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周二美股涨跌不一,道琼斯指数下跌0.06%,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07%,纳指上涨0.02%。昨晚贝南克对财政悬崖表示担忧,但市场在较好的房地产数据支持下走稳。美10月开建量创4年多来新高,明显超预期。
证监会昨日通报QFII投资业务的最新进展情况。据通报,近期QFII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获批机构已达199家,即将突破200家。其中11月份新获批机构7家,全部投资额度合计335.68亿美元。证监会还表示,相关部门正研究修改QFII额度上限。证券监管部门对积极引进外资不遗余力。不过股市还没受益于此,A股市场成交额不断萎缩,供求失衡导致流动性窘境是当下市场层面的最大负面因素。
商务部20日发布的商务预报监测,上周(11月12日至18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格小幅上涨,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3.8%;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比前一周上涨0.1%。上周,主要生产资料中,农资、矿产品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1月份CPI上行压力暂时不大,PPI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部长们还决定在2013年年初举行三国自贸区第一轮谈判。早盘,中日韩自贸区概念股涨幅居前。
今日上证综指开盘2008.21点,低开0.71点,股指冲高回落,最高2022.55点,截止10:30,沪指报2010.21点,上涨1.27点,涨幅0.08%,成交89.78亿;深成指报8044.76点,下跌7.84点,跌幅0.10%,成交108.02亿。
盘面上,约4成个股上涨,港口航运、证券、3D概念、医疗器械、苹果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美丽中国概念、环保、酿酒、医药、水利等板块下跌,民生投资、恒信移动、新莱应材、中达股份等4只股票涨停,没有个股跌停。
市场人士分析,近期股市量能逐步萎缩,近一周沪市单日成交额维持在400亿元以下,股指则徘徊在2000点附近,一方面显示场内筹码锁定相对较好,进一步下跌动能有限;另一方面表明,市场做多动能不足,难以支持市场出现大规模反攻。
A股市场在开盘后,虽然一度上冲,但由于缺乏成交量的配合,无奈受阻,反弹空间并不大,最多可能只到2050点附近。因为从技术上看,由于均线系统呈明显空头排列,量能萎缩也难以支持大级别弹升行情,因此目前股指的反弹也只能算是反抽而已。
跌无休止 A股或破世界股市百年史
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好转、外围股市也开始转暖、政策利好暖风频频,但仍然改变不了A股的熊途漫漫,周二沪市创4年的地量下跌收盘,这让市场众多投资者对明年的行情也不看好。而明年A股若再下跌的话,那将打破世界股市百年历史,续写新“传奇”。我们认为,在A股忽视一切利好的情况下,唯有转变对指数的依赖,把握结构性行情才能在这百年难遇的阴霾行情中继续“扬帆”!
众观全球股市,在近100年的历史中,连续4年下跌的只有两个案例:一个是美国的大萧条时期;一个是泰国的金融危机。美国的实际下跌时间区间是3年,所以真正意义上出现过4年下跌的只有一个泰国。造成这一现象的是,当时泰国汇率体系大崩溃,直接引爆了97亚洲金融风暴,而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这种案例。因此,若今年年线仍收阴,明年股市也不涨的话,那A股也将是创世界股市历史的。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在近几年中仍然是处于高增长的,其财政状况也远比欧美国家好。世界股市100年历史中的种种经济现象,都没办法解释中国股市的情况,所以再用经济数据来解释A股,可能会出问题,而再用大盘指数来进行投资操作,投资者更是会出现问题,毕竟指数都是被金融股与两桶油绑架的。
其实从近期的盘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金融股与两桶油在盘中有刻意打压指数的迹象,这也是本轮股指大跌创新低的“主谋”。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刻意压低指数并不改变大盘结构性行情,如周二尽管大盘创了新的地量,但是涨停的家数仍然达到十几家,其中美丽中国概念更是频频走强。
因此,尽管世界股市百年历史难于解释A股,但是其结构性行情却是有迹可循、是可以解析与把握的。我们广州万隆(微博)从行为分析认为,市场是以人为本的,而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任何基本面对于投资者来讲都是一种参照而已,因此,中国宏观经济好转只不过是增加投资者对后市看好的预期,除此之外别无它用。而决定A股前途的因素却远远不止宏观经济,如大量IPO排队上市已经让投资者产生了悲观的预期,此外大小非的疯狂减持,也已经让投资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使投资者对股市产生了怀疑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场外资金迟迟不愿进场的原因。而在市场存量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市场投资者将更加不愿意碰估值低廉的大盘蓝筹股。因此,小市值并具备战略题材、有政策扶持预期的板块个股,将会成为存量资金重点关注的对象,投资者对于此类个股可重点关注。
思路决定出路,在世界百年股市都难解A股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改变以往的投资思路,轻指数、重板块个股去战胜这尔虞我诈的市场。(广州万隆)
A股如果跌至1500点 世界股市百年史无法解释
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好转,但从经济底到市场底仍需经历缓慢修复过程。市场消磨筑底过程中,结构性和主题性的投资机会何在?存在哪些投资主线?11月20日,国泰君安研究所策略分析师时伟翔做客证券时报网与网友探讨市场底部中的投资主线。
网友:随着近几个月经济数据好转,中国经济的底部基本确认,市场底部将会在何时出现?
