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伟华
虽然对中国股市的诟病不少,行情弱于全球股指、与经济基本面背离、体制存在漏洞、无法给投资者合理回报等等,但鉴于目前给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平台实在有限,因此股市仍是民众最重要的投资渠道。大多数股民对待股市还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根本上说,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股市上涨的理由。
行情
牛市苗头隐现?
最近5个交易日沪指实现连续上涨,市场人气高涨,股指一再突破重要关口,个股轮涨。有分析认为中国股市的新一轮牛市已经开始了,甚至有分析预判沪综指将冲破万点大关。压抑了许久的A股是否能重现牛市行情?
指数:5月出现年内最大月度涨幅
5月份以来,上证指数已经连续实现4周上涨,从月初的2177点起步,大涨140.58点,涨幅高达6.46%。这也是自2月开始连跌三个月之后出现的最大月度反弹。目前在2300点的平台上正在寻求有效突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一压力实现上攻,未来的一波行情是值得期待的。
继5月28日大涨之后,5月29日市场出现高位震荡的态势,大盘最终收出一颗较前日有所缩量的红十星。广州万隆分析认为,从近期的盘面来看,这颗高位放量滞涨红十字星,表明多空达到一种“强平衡”状态。
上投摩根认为,A股市场近期活跃度逐步提高,成交量较上周继续放大。近日前期涨幅较大的六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创业板大跌3.15%。年初以来,创业板已累计上涨超过四成,部分个股估值偏高,同期上证综指基本持平。综合分析,市场热点短期内从成长型股票转换到周期性股票的概率不大;而从目前来看此次创业板调整预计也可能是市场的短期波动,不会扭转成长股的整体趋势,因此继续看好全年市场。
人气:“散户风向标”提示股市回暖
市场人气受行情影响,但反过来也可以影响行情。股民新增开户数被视为“散户风向标”。而开户数作为反映市场心态的指标,对未来市场有比较明显指导作用。
查看历史数据,去年10月12日当周A股新增开户数跌破10万大关,而此后八周,都维持低位,到12月14日当周,再次突破到10.15万户,而A股大盘也从2012年12月4日起大幅反弹,并一路上涨到2444.80点。
近期股指的反弹明显吸引了人气。5月份A股稳步上升,中小盘个股更是集体大涨,股价纷纷创历史新高,股票的赚钱效应再次体现。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上周A股新增开户数明显大增,达到11.01万户,这也是八周以来首次突破10万户。
数据显示,2013年5月20日-5月24日当周,新增A股开户数为
11万户,较前一周增长27.68%,为3月29日当周以来新高;新增B股开户数为311户。截至5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7亿户,B股账户253.75万户;有效账户1.363亿户。
风格:成长型个股向周期股转换
牛市的出现,需要的是周期性股票发力。但自今年3月份以来,市场的热点之一是创业板个股。
今年一季度A股表现又领跌全球,对于3月之后的行情期待落空之后,资金炒作思路已明显开始改变,摒弃了估值低、盘子大的蓝筹股,转而奔向估值高,盘子小,受到国家政策倾斜的新型产业高科技个股,包括移动互联、环保、锂电池、影视视频、手机游戏等。
从年初到目前为止,近30只创业板股票价格翻番,占全部创业板股票的8%;而涨幅超过50%的个股则多达130只,占比近四成,达37%。
A股市场近期有多个迹象表明市场资金在悄悄向蓝筹股变动,未来小盘股高位仍可能出现反复,但市场风格转换的大趋势是不会变化的。巨丰投顾认为,中小创业板仍存有反复风险,权重板块若能持续表现,市场将向更高目标推进。
观点
牛市基础已经具备?
