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概股“遇袭”:理性坚守 还是选择逃离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3/1/6 15:16:00

  对于中国概念股,2012年如梦魇一般。私有化、做空与反做空、并购整合、退市、光伏寒冬、跨境监管等无不成为中概股的代名词。

  2012年,奇虎360、分众传媒、新东方、网秦等公司先后遭遇做空,加之受2011年支付宝事件引发的“VIE恐慌”以及东南融通财务造假的影响,导致美国投资者丧失对中概股的信心,中概股公司价值长期被低估,IPO纷纷受阻。同时,受大环境不利的影响,多家公司股价暴跌,人人年跌幅甚至超过50%。

  而有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初,中概股总市值一年半缩水千亿美元。

  那么,2013年,中概股公司到底是该理性坚守,还是选择逃离?

  市值缩水千亿美元

  据一份报告显示,从2010年12月起,美股市场刮起了一轮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浪潮,从绿诺科技遭浑水质疑并最终退市至今,两年时间退市的中国公司多达50家。

  究其原因,有些直接被质疑后退市;有些由于业绩不佳股价长期低迷,触及1美元退市规则;有些则是信息披露无法满足交易所要求,可以说都与本轮做空潮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在中概股大量被做空的背景下,中概股的市值更是大幅缩水。以东南融通被质疑的2011年4月26日当天算起,截至2012年12月初,一年半的时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蒸发近千亿美元。

  然而,中概股面临的问题远不止市值蒸发那么简单。

  有分析人士表示,经历本轮做空潮后,中国公司在海外彻底遭遇诚信危机,曾经的“中国溢价”沦为“中国折价”,海外投资者投资中概股公司都变得非常谨慎,2012年尤以新浪、百度和人人表现最为突出。

  据和讯科技统计显示,新浪曾因微博而被资本市场看好,2011年上半年股价曾一度攀升至147美元,而进入2012年,受业绩不佳和微博商业化进程缓慢等因素的影响,股价持续低迷,截止2012年12月31日收盘,报收于50.22美元,市值仅为33.55亿美元,一年半时间市值缩水近65%。

  再看百度,2011年6月其股价曾创下165.96美元的高点,但从2012年4月起,股价一路走低,并跌破90美元大关,虽然2012年12月31日收盘勉强收于100美元以上,但市值也缩水近40%。

  最后再看人人,2011年5月,人人以“中国Facebook”概念登录纽交所,当日收盘报于18.01美元,较发行价大涨28.6%,市值也达到了71.15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腾讯、百度和新浪,排名第四位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然而截至2012年12月31日,人人股价已经跌至3.45美元,若按此计算,人人的市值已经缩水了82%。

  投资者对中概股热度和信任度的下降,同样也影响着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据了解,2012年仅有唯品会、中国手游娱乐集团和欢聚时代三家公司成功登陆美国,创历史新低,而2010年和2011年则分别有42家和14家。

  多家公司反击做空

  进入2012年,做空中概股几乎成为一个产业,浑水、香橼等机构频频发难。奇虎360、分众传媒、新东方等多家公司中枪,只是被做空的公司不再坐以待毙,多数都积极采取措施反击。

  2011年11月-2012年8月,香橼连发多份报告质疑奇虎360,一度导致奇虎股价跌破发行价。在此期间,奇虎360一直在积极应对各种做空。

  与奇虎360大战香橼同时进行的还有分众传媒与浑水的战斗。同样开始于2011年11月,浑水也是连发多份做空报告炮轰分众传媒,导致分众股价一度暴跌达65%。分众传媒为回击做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而本轮做空潮进入尾声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东方和浑水的多空大战,2012年7月17日公布季报时宣布接到SEC调查通知,股价暴跌31%;7月18日,浑水发布报告攻击新东方,主要质疑点是新东方加盟业务和VIE结构,新东方股价再度暴跌31%,创下9.41美元的5年新低;面对做空,新东方成立独立特别委员会来应对,宣布一系列对抗质疑的措施。随后其股价强势反弹,截止2012年12月31日,收报于25.67美元,相对浑水质疑当日9.41美元的低点上涨了173%。

  逃离

  追随分众私有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2年完成私有化的中国公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2年提出并正在进行的私有化的公司

  也许私有化不失为遭遇信任危机后的另一种不二选择,有业内人士表示,大量中概股近年惨遭美国研究机构唱衰及沽空,致股价及市场信心崩溃,私有化何尝不是以退为进,促进资本向合理估值回归。

  日前,分众传媒私有化在历时四个多月后终于尘埃落定。分众传媒宣布,已就私有化与Giovanna Parent Limited和Giovanna Acquisition Limited签订了最终合并协议和计划。

  其实,分众传媒只是中概股私有化的冰山一角。据和讯科技了解,2012年,共有8家中概股公司顺利完成私有化,另有17家提出并正在进行私有化。此外,2012年2月,盛大网络停止在纳斯达克交易,告别了驰骋7年的资本市场。同一时间,阿里巴巴B2B公司也完成私有化,从港交所成功退市。

