管在纷纷增持本公司股票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创业板。创业板其实从建立到现在,高管不断在套现在跑,在主板高管们增持时,高管们继续在跑,这个数字显示,从金额来讲,现在增持的高管增持只占全部高管金额的4%,换句话讲90%多是在跑,或者是没动。
况杰:主板或者中小板的高管增持,说明创业板的市盈率太高,而且不是现在创业板的市盈率高,而是创业板自打出现以来市盈率就过高。原因主要是现在创业板太不像是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原来认为创业板企业应该是一个相对来说具有高成长型的,现在由于几个原因,一是发现有一些券商、保荐人涉嫌造假,去包装一个并不具有高成长型的公司去上市,造成创业;另一个退市机制不够健全,使得创业板进来以后大家觉得一定能发财,所以这个造成现在创业板市盈率极高。创业板的高管们可能涉嫌拿到一些所谓的原始股,这样就和现在的股价之间差距过大,没有任何增持的理由。
导读:今年以来A股市场始终不振,今日(10日)收盘又创下今年以来新低,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刻,有些公司的管理者选择卖出手中的股权套现,但却有另一批上市公司高管逆市场潮流而动,选择增持自家公司股票,这种行为无疑在现在市场中显得十分另类。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有媒体对今年以来全部A股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情况进行统计,从1月份到9月份共有500多位上市公司高管选择买进他们所在公司的股票,为了买入这些增持的股票,他们一共花费大约5.8亿元资金,尤其最近一段时间股指连连下挫,但许多上市公司高管面对市场重压淡定自如,频繁挺身而出增加自家股票。
高管增持是不是抄底行为
为什么会有公司高管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呢?一家上市公司中国中冶投资者关系处的邱处长接受采访时称,这显示了高管对公司及公司价值的认同。但当记者问到“实际上在增持之前,这个公司行业受到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有没有提出至少对于公司股价性价比的考虑”时,邱处长以不方便回复该问题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那么公司高管增持自家公司的股票,是不是仅仅因为认同公司价值这么简单呢?现在有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如果公司内部人士开始买进自家股票,股价就离底部不远。现在很多事情都被大家冠以阴谋论的标签,阴谋论在这些事情上有些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媒体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有将近一半增持股票的高管在他们增持之后1个月之内就获得了正收益,高管增持股票是不是一种抄底行为,这样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有机会呢?知名财经评论人李德林对此做出评论。
李德林:现在确实比较低,第一因为价格便宜,有一些已经跌了净资产,确实可以买入,但是有些人是为了再融资,所以现在见底并不一定代表马上就有行情。
其实增持股票的高管中,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高管确实是在低位买入股票,但也有高管是高位接盘被深度套牢,他们绝不是都能赚到钱,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桂浩明就认为,应该冷静看待高管增持股权的行为。
桂浩明:光有大股东包括高管增持并不能完全的改变一个市场的走势,结果只是表明部分的对公司了解多一些的人士对公司价格的认同,但是真的让公司股票有好的表现,恐怕还是需要更多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增持大股东的增持,高管的增持表明了公司的投资价值再次得到了显现,但是并不等于说让他们一旦增持股票就会涨,或者底部就会到来,这并完全是一回儿事情。
看来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因为有媒体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增持高管们获益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很有意思的是香港李嘉诚先生今年以来也在不断增持他的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且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行为,香港的富豪们正在集体出手都在大幅增持自家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