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时值A股低迷之际,加上经济增速下滑,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对目前A股市场颇为悲观。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目前A股市场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未来的投资机会又在哪里?围绕这些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于8月23日专访了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邓体顺。
中国经济增速仍较高
证券时报记者:您曾在高盛这样的金融机构工作,研究宏观经济,您如何评价近来全球经济?
邓体顺:从全球范围来看,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明显,虽然因经济刺激政策,2009年、2010年经济反弹力度较大,但2011年、2012年在放缓。近几年,“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虽然也在下滑,但这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实际增长速度还是保持了较高水平。
具体来看,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10年的7.5%下降到今年的3.3%,降幅达到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增速尽管也在下滑,但是,下滑的幅度实际上比很多发展中国家要小。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目前宏观政策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跟其他国家相比,总体上质量不错。
欧洲情况不好。在一两年之前,很多人认为美国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但现在美国却变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一盏明灯,其他经济体都希望美国能把全球经济拉起来。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然疲弱,中国经济是否会继续探底?
邓体顺:中国经济放缓趋势比较明显,近日公布的8月份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仅为47.8,较7月份仍有下跌,显示出实体经济依然疲弱。从全社会产能利用率来看,2007年全社会产能利用率达到高峰,2008年下跌幅度较大,不过,在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后,又快速回升,但最近一个季度数据又跌下来了,从历史经验来看,可能会继续下跌。
从人均劳动力资本存量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巨大提升空间。人均劳动力资本存量就是一个国家所有资本资源除以人口数,例如汽车、厂房、高速公路、铁路、火车等资本资源越多,资产效率肯定就越高。中国经济过去30年虽然高速发展,但人均劳动力资本存量并不高。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的人均劳动力资本存量只有日本的6%和韩国的16%。中国的人均劳动力资本存量正在从极低的水平开始提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通胀已经显著下行,未来货币政策是否会放松?
邓体顺:通货膨胀应该说高峰期已经过了,经济出现放缓,货币政策还有放松空间。
打破行业垄断是关键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经济遇到哪些问题?出路在何处?
邓体顺:经济增长有三大动力,第一是劳动人口的增长,第二是资本积累,第三是科技进步,真正改善人类生活的还是科技进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在放缓,资本积累速度也会逐渐放慢,技术进步速度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边际效用可能会递减。
就今年而言,中国并不能左右外围因素,比如欧债危机,再加上中国各类要素成本的提高,中国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因此,中国的发展恐怕首先要接受这些发展要素减缓的现实。如果结构性调整方向正确的话,中国经济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例如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提高市场化程度,这些行业将会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医疗服务等领域。
这就像现在我们出差坐飞机非常方便,但在20年前去美国,还是要找关系才能弄到一张机票。现在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想飞去哪里都可以选飞机、选航空公司,机票还可以打折。
中国房价明显处于高位
证券时报记者:2010年以来,政府对房价的快速上涨进行了严厉的调控,您对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怎么看?
邓体顺:从横向比较,目前中国房地产价格太高。北京房价绝对值高过纽约,更高的是香港,房价是纽约的3.4倍。现在香港楼市比较畸形,国内很多开发商以香港作为标准,认为内地的房价属于合理区间。事实上,这是采用了一个不太正常的标准,比如说北京、上海以香港为标准,三四线城市就以北京、上海为标准,这就把整体房价标准抬高了。在这样的逻辑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和经济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从房地产价格收入比来看,现在的高房价也不太合理,美国老百姓工作5年有可能买上1套房子,而中国普通人要工作一辈子才能买一套像样的房子。
证券时报记者:从人口和房价关系来看,中国房地产业是否面临压力?
邓体顺:从人口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来看,中国房价明显处于高位。
日本适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990年见顶,日本的房价也是1990年见顶;美国尽管是个移民国家,但是在2006年适龄就业人口占比已经见顶,美国的房价随之出现下降,平均房价跌了30%。
我记得2004年、2005年、2006年那几年去美国出差,晚上看电视,很多节目在讨论美国房价问题。有人说美国人会买两三套房,所以将来房价只会升不会跌,当时有人用了一个统计数据,说美国过去一百年以来没有哪一年房价是跌的。在这种理论下,美国房地产出现疯狂状况,然而,到2006年见顶之后,房价跌了30%。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让我想起了美国2004年~2006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