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重估股票市场风险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6/6 11:21:00

  【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 Dominic Rossi)股市的万有引力似乎再度令资金流向西方市场,有别于过去一个世纪,这十年余的时间可能与1990年代的走势相若——美元在1990年代后期走强。当克林顿在1992年当选总统时,加税和柏林围墙倒下所衍生的和平红利,让他有幸获享财务优势——这两项利好因素,有助克林顿在位期间把4%的联邦赤字转亏为盈。财政整固,加上强劲的货币政策及实质的正利率趋势,意味着美元走强,商品走弱。当时,股票几乎领先所有资产类别,而发达市场的表现亦优于新兴市场。

  其后十年的情况则大相径庭。在布什年代,美国做出昂贵的军事干预,导致联邦开支急增。加上连串减税措施,使美国的财政状况在2002年之后迅速恶化。美元走弱,商品价格飙升 ——油价上升五倍,促使经济活动受压,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关键是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美国财政的周期性复苏,并未获美元走强支持。这是向市场发出的警告:金融体系的情况不妙。

  现在,美国在奥巴马的管治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令人联想起1990年代的境况。在2008年飙升后,以名义金额计算,联邦开支自2009年以来持平,而自动削减开支机制将进一步强化财政纪律。与此同时,自美军撤离伊拉克及开始撤出阿富汗后,美国削弱其军事开支,和平红利的优势再度展现。自2009年以来,美国的税收上升超过6亿美元,而财政赤字则由1.5万亿美元下降至少于1万亿美元。预料在明年之前,财政赤字可望回落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至4%。最重要的是,美元近月转趋强劲,逐渐印证上述利好因素及美国经济前景转强的趋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国的另一项赤字亦取得进展——贸易赤字。从历史数据可见,在环球经济增长期间,由于需求日增带动进口上升,美国的贸易平衡倾向显著恶化。同样在2009年,需求大幅下降,导致进口下跌,是贸易平衡显著改善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日,这个持续已久的相关性却遭打破:经济增长的环境转佳,经常账随之改善。原因在于页岩气能源。

  生产页岩气能源使美国的进口能源显著下降——由每日120亿桶油当量下跌至80亿桶油当量。页岩气能源的产量上升,导致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在2006年,对比每百万英热单位12美元的平均天然气价格,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差距不大。但现时,日本的价格约为16美元,欧洲约为12美元,而美国仅为4美元。考虑到天然气出口的前景,有理由相信美国的贸易平衡可望持续改善,还未计及当地能源价格下跌对美国工业地区的次轮效应。

  因此,双赤出现结构性改善,意味着美元的前景向好。事实上,只有一项政策工具或会窒碍美元的升势——量化宽松。自2008年以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大幅增长,联储局(及英伦银行)尤其进取。美元的升势因而受阻。

  然而,尽管量化宽松迅速成为常规政策,但这些政策不会持久。受惠于房屋市场回升,美国经济转强,失业率(现为7.5%)将会继续回落至联储局所定6.5%的目标水平,届时当局将会逐渐撤回量化宽松政策。我们预期失业率下降至上述水平,可能需时约12个月。

  近日,日本央行公布一项进取的新货币政策,致力使其货币基础倍增。鉴于欧元区面对结构性挑战,欧洲央行可能亦将于一段时期内维持宽松的立场。当其他主要央行仍然采取宽松的政策时,美国转而收紧货币政策及出现实质正利率,可能显著利好美元的走势,意味着即使美元并非立即升值,亦趋于稳定。

  那么,上述市况对金融资产有何启示?若回顾商品的走势,可见商品与美元具悠久的相关性。鉴于美元在过去数月持续转强,商品走弱实属意料之内。值得注意的是,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商品疲弱,主要为供应面因素 ——利好碳氢化合物和矿物供应的前景。但若这是唯一的原因,便不会同时出现黄金疲弱的情况。我认为黄金与其他商品同时走弱,意味着商品的超级牛市逐渐结束,而且投资者再度认为美元是保值之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至于股市方面,美元的走势亦与环球股票评级呈现合理的相关性——我认为两者的关系并非偶然。在1990年代,当美元走强时,鉴于市盈率扩张,股票亦随之获重新评级。同样,在其后的十年,当美元走弱,股票的评级显著下降。我认为财政政策的变动亦是股票评级变动的原因—— 鉴于财赤恶化及政府增加动用当地储备,用于投资及支持股市的资金难免减少。

  以此推断,美元的走势转佳,可望为股票重新评级打下基础。近日股市飙升,显然只是因为市场预期股票升值,而目前盈利上升的动力有限。

  此外,这对发达市场对比新兴市场的表现亦具启示。同样,市场表现与美元的相关性亦颇为强劲。在1990年代末,鉴于美元走强,新兴市场的表现逊于发达市场。而当美元在2002年转弱后,新兴市场的表现确实开始领先。

  然而,若美元持续上升,我认为新兴市场受压的程度不会如1990年代末般严重。当时,新兴市场显著依赖以美元计价的“布雷迪”债券,作为主要的融资来源。其负债主要以美元计值,因此当美元转强时,新兴市场遭受直接的冲击。现时,以融资计算,新兴市场的金融基建大幅改善,而目前当地货币债券的发行量高于以美元计价的新兴市场债券。因此,新兴市场抵御美元升值的能力远胜从前。

  总括而言,由于双赤的结构性因素改善,长达十年的美元熊市似乎已结束。与此同时,商品的超级周期亦已完结,这将刺激全球经济活动,特别是已发展市场。此外,美元走强将利好金融资产,为股市重新评级提供支持。股市方面,我们应注意导致已发展市场过去十年结构性表现欠佳的原因,可能亦已逐渐结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为富达环球投资股票全球投资总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