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张学庆:首先我想请教一下庄正,你解释一下什么叫非结构化的股票方向的阳光私募,还有什么叫阳光私募?
庄正: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什么叫阳光私募和非阳光私募,阳光私募主要在信托平台发行,他有银行资金监管,发行方主要是信托公司,所以他的安全性对投资者来说会比较安全,非阳光私募(地下私募)可能组织结构就非常简单,几个朋友合起伙来资金归集到某一人那边,让他来管理,就叫地下私募。
张学庆:但这种情况可能在现阶段可能不受法律保护的,是吧。
庄正:不受法律保护但是资金规模会比较大。
张学庆:你所说的阳光私募依托于信托平台,普通的老百姓有可能会接触到这样的品种么?
庄正:目前阳光私募的规模已经到了1500亿到2000亿左右,从06年开始,阳光私募已经逐渐进入高净值客户的投资视野,目前市场的接受度已经从09爆发式增长进入到高速增长的阶段,我们觉得阳光私募未来的前景还是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这些,中国叫做阳光私募,在国外叫对冲资金,对冲资金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张学庆:现阶段的阳光私募我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可以去作为认购者去购买吗?
庄正:普通投资者购买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你的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上,或者您的资产量在100万,通常情况下信托公司的发行的份额最基础也是100万,前面提到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这是阳光私募里面的2个分类,结构化相当于我是管理人,通过市场来融资,通过您来融资,但是我给到你一个约定收益,约定收益可能是7%或10%,投资者除了固定收益之外,市场涨跌跟我没有关系,管理人他拿到了那部分或者是涨或者是跌那部分收益或者亏损,这是结构化的阳光私募,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对普通投资者管理人有一个利益分成,如果市场跌了,阳光私募就拿不到业绩提成,但是如果市场涨了,投资者需要和管理人有二八分成,在业绩创新高之后,有一个业绩的二八分成。有一种利益捆绑在里面,首先普通的阳光私募都不会特别大,一个管理人如果光靠他的管理费来养活自己或者整个团队的话,还是有困难的,那就促使他要去争取他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部分才是他维持持续经营的先决条件,这是比较普通的情况,规模发的比较小,主要通过业绩提成来给他持续经营。
张学庆:这种情况和当前的公募基金盈利的模式不一样。你觉得和大盘的平均水平相比,以及和公募基金相比,你的整体印象是怎么样的?
庄正:我觉得是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新浪基金研究中心说实话研究阳光私募历史比较长,这种产品的特征就是如此的,现在业绩表现比较好的非常令人吃惊,比较惊讶他的净值为什么能涨这么好,40%以上的就有几只,我们分析,40%一下的那些有几方面的共同点,哪些人会比较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首先是长期持股的管理人,2012年市场整体是上涨的,市场上的结构性机会也比较突出,简单来说个股行情,有些管理人个股选择能力比较强,这样他净值涨幅会比较大。
另外,自下而上来选股的,我们通常把管理人的投资方法分为2类,一个是自上而下,一类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话主要通过宏观面,行业的基本面等等来判断哪个股票好,自下而上主要是通过市场调研,看财务报表等等挖掘好的股票,今年大的宏观方向上面大家分歧没有太大,有些行业已经走出了早周期的特征,有些个股分析比较深入的管理人,是能抓到牛股的,这一类管理人会表现比较好。
还有一类策略上比较激进,他可能长期仓位比较高,也是买入持有风格,他会名列前茅,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就发现,有管理人告诉我们,虽然说阳光私募是追求绝对收益的,我尽量要控制下行风险,但是他更看重市场机会,作为一个投资品种,阳光私募还是需要帮投资者赚钱的。
张学庆:从规则机制上他可能会比公募显得更灵活。
庄正:这就涉及到公募和私募的对比,他们之间有什么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觉得阳光私募主要看到底帮投资者挣不挣钱,也就是所谓的绝对收益,公募基金主要看业绩排名,市场可能跌了,但是我比别的基金经理要跌得少,那我就已经成功了,这个就是理念上的差异,另外还有一个差异是说公募基金是有管理公司成立的,基金经理的话语权在整个公司里面话语权有限,但是阳光私募通常有一定市场经验包括民间、公募基金最后出来自己单干的一些公募背景的人干的,他们激励上面要比公募基金经理更加市场化一些,激励上面更加充分一些,所以他们责任比较大。我们考察阳光私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察他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