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股理亦然。
逾百公司股价腰斩
巨灵财经数据显示,在可统计的2270家上市公司中,以国庆前最后一个工作日(9月30日)来算,后复权后,较上市首日收盘价出现下跌的有823家。
在这823家上市公司中,有111家跌幅超过了50%。其中,跌幅超过80%以上的有8家,“ST”公司占据半席,*ST嘉瑞、ST金杯、广电电子分列跌幅榜前三位;跌幅在60%~80%的有32家,“买了中石油,三十白了头”的谚语,恰好是中石油股价的真实写照,上市首日开盘价43.96元,后复权后已跌去了75.10%,曾经吹嘘“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王者归来的声音早已烟消云散;跌幅在50%~60%的公司达到71家,其中银行业的交通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都赫然在列,汉王科技、西部牧业等中小创业板公司也不在少数。
从这些公司的分布情况来看,小盘股占据大半江山,22家创业板、43家中小板公司合计65家。宏观经济不明朗、中小盘股的估值远远超过大盘股,获利盘压力比较沉重,再加上估值泡沫严重、原始股东抛售压力大等缘由,使得中小盘股成为跌幅超前的群体。今年以来,中小板、创业板持续调整,整体跌幅也远大于大盘。
沪市主板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有A股破发历史最悠久、套牢资金最多、破发个股最多的“破发重灾区”之称的“601”军团占据了23家;深主板则仅有8家公司跌幅超过50%。
理性看待中小盘股
中小盘股这些小而活跃的团体不可忽略,它们在A股市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那些激进勇猛、成长性佳的绩优股,股价快速翻番,投资者获益丰厚;而业绩变脸、管理混乱的垃圾股,泥沙俱下,难挽颓势。
历史跌宕,淘沙见金,A股市场一直流行的“小盘股必高成长”的论调并无太多根据。行业的成长性、公司的实际情况都对其股价有重要影响。
事实上,小盘股由于便于操纵,一直都是庄家的乐园;而小盘股震荡较大,也满足了众多股民想一夜暴富的急切心理;同时,由于小盘股大多披上创新光环,容易制造众多题材炒作。因此,我国小盘股高市盈率、高溢价便显得理所应当。
然而,高溢价从来不等同于高成长,民营企业治理的不完善,监管力度缺乏使得众多地雷都埋藏在一些看起来华丽的小盘股中。
海普瑞可称得上是中石油之后的第二个“杯具”。顶着每股高达148元的最贵IPO,海普瑞上市4日就跌破了发行价。随后,海普瑞招股书中最大卖点 “国内唯一一家取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原料药生产企业”被媒体爆出与事实不符,且高科技制药并未那么高,国内有几十家企业都在生产肝素钠。质疑声中,真正使得海普瑞股价“如山倒”的是公司业绩的快速变脸,从2010年年报业绩增长近五成,到今年一季度业绩骤降近四成,海普瑞高成长神话彻底终结。按节前最后一日收盘价来算,海普瑞较上市首日收盘价已跌去66.28%。
高泡沫发行-市场疯狂吹捧-多方质疑成长性-业绩变脸-股价狂泻,海普瑞上市以来的发展模型可称得上中小盘垃圾股之典型,与其有相似路径的还有汉王科技、联信永益、合众思壮、金风科技等,一度被疯狂追捧的股票难以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考验,中小盘股的美好时代渐行渐远。
当然,多年稳步增长的中小盘绩优股仍为数不少,例如苏宁电器、七匹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