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小盘股牛市或渐入尾声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5/13 13:05:00

  过去一周表现最亮眼的当属中小板创业板,在沪综指周涨幅仅为1.87%的情况下,中小板和创业板综指周涨幅则分别达到3.85%和5.26%,创出今年以来的第二大周涨幅。不仅如此,自去年12月4日以来,中小板和创业板更以33.23%和58.23%的期间涨幅远超沪综指同期14.65%的涨幅,很显然,小盘股演绎了一波结构性的牛市行情

  这种走势在过去几年曾多次出现,其中对比最强烈的一次当属2009年。沪综指在8月初创出3478点的高点之后大幅下跌,在8个多月的时间内一直维持区间震荡的走势,再也未创出新高;而同期中小板则在9月至第二年4月上涨47%,期间更是创出历史新高。此外2010年三季度以及2012年一季度,小盘股也均有远超主板市场的结构性行情。

  小盘股走牛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2009年中小企业板的净利润从2008年末22%的增速提升至39%,远高于沪市A股同年25%的增速。小盘股的业绩增长速度较快,这令投资者对其成长性的预期更高,反映在估值角度上,就是中小板在2009年末以44倍的市盈率远超当时沪市24倍的市盈率。而在创业板上市后,投资者对“小盘股=高成长”的认知更是扩张到极限,创业板指数2010年末整体市盈率高达66倍之多。

  不过,当泡沫不断增大时,逆转也逐步开始显现。2010年中小板业绩增速下滑至31%,而其市盈率继续提高至45倍;随后的2011年和2012年,中小板、创业板的业绩增速也远远低于此前的靓丽数据,甚至低于主板上市公司增速,于是小盘股开始了连续两年的挤泡沫行情,中小板市盈率自45倍下降至2012年底的29倍,创业板市盈率则从65倍下降至36倍。

  当下,虽然2012年小盘股的业绩表现不佳,但这反而增加了机构投资者对于其2013年业绩复苏的期望值,中小板和创业板的2013年业绩增速一致预期分别达到30%和50%之多,一季报的不佳表现也没有熄灭投资者的热情之火,小盘股在最近两周的连阳涨势便说明了这一点。除此以外,不利的经济环境反而强化了小盘股的结构化特征。鉴于3月份以来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投资者普遍对不确定的经济复苏前景更为担忧,因此周期类股票普遍遭受抛售,煤炭、有色、机械等板块在指数小幅下跌的情况下普遍创出一年以来的新低。但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仓位下降并不明显。可想而知,从周期性行业上撤离的资金重新进入了成长性的小盘股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虽然已有1000余家,但总市值只有4.3万亿元左右,远低于主板的近20万亿元市值,因此,只要有小部分资金自主板周期股转移至小盘股,就足以将小盘股推高至相当的水平。

  目前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小盘股的利润增长能否达到预期,二是资金转移会不会告一段落,两者决定了结构化行情能否延续。笔者认为,小盘股的利润增长或会超过主板企业复苏的力度,但恐怕很难达到市场预期。最近几年以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营业收入增速普遍大大高于主板企业,而成本增速则保持一致,因此预计即便今年小盘股业绩增速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其利润恐怕远远达不到预期。过去几年,小盘股的业绩增长和两方面因素相关:一是经济扩张,二是新股包装上市导致的业绩异常。中小板和创业板只有在2009和2010两个年度在两方面因素均得到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或接近市场的乐观预期,而今年既无经济扩张又无大规模新股上市,因而预期小盘股年末业绩增速大概率将无法达到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而资金转移会否告一段落,短期很难有定论,周期股的跌跌不休已经充分反映了其负面因素,机构继续抛售的意愿有所减弱,这一点仍需时间来观察。不过,小盘股当前的估值溢价水平已经明显偏高,目前沪市A股的静态市盈率水平不足12倍,而创业板的静态市盈率水平已经超过45倍,两者的估值溢价水平高达275%之多,创出2012年以来的新高,超过2010年当时的超高溢价水平。因此资金转移的趋势恐怕迟早会兑现。

