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杨可瞻 实习记者
蓬勃
MEDBOX(MDBXUS),这家业务覆盖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地的跨国公司,最近成为美股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股票之一。随着自动售药机的成功推广,MEDBOX股价在12月以来最高上涨近4倍。
本月狂涨近4倍
彭博显示,截至周四收
盘,MEDBOX收报66美元,日涨幅为12%。12月13日,股价盘中最高触及119美元,相较上月底涨幅为376%。
记者查阅公司网站发现,MED-BOX的主营业务为自动售药机并申请了专利,产品拥有相当高的准入门槛。售药机广泛安置在药房、宿舍、监狱、医院等地,通过划卡或生物指纹识别来为病人提供药物。售药机的一大特点是,可以记忆病人的特殊信息,包括病例、私人医生等,最终决定病人是否有资格获得敏感药物。
MEDBOX的子公司PrescriptionVendingMachines拥有该自动售药机业务,自2010年开始运营后,该公司的累计收入达800万美元。另据公开资料,公司2013年的生产线已经完成,同时可以保证售药机能按时交付。
有意思的是,MEDBOX的首席执行官BruceBedrick于11月公开承认,“由于公司的业务属于新兴行业,未来拥有广阔的前景。这也是为什么投资者如此关注的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自动售药机能准确吐出医生开出的药品和所需数量,其准确率高于人工发药的精确度;其次,病人在得到处方后就可买药,从而节省了在药店排队等候的时间;此外,自动售药机还减轻了药店雇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具备24小时售药与客户购药信息储备功能。正是由于上述优点,自动售药机在北美受到越来愈多医药师和顾客的青睐。在美国,自动售药机制造商已经与IBM这样的尖端科技公司联合,设计生产出具有高科技性质的自动售药机。
第一医药暂不开发新机
在A股市场中,是否也拥有类似概念的上市公司?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2年8月,中国第一台非处方药自动售药机在第一医药
(600833,收盘价7.6元)的商店亮相。2003年,已与上海第一医药股份签署合约的上海先施超市,将陆续在遍及全市的连锁超市里设置这种自动售药机,为便利店增加一项崭新的业务。
第一医药2011年年报摘要指出,商店内设置的自动售药机作为沪上领先的经营方式,有一定科技含量,在未来药房经营向自助式、便利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过程中将赢得商业先机。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第一医药,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自动售药机业务应该是和其他公司联合开发的,现在在上海的地铁里都有安置。由于效益不是很好,目前并没有继续开发的计划。该人士同时表示,证代和董秘均外出。
公告显示,今年3季度第一医药净利润为822.5万元,同比下滑8.43%;同期每股收益0.0369元。今年上半年,医药产品销售的收入比重高达96%。
美国著名咨询机构IHL集团总裁曾表示:“自动零售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了客户做生意的方式。在零售商中,我们可以看到15%~40%的顾客交易发生在自助购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