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动乏力 A股翻身关隘重重 核心提示
周五创业板创新高打断了主板市场的反弹之路。在目前资金面不太宽裕的情况下,A股欲翻身只能寄希望于资金从创业板撤离并流向蓝筹股,不过这在经济上缺乏天时,在技术方面没有地利,在资金上也难言人和。私募人士认为,创业板或延续强势,大盘将继续震荡,短期可关注政策题材股的机会
板块的轮动又将股市带回创业板上涨的老路上,这是6月底以来辛苦护盘的主力资金不愿看到的。
昨日,当创业板指数创出新高,主板却选择了调头向下。虽然7月11日的行情让人眼前一亮,但妄言反转还为时尚早。
目前的市场,要出现反转面临着多方面阻力的考验。技术上,压力位近在咫尺,突破难度不小;经济上,数据下滑之势难逆;资金上,IPO重启或是“神秘资金”护盘的最大原因,但也成为市场最为担心的压力。
轮动之困
创业板新高“拦”主板反转路
7月11日,当沪指大涨3.23%,沪深300指数暴涨4.61%之际,创业板指数却只上涨了1.12%,并没有太好的表现。
当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行情或将进入蓝筹时代时,7月12日,沪深主板市场又休息了,创业板股票反而开始活跃。昨日开盘创业板指数便一路上攻,并在午后再次上冲,创出阶段新高1117点。
当市场资金又被创业板吸引过去,蓝筹股的人气又降了下来,周五沪深股指均大幅调整1.5%以上,前一日表现不错的周期类股票,如煤炭、证券、多元金融、有色、银行等板块,位列跌幅榜前列。
“创业板上涨又将股市带回了老路上,这不利于行情的深化”,针对当前行情,有私募人士指出,5月份,当创业板大涨之际,主板股票表现很一般,这说明,当前资金面不太宽裕,很难形成全面性的行情。只有资金从创业板撤离,并流向蓝筹股,行情才有可能深化下去。
然而,指望资金回归蓝筹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当前的市场面临诸多关隘或难以逾越。
地不利
技术“关隘”想要突破不容易
在去年底到今年2月的上涨过程中,沪指出现了四个大阳线,这四大点位曾经是下跌时的“支撑位”,如今,却成为反弹时的“阻力位”。这四个反弹压力位分别是2062点、2154点、2236点、2295点。
数据显示,2012年12月14日,沪指出现了一个涨幅达到4.32%的大阳线,该大阳线的开盘价位2062点,根据技术理论,2062点一线是未来的一个关键点位。而在随后的6个横盘后,沪指又于12月25日出现了一个2.53%的大阳线,该大阳线的开盘价2154点与前一个大阳线的最高价2152点基本重合。
根据技术理论,2062点~2154点区间构成了一个压力区间,而在该区间,2013年6月20日的一根中阳线也在其中。显然,这个区间对反弹构成很大的阻力。
7月11日,当沪指在午后突破2062点,市场便进入了这一个压力区。这也是为何当天尾盘跳水,7月12日上攻乏力,股指午后下跌的一大背景。
有意思的是,虽然指数点位更低,但7月11日的量能(1310亿元)比2012年12月14日的量能(1177亿元)还要高出一些,这一方面表明7月11日的量能更为强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主力投入了更多的钱,上行压力更大。
目前,指数连突然第一个阻力位都遇到了困难,后市上行压力不容小觑。
天乏时
经济层面找一个上涨的理由很难
当7月11日股市大涨后,市场在回看基本面利好时,能够找到的只是些领导“讲话”、蓝筹“T+0”这样的虚无缥缈的利好。
市场很长时间没办法去讨论经济如何正面的影响股市了。
在刚刚公布的6月份经济数据中,CPI同比反弹0.6个百分点至2.7%,略高于市场预期;而PPI同比降2.7%,环比下滑0.6%,跌幅仍然较深,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不见起色;外贸数据方面,出口数据6月下滑3.1%,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3%~4%,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也是一蹶不振。
对于市场而言,经济状况的不佳也反映为资金面的不佳,而6月份的“钱荒”魅影难以散去。
光大证券分析师徐高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者需要高度关注银行间短期利率的中枢将收敛至什么水平,进而来推断央行的态度。如果利率可以重回“钱荒”之前的水平,说明央行在隐晦地纠正“钱荒”的错误,对经济增长的前景还可以不那么悲观。否则,实体经济流动性紧缩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避免。
人难和
资金护盘“IPO重启”福祸相随
长久以来,A股每逢大事就会有国家队前来护盘。比如“两会”、比如金融危机,再比如IPO重启。近期,“两桶油”似乎成为护盘的绝对角色。
7月10日,至少有上百个9900手大单护盘中石油和中石化,虽然无法判断是否是一个资金账户所为,但显然是一种故意行为,意在告诉市场做多“两桶油”,护盘大市的资金实力之强劲。
有私募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现阶段的护盘不排除是在为IPO重启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的是,如果指数点位太低,市场不够活跃,大量的新股推出或面临募集资金不足或询价认购机构不多的情况,这将导致新股发行失败,这显然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更高的指数点位显然更适合IPO重启。
然而,为了IPO重启而进行的护盘,也给市场一种饮鸩止渴的感觉。IPO一旦重启,市场扩容的压力将给原本就不太富裕的资金面予以了再次冲击。市场担心,现阶段反弹越高,后阶段IPO重启兑现后的下跌就会越深。(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