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邵骥咏:相对于缺乏明显业绩改善的“金改股”,更看好非银行板块,特别是券商板块。此外,保险、其他如租赁、信托等也会享受到政策红利。
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经理牟永宁:长期看,开展金融创新改革有利于推进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对保险业构成利好。同时,券商行业也将受益。
大成基金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员张钟玉:信托、典当、租赁公司将在温州金改中受益更多。深圳金融创新将给券商、创投等带来新发展机遇。
近期,温州被国务院设为金融改革实验区,深圳金融改革透露了深圳与香港可开展双向跨境贷款、年内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重大举措,A股市场因此掀起一波“金改股”行情。如何看金融创新和改革,哪些板块将受益?本期圆桌论坛邀请汇丰晋信动态策略[0.93 0.86%]、低碳先锋、科技先锋基金经理邵骥咏,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经理牟永宁,大成基金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员张钟玉共同讨论。
金改股需区别对待
证券时报记者:“金改概念”到底是“炒地图”式的题材炒作?还是能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相关上市公司的实质性改变带来投资机会?邵骥咏:从近期推出的一系列重大金融创新措施看,中国正迎来金融创新与改革的战略机遇期,相关概念股如“小贷公司概念”、“深圳前海新区概念”以及证券板块表现十分抢眼。对于这些“金改股”需区别对待,仔细甄别,区分金改是否能对业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来看,核心是疏导民间资本的合理、合法流通等,小贷公司以及村镇银行成为解决民间借贷的重要途径。对相关参股小贷公司的概念股,需具体区分其对利润的贡献程度,同时应考虑公司本身的成长性。从深圳金融改革来看,这对非银行板块有正面影响。
牟永宁:金融创新对于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但金融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时,金融创新的步伐和试点将比较慎重,相关上市公司短期受益程度应该有限。
张钟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可以通过金融系统改革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扩张经济增长空间,对抗国内经济硬着陆风险。随着金融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会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方向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一致
证券时报记者:请分析一下各地金融创新改革密集出台的宏观原因和政策背景。
邵骥咏: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有:(1)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比重过低;(2)在通过银行渠道的间接融资中,垄断和国有的成分过高,竞争和民营的成分不足。(3)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欠缺。金融集中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垄断企业服务,但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企业等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最能代表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服务力度有限。通过日前一系列金融创新改革,都希望借此来改善国内的金融生态环境,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持续贡献。
中国正处在金融改革的重要阶段,“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强对金融市场化的建设,其中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以及资本市场账户开放都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
牟永宁:温总理曾经指出,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密集出台,长远来看是为了加快金融转型升级,并通过金融改革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张钟玉:在目前的宏观和政策背景下,金融创新改革的出台是对我国过去金融体制不合理之处的改变,也是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摸索。
证券时报记者:有观点认为,金融创新改革同当下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是一致的,您怎么看?
邵骥咏:应该说金融创新改革同经济结构转型是一致的。金融创新改革有助于:(1)提高效率;(2)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扶植力度;(3)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更好地满足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需求,这也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5510.08 -0.07%]政策等经济结构转型目标的。另从经济结构转型目标来看,金融创新改革促进了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加重社会低附加值产出以及高污染的问题。
牟永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致性。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遭遇瓶颈的大背景下,金融改革创新的核心在于以消除金融抑制来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分配,理顺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关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利率与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这些将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要素分配结构,并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金融创新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实体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必然选择。
张钟玉: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是长期缓慢过程,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更需要市场化金融体制的支持。金融创新改革提高经济发展在结构转型期的自我调节和纠偏能力,是以市场化手段对转型政策的支持和补充。
非银行板块更值得看好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金改股”,如何去伪存真,寻找真正的投资机会?撇开跟风上涨的个股,哪些行业板块将长期受益?
邵骥咏:相对于那些缺乏明显业绩改善的“金改股”,我们更看好非银行板块,特别是证券板块在金融创新中的受益幅度。未来金融创新的制度红利将为证券板块打开长期增长空间。此外,保险、其他非银行如租赁、信托等也会享受政策红利带来的长期增长。
张钟玉:目前各地推出的创新方案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金融环境不同和当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困难不同,所以不能把地方的创新举措简单的外推到全国或假设成行业的长期发展政策。金融改革创新旨在解决我国金融体制过去长期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的方面,只有与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发展相匹配的政策才会在全国范围推行。促进直接融资的相关政策相继推出将长期利好融资中介行业、证券板块。
牟永宁:长期来看,开展金融创新改革有利于推进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对保险业构成利好。同时,券商行业也将从发展直接融资及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受益。对于近期很多跟风上涨但缺乏实质业绩支撑的个股,持续性可能不容乐观。
证券时报记者:各地金融创新举措能给哪些公司带来实质性变化?
邵骥咏:预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地的金融创新政策将不断涌现。深圳前海金融创新对本地的战略新兴企业有正面的影响,深圳本地的相关金融股也将受益于创新。受益于民营资本的放开,温州本地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将大大改善,将为当地的民营企业、小企业提供积极的金融服务。此外,未来如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中提及的推进递延所得税保险政策推出也将给相关保险公司打开行业增长空间。
张钟玉:放宽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完善制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温州金融改革的重点,过去话语权小、融资渠道紧缺的信托、典当、租赁公司将在温州金改中受益更多。深圳的金融体制创新,是加强资本流通的创新举措,将给大型资本运作机构,如券商、创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牟永宁:长期来看,推进金融创新改革将对非银行金融行业构成利好。但目前部分地区的金融改革试点本身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仍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