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逐步逼近23000点,昨日恒指再涨225点,收报22915点。自4 月中起反彈。由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疲弱,港股从2
月起大幅回调,恒指从1 月底23730 点大幅下滑至4 月中低位21423 点,跌幅达2307
点或9.7%,与中国经济更相关的国企指数跌幅更巨大,同期跌16.0%。不过,自4
月中起,市场对“中国经济弱复苏”已有所预期,即使后来公布的数据继续疲弱,市场无动于衷。恒指从月中低位至今已反弹1492
点或7.0%。
虽然经济数据未如理想,但大市走势却出现“反低潮”。大市升浪背后,我们看到资金重返现象,自3 月底,港汇兑美元跌势已停止,并于4
月中开始回升,反映资金流入。港汇走势很多时领先大市。
经济表现逊预期但资金反而重临股市,背后有什么原因?我们看到,美股不断创新高,对
投资气氛有一定刺激作用,但这不足以解释港股近期的反弹。过去两年多,港股很多时未能受惠于美股上扬,因美股有避险天堂的功能,且直接受惠美联储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而港股则越来越受国内因素所左右,包括经济表现及调控政策。
我们认为,近期的资金重返,部分受“中央出招救市”憧憬所带动。中国新领导班子3
月份正式换届。面对经济弱势,加上外围经济仍欠稳,新领导层需出台政策防止经济持续下滑,尤其是今年是领导班子以至地方政府领导上任元年。通胀压力近期持续舒缓,也降低领导层对出台救市政策的忧虑。我们预期,房地产调控仍会持续,但其他调控有放松空间。
近期反弹,其实也有一定基本因素支撑。虽说经济复苏力度疲弱,但企业盈利表现优于经济表现。刚过去的A
股1 季度业绩期显示,企业净利润增速结束了2011 年四季度开始的下降趋势。全部A 股2012 年三季度至2013
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和11%。分板块看,本轮盈利反弹主要向金融地产、石油化工、公用事业等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表现彪炳,收入增长虽放缓,但煤炭等成本的下调,造就盈利大幅增长。盈利恢复增长,正面拉动估值上移。
除受惠上述两个因素,我们认为近期港股升浪也带着逼空的气息。自2
月份,做空活动变得频繁,4 月初尤其肆虐后,连续3日沽空成交占大市成交比例逾12%,而4 月中也见连续5
日沽空成交占大市成交逾10%。往往,当大市已大跌而沽空剧增,逼空便发生。观乎大市低位时淡仓剧增,我们认为这次空仓平仓活动短期仍持续。
不过,逼空并不会造成持久升市,大牛走势始终需基本因素支持,但从宏观基本因素来看,我们暂时看不到大牛趋势,适当的选股策略乃致胜关键。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政策扶持板块,或行业前景仍走俏股份。
我们早前重复提及看好中环保节能、电讯设备及手机产业链及油气开采设备股份,这观点可维持。股选包括:
a. 环保节能 --
华电福新816、京能579;
b. 电讯设备及手机产业链 -- 舜宇光学2382、中兴763;
c. 油气开采设备 --
海隆1623、珠江钢管1938、巨涛3303;
d. 成本下调导致盈利激增股份 –
华电1071、中国心连心化肥1866。
短线炒作方面,国务院落实年内推行俗称QDII2的个人境外投资方案,料对大市提供支持,其中HA折让大股份或有短线炒作机会,关注南京熊猫553、经纬350、山东默龙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