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期登场:《华尔街23号》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杜大可 著
●先有华尔街,后有纽约城,再有美利坚国。本书以摩根家族及其建立的摩根财团为线索,描绘出当今世界金融中心、美国华尔街的风云历程。
●一百年来,有人称赞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
●本书通过大量篇幅介绍了三代摩根掌舵人对这个金融帝国的经营始末,折现出近200年世界经济金融潮流的变幻,以及一个绅士时代的终结。
就在经济萎缩的1858年,皮尔庞特购买了生平第一支股票———他用积攒下来的生活费购买了5股太平洋邮轮公司股票,总共花费了315美元。
在那个年代,拥有债券的人毕竟属于少数,像皮尔庞特这样年纪轻轻但出手大方的投资者并不多见。况且处于金融恐慌中,这笔投资额度也不算小,只要明白这点就不难发现皮尔庞特有多么大胆。
因为这笔投资,皮尔庞特还遭受到父亲的责备。朱尼厄斯在信中劝告他:“我不希望你购买什么股票,或者在那方面费心思。从事股票投机,有多少人破了产。我希望你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正常的商业事务……而且要下决心,不要去投机购买什么股票。”
不过皮尔庞特没有听从这些劝告,他很快又花762.5美元购入该公司10股股票。因为不久前他曾尝到了甜头———他以31.25美元的价格购入密歇根中央铁路公司1股股票———就是被政府接管的那家企业,一个月后就出手了,赚了一倍多,这笔投资充分展现了他的抄底意识。
皮尔庞特相中的太平洋邮轮公司经营美国到南美、亚洲航线,并且获得联邦政府巨额补贴,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其赢利能力。随着公司股价攀高,皮尔庞特不断追加投资,他已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一年后损失了将近1500美元。然而,他不但没有因此却步,反而对投资产生浓烈兴趣。
随着邓肯-舍曼公司生意转旺,皮尔庞特得到提拔。有一次,他到古巴采购货物,轮船在新奥尔良靠岸,他在街头闲逛时偶然遇到一位自称有大批上等咖啡要卖的货船船长。原来此人受委托到巴西购买咖啡,返回美国时买主却破产了,为了不使货物砸在手中,愿意半价出售。
J.P.摩根囊中羞涩,却装出一副有钱人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和对方谈起了生意。
那个窘迫的船长着急出手,看他一个小青年,本打算应付了事,可一谈话,满口生意经,煞有介事,居然被他打动了。一番讨价还价,J.P.摩根买下了所有咖啡。当然,用的是邓肯-舍曼公司的采购资金。
摩根兴冲冲地将消息报告给总部,不料却招致邓肯-舍曼公司反对。公司领导责令他立即停止交易,否则后果自负。眼看稳赚不赔的买卖就这样断送了,J.P.摩根不甘心,向身在伦敦的父亲求助。
出人意料的是,老摩根居然答应了,同意偿还被他挪用的采购资金,J.P. 摩根大笔吃进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减产的消息传到纽约,咖啡价格直线攀升。摩根趁机抛出,大赚一笔。
这件往事被记录下来,成为J.P.摩根早年的珍贵轶事,流传甚广。人们由此相信,摩根家族在J.P.摩根手中发扬光大并非偶然。在那个投机盛行的年代,或许只有这样敢想敢做的人才能成功。
但是,回顾J.P.摩根的这些投资,除了数额可控,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无一不是在大萧条或者谷底时出手,而非人云亦云地随波逐流。由此可见,他分明掌握了危机中大抄底时的投资诀窍。这不正是曾经发生在他那特立独行的祖父约瑟夫·摩根身上的一幕吗?
6
摩根财团的前世今生
杜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