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高兴
几天前晚上11点,我从深圳中心城打车回住处。报小区地址说在笋岗西路下,司机师傅说:“是莲花路那个门吗?”
我重复说:“笋岗西路。”
司机师傅看我几眼,又说“你说错了,是莲花路吧?”我疑惑两人所指是否同一个地方,司机师傅就把小区东南西北的路名一报,我也奇怪了,他说的方位没错,但就是路名对不上。争论之后,他直截了当地说:“到达后以路牌为准,如果叫笋岗西路,车费免掉。但如果叫莲花路呢?”我说:“车费加倍。”
双方立即成交。在我看来,司机师傅傻得可爱,这等于是直接免我车费啊,在那生活每天出没,能不知道路名吗?在司机师傅看来,这是傻子乘客啊,住那都搞不清路名,还送上双份车费。
最后,原本信心满满的司机师傅对着路牌发好一会儿呆。
这种情形其实每天都发生在股市,只是可能这会是这只股票、那会是那只股票。就像上车下车一样,有人买入的同时必然有人卖出。现在股市看上去最诱人的机会和最大的风险都指向创业板个股。
本周创业板指数、上证指数都收出4%左右的周跌幅,但周五的单日探低回升给投资者挽回不少信心。从盘面看,蓝筹股和成长股都出现较大振幅,创业板个股振幅略大,不少个股早盘下跌3%以上,下午却上涨超过3%,资金趁跌买入成长股的迹象较为明显。正如前两天瑞银证券陈李所说,市场还是希望创业板在IPO(首次发行新股)重启前能跌一跌,减轻估值压力,创业板个股才有更多投资机会。
在经济有下滑迹象、流动性生变、政策不明朗的当下,权重股即使估值低也难以从资金面获得持续上涨的支持,市场围绕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做文章,要么寻找高增长潜力的个股来弥补目前的高估值缺陷,要么靠波段操作期望避开顶部。在这种情形下,创业板个股自热活跃度不减。既然有泡沫问题、见顶风险,又有交易机会,于是很多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挑选什么样的成长股以及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车……
创业板个股活跃久了,很多投资者忘了一些基本的规律,那就是很多个股都有“维持会”长期或波段呆在里面的大资金。这些大资金多是根深蒂固、对很多情况知根知底的“住客”;短线想捞一把就走的投资者,则可以说是“过客”。过客做多了,往往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一只或几只成长股的习性,就像那位出租车司机师傅一样信心满满,即使面对一些危险信号也认为自己看到了底牌。
具体来说,又有四种情况:有的过客,不需要看到底牌,趁势而为、超短线即走;有的过客,知道自己没看到底牌;有的过客看到部分底牌;有的过客,以为自己看到底牌,其实住客才真的看到了底牌。所以,最危险,是第四种。
股市,最终还是博弈,搭上估值不断创新高的成长股顺风车的投资者,宜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班车,毕竟即便是成长股,可供选择的品种也很多。周期股的风格轮动可能暂时难以等到,但成长股可以轮流讲故事,有的故事透支太多了,高峰期搭车,安全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