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奈尔(John Shinal)认为,苹果增加派息和回购股票其实是说明,该公司自己也认为很难找到延续之前成长势头的突破口,和十年前的微软[微博]一样,作为成长型股票的苹果已经寿终正寝,此后它将属于收益型投资者。
以下即辛奈尔的评论文章全文:
如果你想要知道苹果的新派息计划会对这支股票的价格产生什么长期影响,其实完全可以参照历史上其他科技领头羊的先例。
苹果(AAPL)去年3月第一次开始派息,而日前在发布第二财季财报时表示,他们将调高股息15%——可是,与调高股息消息同时面世的财报,却让人感到不安,显示公司的利润率正在降低,而且这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这其实很容易让人回想起十年前的2003年3月,当时微软(MSFT)宣布派息,而之后的十年,可说是微软股价失落的十年,没有任何投资者还敢再对他们的股价增值寄予期望。
事实上,这十年间,微软股价的总涨幅为20%,而同期之内,科技类股指标纳斯达克[微博]综合指数整体回报率为120%。
苹果的第一笔股息是8月派发出来的,一举颠覆了公司长达十七年的传统——大约一个月之后,该股价格急转直下,跌幅在40%以上。
对于那些现在还没有撤离苹果的成长型投资者而言,微软的历史经验可谓是一剂清醒药——当然,收益型投资者该如何思考则另当别论。
软件巨头的股价线图其实已经让我们看到,一家大科技公司在盈利增长加速阶段结束之后,是可以如何利用现金来稳定自己的股价的。
苹果完全有资格成为收益型投资者的核心投资对象,但是成长型投资者,对他们最好敬而远之。
当然,许多投资者在感情上还是无法接受这一点。可是,感情归感情,果粉们必须明白,现在还指望苹果的股票能够提供超过普通成长型基金的回报,确实是太不客观了。
是的,现在还有人幻想库克也可以突然变出某种新产品,再度点燃成长的火花,但是这一派息的决定,其实就无异于戳破了最后幻想的泡沫。
如果库克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向,可以大大推动苹果的长期盈利增长,那么他和董事会显然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返还股东。为了筹措用于派息和回购股票的资金,苹果甚至首度走向了债市,而举债显然意味着苹果在美国产生出来的现金会被大量吸收。
将现金返还股东,库克其实也就是承认,苹果的业务已经成长到了一个规模的临界点,他们的市场已经无法再支持过去那种持续的成长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的决定居然可以从苹果多年来宿敌微软的股价线图得到支持。
关于微软十年回报率的有趣之处在于,这20%的累积回报率,那些三个月前购买了股票的投资者几乎可以丝毫不少地全部获得。
这是因为,自从他们十年前开始派息以来,微软的股价几乎一致就在一个狭窄的区间震荡。
除了这三个月之外,无论在经济繁荣时期,还是在2008年至2009年的大衰退期间,微软的股价不管涨跌,与2003年3月宣布派息时的水平,差距都从来不曾超过25%。
这一情况直到第一季度才开始改变,当时股价大约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持续接近甚至超越长期震荡区间的顶部。
不过,由于没有真正实现突破,不久前,微软发布财报时,股价又重新回到了历史波动区间之内。
在微软发布了几乎超过所有大科技公司的季度利润增长之后,该股大幅上涨,再次开始测试长期区间的顶部。
当然,一个季度的行情说不上什么趋势。不过,如果微软真的突破了这一区间,那很可能就意味着当初曾经将苹果股价推上700美元的科技动能交易者,他们的兴趣已经逐渐转向了iPhone制造商的对手。(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