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投资9个月收益2倍多?警方预警:勿上“高额回报”的当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2/6/2 11:22:00

□苏报记者 天 笑

“邦家租赁”、“塑年堂”、“韩影宫”等连锁机构门店相继“关门”,引发坊间各种议论和猜测。据多家门店员工称,其所在机构很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诈骗。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但案件仍未公开定性。为预防此类案件发生,昨天,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就有关非法集资的犯罪发布预警信息,建议市民合法理财,千万别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切勿上“高额回报”的当。警方同时表示,对于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涉众类案件将予以重点打击。

十种情况涉嫌非法集资诈骗

据介绍,近期在全国范围内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案件频发,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日前结合实际侦查案件,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提示以下10种活动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2.以转让林权并代为保管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4.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5.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7.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8.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9.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10.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上述行为,涉嫌集资诈骗犯罪。而“明知他人从事上述形式的集资犯罪活动,为其提供广告等宣传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警方提醒,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请市民千万不要误听误信低风险、高回报的宣传。如发现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单位或人员,或者发现自己、亲友被骗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超高利息作幌子,诈骗分四步

为防止市民盲目参与非法集资导致经济损失无法挽回,苏州警方还专门总结了此类犯罪的共同点。据经侦部门人员介绍,在各类非法集资案中,嫌疑人最开始借款时,一般以其经营业务或场所的虚假繁荣,或以“销售返利”、“项目投资”的形式来加以掩饰,掩盖高息吸储的真相,从而达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少数受害人虽然开始持怀疑态度,但在嫌疑人的花言巧语哄骗下,仍上当受骗。

在近年来发生的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大多以支付高息为诱饵,使部分集资人员获得暂时的实惠,进而利用其进行宣传,扩大非法集资活动规模。嫌疑人通常采用月、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的

方式,以20%、30%的超高年息作为幌子,引诱一些贪图高利的群众受骗,并最终将所有人一步步引向深渊。

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一般都会经历“宣传造势”、“募集资金”、“还本付息”、“最后崩盘”四个环节。嫌疑人大多采用借东补西的手法,诱使新的投资人投入资金,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待局面无法收拾后,犯罪嫌疑人即携款潜逃,受害人的利益遭受损害,作案周期普遍较长。受害人案发前往往不易识别。由于犯罪分子在案发前基本能按时支付利息,客观上其行为与民间借贷难以区分,直到最后崩盘不能按时返利,才会有群众报案,加上许多参加集资的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有的甚至害怕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个人损失难以追回,因此发现此类犯罪的难度较大。而到最后案发,集资款往往已被犯罪嫌疑人亏空或挥霍,以致受害人血本无归,为此妻离子散,甚至有受害人带着遗憾和愤怒离开人世。

近期要警惕“电子黄金”网络集资

据经侦部门调查发现,此类案件现阶段主要以实业开发为名,以代-理投资证券基金等投资理财、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等形式吸收公众存款,但随着警方打击力度提升以及公众警惕性提高,案件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近期就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电子黄金投资”集团网络平台,以购买“电子黄金”为名,吸引群众参加所谓的“投资”。这些网上企业一开始许以高额回报,在运营三五个月后,其网站便无法登录,人们一旦通过上述渠道进行投资,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例如,按照某网站的宣传,投资1700元成为会员以后,就可以在网上建立一个电子账户,每天都有1.2%的回报,按照9个月的周期计算,到期收益就有大约3600多元,投资回报达到甚至超过210%。但是这种回报仅仅在网上体现出来,并没有真正进入投资者的口袋,而本钱却都落入了非法集资者的腰包。

据专业人士分析,此类诈骗情况其操作手法一般为:在互联网上设立公司网站,宣称从事高收益投资项目,投资者只需要投入小额资金就可获得高额回报→社会公众向公司指定账户投入资金成为投资者→投资者个人账户收到回报→返还本金或者出售完股权后投资周期结束。

警方称,网络非法集资的手段更加隐蔽、欺骗性更大,资金往来依靠电子转账和网上支付,整个操作流程全面网络化,因此市民需格外提防。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10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