  而另据投资资讯网站SeekingAlpha透露,人人和当当网也可能会追随分众传媒私有化步伐,从而引发中概股退市狂潮。

  有业内人士表示,分众传媒的退市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更多的中国优质公司从美国退市。

  若能从“需求资金冲动”回归到“追求理性价值”,中概股公司私有化何尝不是以退为进,促进资本向合理估值回归。上述人士指出。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不管怎么说,私有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现金并不是第一需求。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私有化的优势就能明显的体现出来。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投行业务主管顾宏地也表示,各公司私有化都是出于不同的考虑,私有化形式应该可以持续。这类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也越来越强,包括很多债务融资。这应该是利好消息,因为想要私有化的公司需要有成熟的操作和融资的渠道。但公司会不会选择私有化退市,还取决于多重因素,首先是看下市以后的运作对公司的估值能不能有更好的提升;其次还要看下市之后企业是否已经有一个非常成熟和清晰的战略考虑。

  退市后转型路径多

  上述人士表示,在做空机构的屡屡打压下,赴美上市的诸多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企业私有化后,成功转型的路径也有很多,回归A股或港股市场上市就是其中之一。

  “未来,香港可能会成为中国公司的最佳上市地。其一是因为香港离中国近,从语言和文化上都和大陆有共同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其二是因为香港股市完全市场化运作,公正透明。上述人士同时表示。

  i美股的报告也指出,目前在美国上市的200多只中概股中,不管是市值还是数量上都是TMT(科技、媒体、通讯)公司居多;它们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估值,成交也相对活跃。但一些诸如地产、食品、消费类股票往往不能获得很好的估值,成交也不那么活跃。这些公司私有化之后到A股或者港股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盛大总裁邱文友则介绍了另一个转型的角度,退市后作为私人企业运营,便于更好地发展未上市子公司的新业务,不会受到财报盈亏的束缚,可以更激进地加大新业务发展投入。

  此外,谋划好与其他公司进行合并或被收购也是退市后的选择之一。对于那些战略收购方发起的私有化,收购方一般都是将收购对象作为自己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服从于公司的整体发展安排。这些公司一般也不会重新上市了,只是作为收购方的一个子公司运作。上述人士同时指出。

  坚守

  危险与机遇并存

  2012年11月21日,欢聚时代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7.71%,并带动社交概念股集体走强,似乎这一切都让人看到了破冰的希望,甚至有人认为中概股寒冬已经过去。然而,12月初,SEC指控五家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业务违规,矛头再次对准中概股。

  与此同时,SEC公布了一份关于“新举报机制”(又称“吹哨者计划”)的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8月至9月,“吹哨者计划”共收到来自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的起诉情报3001条,其中针对中国内地企业的有27条,针对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各2条。

  在上述报告中,举报最多的三类金融违法行为是市场操纵、财务信息不透明和上市信息作假。而近年来,部分海外研究机构就经常指责中概股公司财务质量及信披问题进行做空。

  鉴于此前做空中概股获益的路径,“吹哨者计划”或许会让不少即将赴美IPO和已经上市的中概股成为目标。有业内人士表示。

  种种一切,似乎都表明2013年中概股公司前景渺茫。

  但有分析人士则认为,“吹哨者计划”未必完全利空中概股,对一些基本面良好的中概股而言,反而有可能成为试金石。

  2012年10月,创新工场CE0李开复曾公开表示,“过去2-3个月,香橼没有再写一封看空中概股的报告,并不是说没有不好的中概股,没有能够做空的中概股,而是他们听到了很强烈的中国公司的声音”。

  而11月27日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一番“中概股越来越难做空”的言论,也代表着中概股“人人自危”的气氛已经逐渐淡化。

  上述分析人士最后表示,此前浑水和香橼狙击的大都是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些公司目前已基本都在寻求私有化,而绝大多数通过IPO上市的公司都不存在实质问题。因此,这些机构进一步做空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纳斯达克交易所驻中国首席代表郑华一力也表示,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前景,尤其对中概股表现的恢复充满信心,相信在今明两年就会出现曙光。另外,从长期来看,经过这轮做空潮和退市潮,很多有问题的中国公司会消失,相当于起到了过滤和净化的作用,有助于投资者挖掘出真正优秀的中国公司的价值,这也是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警示,有助于加强中概股公司的治理水平、危机应对能力以及资本市场的沟通能力。

  数据才是硬道理

  不过,中概股想要打破寒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国外投资者已经对中国企业产生了很大的不信任,他们似乎摸清了中国企业在上市路上的套路和想法:先是美化财务数据,然后是美好的市场前景承诺,最后是高管或者创始人离职套现,拍拍屁股走人。

  那么,面对做空与市场的不信任,中概股公司唯有以真实的数据说事儿。因为在空头强有力的做空下,有不少优秀的公司顶住了压力,没有因此被打倒而退市,所以财务数据透明公开,如此必然不会让空头找到可乘之机。

  同时,加强诚信也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财务数据真实和踏踏实实经营企业,而不是为了上市圈钱套现或者图短期盲目发展。这既是保持上市身份的唯一有效方法,也是为保障企业在长远战略上发展的无形资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