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一篇《华为股票虚实》的文章,近日经过一些网络媒体修改标题后的传播,让华为再次处于风头浪尖,有IT界朋友在担心华为是否能过此一劫,有的人甚至说“华为等同庞氏骗局”。
这令我想起2011年柳传志卸任时所说:“杨元庆贷款30多亿买了联想的股票,我放心了!”(注:2011年联想集团新任CEO杨元庆从银行贷款31.5亿港元购买7.97亿股联想股权)。柳传志让杨元庆从银行贷款买联想的股票,与任正非让数万名华为员工贷款买华为的股票期权,其本质都是将员工未来收益与企业发展命运捆绑在一起实现荣辱与共,而由于数额众大,两者都涉及了从银行贷款购买的行为。杨元庆的贷款行为发生在香港,因为联想在香港上市, 所适用的银行监管及相关法律与华为所在的中国内地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作为一名曾经从华为贷款购买过华为内部股票和虚拟股期权的前华为人,我认为华为的虚拟股票制度是让员工能分享企业发展利益的管理创新,而并不是所谓的“庞氏骗局”。首先:金融市场上的骗局,都有一个共同性:会给你分红,但是不会还你本钱。在过去的二十年,华为从未限制过赎回股票,还清本钱。事实上,只要你选择离职,华为会在你办完离职手续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将你的股票价格结算好,不少一文地打到你账户。曾有不少跨国公司、国企老总、民企老总都问过我一个相似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高职的华为员工都说华为的好话?”我的回答是:“华为的诚信,特别是在利益问题上在金钱问题上对员工的诚信,让离职员工感动!”在华为最为艰难的年代即2001年(那一年,任正非写下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一文),由于全球IT泡沫破灭,华为曾投入40多亿研发的3G离商用赚钱遥遥无期,有不少华为人动摇了,不少人当年没有买华为的期权,甚至出现集体离开了华为的情况,华为的现金流已达到历史上的最低点(如果华为是上市公司,当时其竞争对手UT用一点零头的现金就可能收购华为),在这种局面下,华为都以不超过三个月的速度(据悉目前已改为不到一周时间)全额兑现了对所有离职员工的赎回股票。
通过员工虚拟股股票激励制度,华为成为收入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在华为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将按部就班进入百万富翁行列,华为员工收入远远高于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标准,任正非通过让出99%华为股份为中国创造最大“中产阶层员工”。在深圳、上海、北京,凡是有华为员工聚集的地区,华为员工都是购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高端住房的主力;在华为坂田基地,各种高档轿车也比比皆是。还有不少离职华为员工拿着在华为虚拟股票赚的钱开始创业。
其次:华为从2001年实行的虚拟股期权,对员工而言,是可以选择不买的。员工选择不买并不会被开除,此外员工还可以分批购买;这次不买,华为还可以保留你的权利,下次再购买。总之,购买虚拟股期权,不是强迫,而是可选择的。事实上,也并不是每个人每年都会全额购买,华为给员工保留了足够多的选择权和弹性。
华为的虚拟股期权制对中国可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但要看到在国外,在美国硅谷早已不是创新,而是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facebook等美国IT企业在公司上市前,员工可以灵活地向企业外部资源转让手头的股票期权,当然员工之间也可以私下交易股票期权。
向银行贷款买股票期权,也是常见的事。事实上,未上市的华为公司的虚拟股,更难有被做投机的余地,因为它已被严格地限制了范围:只能卖给华为公司。
更重要的是华为并没有将募集的员工资金挪为他用,而是全部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这也与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骗局也完全不同。那些骗局都是拿募集到的钱,做一些子虚乌有的生意,无法经人们现场查证,有的甚至直接用募集的资金进行击鼓传花式再放贷去炒房或炒股做投机,最终由于没有持续的来自良好经营行为的现金流回流而使资金链断裂。2009年,华为公司被跨入世界五百强,2011年华为名列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首,实现销售额达到2,039亿人民币。2010年华为被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企业。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华为2011年已成长为运营商设备市场第二名,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从2008年起,华为公司拥有的专利数居全球前五名,并一度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数最多的企业。华为75%的销售来自海外,华为的产品普遍服务欧洲高端市场,海外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商业周刊》等对华为的常有正面报道,华为的ADSL MODEM等产品早已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中国移动、欧洲沃达丰这两家全球最大的运营商的机房里面都有大量的华为设备在运行,华为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并已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三分之的人口。显然拥有雄厚高科技技术专利、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全球市场的华为与所谓的“庞氏骗局”里的子虚乌有的生意完全不是一回事。
华为在多年前就已聘请全球前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报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是华为长期财务审计,华为还先于竞争对手每年召开全球分析师大会公开披露财报信息,接受来自全球分析师和媒体的置疑。根据2011年毕马威的审计结果,华为现金流只有不到15%来自外部融资,在这15%当中,有63%是来自国际性银行,只有37%是来自中国的银行,其中12%还是中国在海外上市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HSBC、荷兰银行、IBM IGF、JP MORGEN、MITSUI、CITIBANK等全球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对华为的偿债能力的信赖,是对华为财务状况良好的最好回应。2011年华为拥有现金及短期投资为623.42亿元,2011年华为配股所获94.037亿元,可见配股贡献的现金与华为手握现金流还是相差很远,与许多骗局中现金完全是靠高息募集的资金不同,华为600多亿现金流主要是销售经营所得。
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都在使用华为的产品,就算我们买的不是华为的手机,但是当我们打电话时,华为公司的GSM设备、3G设备在运营商(华为固定网市场份额第一,移动网市场份额第二)的机房里为我们提供着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我们上互联网时,很可能会用到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华为ADSL MODEM宽带接入。有哪个骗子的生意,让我们每天都无法离开呢?
作者张利华:三十二万字研发管理畅销书《华为研发》的作者,资深研发管理与创新战略专家,曾任华为公司业务与软件部总工等职,目前主要从事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领域的培训及咨询业务,辅导过几十家中国企业,致力于培养更多像华为一样优秀的企业。创华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创立者,曾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