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国际投行做空中国银行业和中国经济,靠做空牟利。”身为民生银行大股东的史玉柱这样抨击说。
史玉柱的话源于国际投行对中资银行股的“围剿”。上周,以摩根大通、瑞银、花旗“看空”研报为由,中报业绩表现尚可的民生银行等银行个股遭到折价抛售。尽管最终收复部分失地,然而此番波折使得外资做空中国股票的担忧在市场蔓延。
史玉柱将国际投行联手做空流程公之于众:“物色板块和股票——巨量融券(借股)——悄悄卖掉一半股票——发布行业和该股的看空报告,制造谣言——制造利空事件,比如超低价大宗交易等——手里剩余股票突然砸向市场,使股票暴跌,制造恐怖气氛,逼散户割肉——暴跌后,大肆买入割肉股票——归还所借股票。”
事实上,“做空”在股市上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无论股市涨跌,总有长袖善舞者能通过做空市场获利。随着转融通业务的开展,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做空获利的条件。那么,当前做空中国股票的手段有哪些?这些行为将对A股的盈利模式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推动A股改革走向何方?
做空中国股票三大模式
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相继启动,A股市场的盈利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00年我国实施的《证券法》规定,股票交易只允许现货交易,不允许期货交易和信用交易等,没有做空机制。2005年《证券法》修改,为股指期货交易和融资融券信用交易留出了法律空间。2010年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相继推出,2012年转融通业务开启,A股的盈利模式得以彻底改变。那么,当前做空中国股票的模式有哪些?
模式一 为现货套期保值
盈利原理:套期保值理论上是指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走势的高度一致性和期货可以方便地做空这一特性,在一定期限内规避市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
每逢沪深300指数出现非理性下跌,股指期货往往成为被怀疑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在6月20日至9月4日期间的下跌过程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海通证券通过做空期指获利超过20亿元。
然而,有专家指出,股指期货并不是A股市场下跌的“元凶”。
股指期货能够做空,但也能做多,而且多空永远对等,不会有多余的空头力量。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没有哪家金融机构敢在期指上单向做多或者做空,实际上除券商自营盘的空单外,其他席位的多空单也基本平衡,不存在大型机构单向做空的可能。
事实上,券商自营通过做空期指获利并不现实。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期指套保的额度必须小于持有股票的市值,券商自营仍有20%-50%的仓位并没有进行套保。由于已套保的现货和期指组合方向相反,因此盈亏只能基本平衡。未套保的自营盘是否盈利取决于股价变动,股价上涨仍是券商A股自营主要的获利方式。
中证期货研究部副总经理刘宾认为,从自身功能看,股指期货作为一个衍生品工具,首要功能是避险。在股指期货上市后,一些机构利用其避险功能,不但减少了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而且也减少了通过现货市场的抛售,对现货市场的下跌还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此外,常用的正向套利还对现货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多头力量。
据了解,与公募基金等机构等待底部形成后的右侧交易机会不同的是,多家大型券商不仅在股市下跌中维持了较高的仓位,有的还在下跌过程中选择了加仓。“这表明券商自营通过期指套保稳定了现货市场。”相关人士说。
模式二 A股融券做空
盈利原理:在融资融券交易中,融券是看空,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简单地说,当投资者发现某一只股票,它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它的真实价格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融券来进行做空,在高位把股票借来然后卖掉,等到股票价格跌下来之后,再买券去还券,从而获利。
尽管与超过600亿元的融资余额相去甚远,但沪深交易所稳定在10亿元以上的融券余额还是被看做A股做空的萌芽。
融券者在市场中往往被视作价值投资的信奉者。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价值投资者对股价被严重高估的股票不会无动于衷,而融券卖出正是获利的有效途径。”而根据多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的经验,融券者对公司的了解程度、研究能力和对价值判断能力均高于一般投资者。
在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庆平看来,有了融券做空机制以后,市场个股的股票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它的价值和基本面,这有利于股价的稳定,有利于整个市场的估值走向合理的水平,有利于市场的平稳。
实际上,通过融券业务来实现大规模的卖空并不容易。业内专家指出,由于空头能借到的证券数量有限,再利用融券手段做空的规模不会太大。此外,融券成本高昂。据了解,在转融通推出后,融券成本在5%—6%之间,做多和做空的难度差不多,但做多没有成本,做空却有成本。目前A股是T+1制度,容易将卖空风险放大。“融券卖空最大收益是该股跌至零,收益100%,但如果该股上涨做空者的亏损却是无限的。”
模式三 做空机构围猎中国概念股
盈利原理:与某些国内上市公司通过粉饰业绩获益不同,香橼和浑水等专业做空机构专门通过揭露企业财务欺诈等恶劣行为获取暴利。由于他们的揭露,一些中概股不得不接受被摘牌、退市的命运,这类机构又被称为市场“清道夫”。
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日前公开指责美国做空机构香橼,指责其发布的关于搜狐和奇虎的研究报告,有误导投资者之嫌。9月3日,李开复发布“61名中国商业领袖联名信”,称香橼在报告中“厚颜地说谎”,因为“他们知道美国读者没有办法核实真相”。
实际上,国内投资者对香橼、浑水等专业做空机构并不陌生。统计显示,自2006年至今,香橼做空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已超过20家,其中16家股价跌幅超过80%,7只个股退市。浑水至今共出手做空中概股8次,多数个股当日跌幅即超过30%,4家企业退市或暂停交易。而在与被做空企业的官司中,浑水和香橼从未输掉任何诉讼。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海外做空中概股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除了先做空再揭丑的浑水等研究机构以外,中概股要面对的还有对冲基金等做空方、帮助浑水调查的外来顾问,以及后续与浑水等研究机构打官司时需要对其支付高额诉讼费的律师事务所。而中概股屡遭揭发并被做空使得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兴趣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