时伟翔:政策的目标直指经济企稳,近期的数据也表现出了一些稳定的迹象。但是我们在行业和企业微观调研过程中,看到一些行业的格局还没有发生改变,一些企业的困境依旧。再从大的政策方向看,也是进行改革创新,而不是直接刺激经济。我们会看到中国将启动一系列改革,目标是未来十年发展,而不是短期的经济波动,这反而提高了对短期经济阵痛的容忍度。由于股市中周期性股票占比过高,所以股指一直下跌。股市以前都是提前经济3到6个月见底,但现在这个规律只是在局部有些表现,在全局还没有表现。我们大的判断是在未来1到2个月将看到指数整体见底,主要的理由是经济结构和政策调整的积极因素将缓慢显现。
网友:对于将跌破1500的言论,您如何看待?
时伟翔:股市近100年的历史中,连续4年下跌的只有两个案例:一个是美国的大萧条;一个是泰国的金融危机。美国的实际下跌时间区间是3年,所以真正意义上只有一个泰国。泰国是汇率体系崩溃,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这种案例。如果明年股市不涨,那将是创历史的。100年历史中的种种经济现象都没办法解释中国的情况,所以再用经济数据来解释股市,可能会出问题。至于1500点的观点,在100年全球发展史,各种悲观情形,都很难找到一个支撑的案例和逻辑。
网友:中国经济数据的好转是不是只是一个反弹,会不会再度下滑?
时伟翔:先给几个规律:一个是15岁到64岁人口下降,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增速不减缓,城市化不放慢的;一个是转型期的经济周期形态是不可以用GDP的同比数据来刻画的,一般是GDP一路下滑,但经济早就企稳了;一个是转型期一些进入衰退期的行业可能20年都不会好转,一些成熟行业可能一直都没有表现。所以理解经济的稳定性和经济数据没有直接关系。提供几个标准来衡量经济的稳定性:一个是结构调整和新的增长因素有没有表现出积极性,这一点我们看到金融改革的积极性比较明显;一个是大的改革性举措有没有实施、见效;一个是从工资和就业观察,是否出现了大的问题。我们对经济的判断是,整体经济已经比较稳定,局部数据较差是结构转型的表现。
网友:如果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告别高增长,A股的上涨动力在哪里?
时伟翔:告别高速增长,面临两个问题:一些大的周期行业进入成熟和衰退阶段,这些行业的投资思路变成了行业重组;另一些行业快速成长,成为新的增长动力。A股上涨的动力就在于新增长因素的成长和成熟,以及衰退行业的重整。在此背景下,一般股票市场每年能提供的投资收益也就10%左右,市场运行规律发生了根本变化。
网友:如何把握主题投资机会?
时伟翔:主题投资的盈利环境有几个:一个是政策主导大环境向上的,即政策主题投资;一个是股市恢复初期,主题投资优于没有数据支撑的周期股;一个是行情后期资金活跃度较高,行业估值较高。在其他阶段这种主题投资策略可能会很受伤。另外,要注意主题和概念的区别。现在大家对收益率的界定在10%左右就会撤走,所以参与这种博弈很难赚钱。可以观察前期主题投资标的的收益空间,而后决定你是否参与。因为主题和概念性的炒作都是一些风格类似的机构在做,走势上很相似。
网友:2000亿RQFII额度获批,其中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时伟翔:2000亿资金如果全部进股市,那相对于现在的资金存量来说,确实可以对股市形成支撑作用。但是,这部分资金属于配置型资金,会在股市和债券等产品间进行选择。根据我们对客户的了解,这部分资金偏重于低估值、蓝筹和消费类股票。(.证.券.时.报)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