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资产包定价5000万元只是取评估价值的下限
曾有韩国公司提出15亿元“包装”
作者 汪国新
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竞相推出艺术品份额交易(业内人士称之为“艺术品股票”)的热潮中,日前,成都文交所推出的总价值达5000万元的首个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产品《汪国新·朋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短短6个工作日就发售完毕。
在天津文交所今年推出的艺术品股票上市后遭遇暴炒引发各方质疑的背景下,关注艺术品股票的投资者自然会有不少疑问:成都首个艺术品股票何时开始酝酿?为何选择汪国新的艺术作品组成资产包?成都文交所是如何定价的……
本期《浮世收藏》将为您揭秘成都文交所首个艺术品股票背后的故事。
A
成都首个艺术品股票何时开始酝酿?
去年6月就开始调研工作
各地纷纷推出的艺术品股票,其发端要追溯到2010年春。
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对于运作比较成熟、未来现金流比较稳定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以优质文化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等为基础,探索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试点。”
2010年7月,深圳推出了首个艺术品份额交易———“杨培江美术作品”;12月12日,上海首个艺术品资产包也应运而生,推出“艺术品产权组合1号黄钢艺术品”;今年1月26日,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股票以电子交易、T+0模式“横空出世”,并造就了2个月暴涨近18倍的“投资奇迹”。
“其实早在去年6月,我们就展开了调研工作。”成都文交所运营总监王小峰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从去年6月到今年2月,成都文交所先后调研了深圳文交所、上海文交所、天津文交所以及他们推出的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交易业务。
调研过程中,成都文交所举行了多次项目论证会,邀请了“梅·摩指数”创建人梅建平、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四川省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郑鈜等业内专家进行座谈,与北京德美艺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等艺术品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进行广泛交流,并与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作制定了成都文交所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转让业务相关规章制度。
“艺术品份额业务是创新交易模式的一次尝试,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大半年的调研、论证、征求意见,成都文交所终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则,但王小峰坦言,现在还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制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公开、公平、公正,不断去完善相关规则。”
B
如何选中汪国新作品组成资产包?
五位当代一流画家备选
四川诞生了众多艺术大家,如晏济元、周春芽、何多苓等,成都文交所为何选择汪国新的艺术作品来组包呢?
“成都文交所开展此项业务没有局限在四川,而是面向全国,因此我们会选择全国知名的画家。”王小峰介绍,当时组包方向成都文交所推荐了5位备选的当代一流画家,成都文交所多次前往北京了解组包方与艺术家的详细情况,并会同律师机构、专家顾问团对组包方提交的组包方案进行了评定,经过市场调研,最终选择了《汪国新·朋友》艺术作品。
资料显示,生于1947年的汪国新,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其作品以长篇巨制和重大历史题材著称。
“选择汪先生,一是因为他是很优秀的当代画家,二是他对自己画作的市场保护比较到位。”王小峰透露,选择汪国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画家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很负责任———汪国新曾回购自己早期的画作,并把自认为质量不高的销毁。
“那是在1998年以前的事情。”汪国新的爱人郑桂兰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1998年,汪国新决定定居北京进行艺术的探索。此时回头再看自己早期的作品,汪国新觉得其中不乏草率之作,“汪先生有一个观念,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他自己没有用心去创作,也都不算真迹。”郑桂兰介绍说,汪国新曾分3次、共花了170多万元将自己早期的一些画作回购,并进行销毁。
“汪先生的第一个资产包在成都发,也有一定渊源。”据郑桂兰介绍,汪国新历时十年创作完成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1666幅)、158米绢本国画《长江万里风情图》长卷,曾长期在四川写生;而成都更是《三国人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冥冥之中真的有一些牵引。”
资讯标题:成都文交所首个“艺术品股票”6天卖光的背后 本文来源:华夏收藏网http://news.mycollect.net/infos/201207/21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