  而近期小盘股的高估值已让这些上市公司股东们有了兑现意图,创业板重要股东今年以来减持套现近90亿元,碧水源智飞生物等牛股均遭减持。此外我们还需面对IPO重启的影响。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IPO排队企业上周新增13家公司,从证监会对IPO企业审查进程可以看出,6月重启IPO已是大概率事件。

  笔者认为,继续推升小盘股的正面因素正逐渐削弱,结构化行情的高潮已经接近尾声,目前对于小盘股已不宜继续增加配置。

  中小盘股掀5月减持风暴 百公司股东5天套现35亿

  根据沪、深交易所诚信记录并结合上市公司所发公告,在5月2日至8日的短短5个交易日内,两市已有100家上市公司遭到各自股东的减持操作,涉及股份2.504亿股,149位股东短期内共计套现约35亿元。反观去年同期,同样是5个交易日,上市公司遭股东套现额则仅有19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35亿元套现额主要体现的是重要股东以及公司高管的减持动向,鉴于近期大宗交易市场交投火热,一些持股比例未达到披露条件的股东(如PE等)或也已“低调”抛售了相关持股,故近期实际套现规模实际上还应高于上述统计数字。

  热门中小盘是“重灾区”

  分板块来看,前述100家公司***有84家来自中小板(行情股吧买卖点)、创业板(行情股吧买卖点),两板块股东合计套现金额约为24亿元,占整体成交比重近七成。一位长期关注产业资本投资动向的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从过往案例来看,民企“扎堆”的中小板、创业板一直是股东套现的“主战场”,更何况今年以来板块内公司股价普遍上涨,相关股东如今集中选择高位套现亦在情理之中。

  的确,与上证指数“冲高回落”的走势相比,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去年12月以来则一路震荡上行,创业板指数昨日盘中更是创下了近两年新高(994.27点)。落至微观层面,前述遭抛售的个股大多也是今年以来的强势股。以网宿科技(行情股吧买卖点)为例,公司股价今年以来飙涨131%,在此背景下,包括公司董事、副总裁储敏健在内的四名高管近期随即高位抛售了逾百万股,合计套现3000余万元。

  相较于一些高管、财务投资者借股价高位之际抛股获利,近期“减持大军”中已频繁出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至少已有10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套现自家公司股票。而为了避免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们几乎都是通过大宗交易在股价相对高位处抛售了持股。如华方医药(行情专区)便在5月6日定向减持了昆明制药(行情股吧买卖点)930万股,而后者股价在此之前已出现了一波“主升浪”。此外,随着约定购回式交易制度限制的“松绑”,中弘股份(行情股吧买卖点)、西藏矿业(行情股吧买卖点)等四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还通过该种方式实施了变相套现。

  下“拐点”结论尚早

  而在外界看来,大股东们大多对自家上市公司“知根知底”,并处于经营和管理的第一线,能最快接触到上市公司的第一手信息。在此背景下,其在股价高位时作出的套现举动往往备受关注。

  对此,上述券商分析人士也表示,控股股东“带头”减持,是出于自身因素还是因为个股价值被高估,并不好判断,但这的确是一个参考指标。从历史经验来看,当指数处于阶段性高位时,一旦股东减持套现额突然出现大幅增长且大量产业资本参与减持时,往往是一个“拐点性”信号。不过,他进一步强调,尽管近期股东套现规模有所增长,但考察周期还相对较短,各路资本对行情、个股走势是否已产生分歧还有待观察。(上海证券报)

  大股东减持潮起:3天套现10亿

  进入5月,刚过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披露“窗口期”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就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大幅度减持行动。

  根据沪深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在定期报告发布前30日内都不能买卖自家公司股票。这段禁买禁卖期就被俗称为“窗口期”。而4月底是所有A股上市公司公布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的限期。

  统计数据显示,在5月份目前仅有的3个交易日内,就有27家上市公司被35名重要股东(包括公司高管以及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套现市值达到了10亿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16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