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日前由《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拟定的IPO改革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具备“能做空、限超募、罚变脸”等多重制度创新,一经公开便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
IPO改革提案中,最大的制度创新便是让新股提前转融通,给新股增加做空机制,以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高价发行的弊端,同时还能制约非理性“炒新”。通过对高价发行产生的诱因详尽阐述以及与存量发行做出对比,《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认为,新股转融通不仅能抑制高价发行,还能减少发行人过度包装和造假的利益诉求。通过增加新股流通筹码、引入做空机制,机构询价不再肆无忌惮,炒新资金也必定受到制约,不能“只手遮天”恶性爆炒。
高价发行似“毒瘤”
IPO重启以来,新股高价发行一直是一颗“毒瘤”存在于发行市场,仅在2010年四季度,新股发行市盈率就被三度刷新,沃森生物(300142,SZ)的133.8倍、星河生物(300143,SZ)的138.46倍以及新研股份(300159,SZ)的150.82倍发行“市梦率”惊呆整个A股市场。其后这3只个股高开低走,从K线图来看,它们重复着破发的故事。
而去年以来,雷曼光电(300162,SZ)、先锋新材(300163,SZ)、铁汉生态(300197,SZ)3只新股发行市盈率依旧过百,整个2011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46.13倍,远远高于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与此同时,包括通源石油(300164,SZ)在内的17只新股发行价均高于50元,如今,这些顶着高价发行光环的个股基本处于破发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高价发行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大肆“圈钱”的工具,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造成的,IPO改革制约高价发行已是箭在弦上。
高价发行的四大“驱动”
对于导致高价发行的原因,当前市场众说纷纭。《每日经济新闻》多方了解并通过数据佐证发现,真正“催生”新股高价发行的,主要有四大因素。
首先,获得高估值的新股,几乎都具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流通股本小,特别是创业板公司,它们的流通市值小,容易被资金操纵。2011年A股市场新股平均发行规模约5870万股,在54只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的新股中,有52只新股发行股本都低于5870万股,占比高达96.3%。其中,发行市盈率超过90倍的6只新股中,发行股本最大的尚荣医疗(002551,SZ)首发发行量仅为2050万股,而发行股本最小的东方国信(300166,SZ),首发发行量则低至1018万股,网上申购股本仅为818万股。
在发行价格上,2011年发行价格超过50元/股的17只新股中,只有华锐风电 (601558,SH)、森马服饰(002563,SZ) 以 及 双 星 新 材(002585,SZ)3只新股的发行量超过5000万股,其余14只新股平均发行量不足2000万股!
第二,在新股高价发行中,发行人、承销商以及机构等都存在利益空间。对于发行人本身来说,新股发行价高,公司的融资金额自然将越高;对于承销商来说,融资金融变多,其获取的承销费也自然“水涨船高”。而对于询价机构来说,高询价将发行价格提高,即便中签待到解禁,他们也能因为高价发行而将解禁股份卖出好的价钱。
第三,机构询价报高价,所承担的风险并不大。从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来看,机构网下报高价,并不意味着其一定要花高价认购新股,不用承担高询价的风险;同时新股网下配售目前采取摇号中签的方式,高询价的机构不一定会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