估值:A股整体估值偏低
浙商资管研究目前股市投资环境,发现其与2005年底、2006年初有不少相似之处。
十年一个轮回,十年一遇的投资时机已经出现。
从估值方面来看,经过三年的下跌,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0倍,这是中国股市历史上最低的,也是当前全球主要市场中最低的。当市场对10倍的市盈率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这个估值水平恰恰很不正常。站在全球的视点进行对比,美国市盈率为16倍,德国15倍,印度16.5倍,巴西19倍。一个国家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应该反映对这个国家未来经济增速的预期,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了一个台阶,但仍然远远高于美、德等发达国家。市场估值水平应该远高于发达国家才合理,而不是在全球排名垫底。现在全球最低的估值,很可能以后十年都难以重现,极低的估值水平是大牛市的基础。目前的估值水平提供了至少一倍的上涨空间。
采访中市场人士指出,总体来看,我国股市估值水平反映了当前经济金融基本面。我国进入增速放缓、发展转型、体制转轨阶段,新的增长点尚未有效形成,上市公司盈利整体上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股市估值难以趋势性上行。特别是对指数影响较大的大盘蓝筹公司,大多属于较为成熟的传统行业,市场对其成长性持谨慎态度,估值上行缺乏可持续的业绩基础。
不过目前股市估值还存在结构性泡沫。从市场板块来看,中小板市盈率为35倍,创业板达50倍,但中小板和创业板2012年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9.5%和8.5%,其成长性难以支撑当前较高的估值水平。
基本面:宏观经济和企业业绩对行情有支撑
浙商资管分析认为,不少投资者担心经济增速下滑,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和当前全球各个经济体相比,7.5%的GDP增速、低通胀环境、稳定的汇率、高就业率、经济结构转型,无论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不要拘泥于经济增速是7.5%还是8%,放在全球市场比较的角度,7.5%的经济增速是相当快的增长速度。
而上市公司基本面方面,在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在去年四季度出现拐点,当季增长8.06%,今年一季度增长10.5%,预计二、三季度更高。企业盈利是行情演变的基础,盈利增速的拐点往往是大级别行情的拐点。这点在2005年底、2006年初同样出现过。去年12月1949点的拐点是企业盈利增速拐点的市场体现,这就是牛熊分界点,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资金:流动性宽松后股市不差钱
申银万国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主要经济体都实行低利率背景下,中国要维持较高的利率不但有着巨大的成本,而且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应该是把降息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选项来考虑了。至于说影响通胀与房地产调控等,那是可以通过制定其他政策以及采取一揽子措施予以对冲的,在这方面政府也有足够的行政资源可用。
他认为,对于股市,如果中国有一次降息,那将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今年我国实体经济表现不可能太好,对股市上涨构成了很大的压力。行情要往上就更需要资金支持,而降息在降低市场无风险收益水平、引导资金向股市流动方面应该说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虽然投资者不能把未来股市上涨的希望建立在降息上,但是如果降息真的成为事实,那么在阻挡热钱流入的同时它确实会助推股市上涨。
相关
日本股市“上蹿下跳”
专家因担忧其货币政策
本报讯(记者
袁伟华)5月31日东京股市日经指数高开215.20点,报13804.23点,涨幅为1.58%。而前一日,日本股市大跌5.15%,创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
自从去年11月以来,日本股市不断上涨,尤其在今年5月以后迅速攀升。不过,自从有关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议论开始,直到日本长期国债利率出现上升,日本股市开始感到“不安”,并患上“多动症”。
近一周日本股市“上窜下跳”更加明显,继5月23日暴跌7.32%后,5月27日再度大跌3.22%。受美股前日下跌和日元回升等因素拖累,日经225指数28日重挫5.15%,收报13,589点,是一个月以来低位,并创下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
如此,自上周四(5月23日)暴跌以来累计下滑超过14%。目前日经225指数较上周触及的五年半高位已跌14.8%。有观点认为,今年升幅冠全球的日股将进入调整期。
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日本股市的几番下跌,可能是个重要的警示。它反映了市场对“安培经济学”的不信任,尤其是对日本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表示担忧。分析认为,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紧张的环境下,日本的经济政策可能被认为太过冒失。日本公共收支的任何滑坡都可能引发市场的不信任。当然由于日本国债的外资持有率较低,这种变动对日本的收益率水平影响较小。但市场对日本风险的逃避可能引发日元的急剧贬值。全球充斥的大规模流动性可能在市场严重厌恶日本风险时引发外汇市场的剧烈动荡。
作者:袁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