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求生的上市公司远不止雅戈尔(600177)一家。大批上市公司正大手笔地将资金砸向理财市场,期待用投资收益弥补实业利润。
从证券投资到银行理财产品,从信托到非上市企业股权上市公司的触角几乎遍布金融领域。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有17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607项证券投资公告,滚动投入最大资金量接近518亿元,超过2012年同期60.97亿元的749.48%。
作为新的盈利来源,证券投资无疑是一把双刃剑。2011年至今,上证综指超过30%的跌幅已慢慢将部分痴迷于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拉回到残酷的现实。始于今年6月的新一轮暴跌,迫使上市公司的理财投资盛宴“清算总账”。
截至2013年7月12日,在上述179家上市公司中,超七成公司投资出现账面浮亏。
股权投资被“套牢” 漫漫熊市,令靠炒股提升业绩的上市公司元气大伤。
Wind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在2464家上市公司中,“交叉持股”的公司有157家,较2012年同期的95家增长了65.26%。
到今年一季度结束时,上述157家公司中,经纬纺机、中国宝安(000009)、中集集团(000039)、兰州黄河(000929)、双鹭药业(002038)等企业已经面临股权投资亏损,账面浮亏分别达到7500万元、5300万元、4500万元、3300万和2200万元。
经历了6月末暴跌行情后,上述股权投资的亏损创面进一步扩大。虽然中报尚未披露,但依据一季度持股情况来估算,半数以上企业难逃亏损命运。
早在今年一季度就显示投资账面价值浮亏的兰州黄河和经纬纺机,在新一轮的股市暴跌后,以所持股票最新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分别蒸发了约75万元和68万元,进一步将公司拽向了投资亏损的深渊。
部分一季度投资收益尚且“浮盈”的上市公司,也在股市的不断下跌中由“盈”转“亏”,秦川发展(000837)便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秦川发展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为10家,且在公司仓位中,除齐峰股份(002521)、招商银行、尤洛卡(300099)、乐普医疗(300003)出现浮亏之外,所持金达威(002626)、隆平高科(000998)、曲江文旅(600706)、安琪酵母(600298)、天润曲轴(002283)、美克股份(600337)6只股票仓位均有浮盈,二者合计为秦川发展带来100万元的账面投资收益。但在6月1日至7月12日期间,其中8只股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平均跌幅超过10%,秦川发展的账面整体投资收益也就由原来的“浮盈”转为“浮亏”24.7万元。
其实,上市公司炒股由来已久,损失惨重的也早有先例。
一直有A股炒股“专业户”之称的金陵药业(000919),从2007年开始就痴迷炒股,并且亏损不断。至 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仍痴心不改,又买进卖出170只股票。据其披露的炒股成绩,这个A股市场的“超级散户”去年在证券投资方面累计亏损了318.3万元,而今年截至一季度末,其持有的中国平安、张化机(002564)、新华保险(601336)、中国重工(601989)4只股票也有3只账面价值亏损。
曾经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的中国平安也因买入的股票被套,导致去年亏损近百亿元。其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平安仍持有包括可转债、A股、港股等27项证券类投资项目,投资金额高达750亿元,占公司总市值的二成以上。重金砸向证券市场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可观的额外收益,反而为其所伤。2012年中国平安股票投资亏损额高达95.22亿元,几乎是2011年亏损额的10倍。
近年来,伴随股市的一路下跌,大部分炒股的上市公司遭受了股价下跌之害,但是上市公司炒股的热情不减反增。据Wind数据显示,进行股票投资的上市公司2007年有493家、2008年有500家、2009年有506家,2010年有538家,2011年有500家,2012年有511家。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股市持续下跌时,上市公司炒股“十炒九亏”。而且上市公司炒股是拿全体股东的钱去冒险,其资产将发生从实物资产到虚拟资产质的变化,大大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
银行理财“风险提示” 在银行流动性趋紧与年中考核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自6月底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瞅准了这个时机,纷纷大手笔砸向理财市场。
德赛电池(000049)就是“理财大军”中的一员。6月29日,德赛电池公告称认购交通银行惠州分行2000万银行理财产品“蕴通财富·日增利35天”,年化预期收益率6.2%。
这已经是德赛电池在过去的一年间第17次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计划的公告,投资金额累计高达5.2亿元,认购的理财产品期限均集中在两到三个月。
记者梳理相关公告发现,德赛电池的理财“冲动”从去年6月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投资金额从最初的200万元,一步步跃升到千万元级别,投资理财的频率也大大提高。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英飞拓(002528)的身上。自2010年上市至今,4个首发募投项目无一完工的英飞拓于6月2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在不超过2.5亿元额度内使用自有资金择机购买短期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公告显示,今年以来,英飞拓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已多达15笔,金额合计超过14亿元。
其实,A股市场中像德赛电池、英飞拓这样的公司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6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就有209条,涉及上市公司112家,其中不乏多次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例如,亚太科技(002540)7月1日刚刚运用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5000万元向宁波银行(002142)无锡分行购买理财产品,7月3日又用7000万元向浦发银行(600000)无锡分行购买了理财产品。
当然,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企的背后,相关风险也在放大。据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介绍,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期的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但6月份在银行资金面紧张之时,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可达5%至6%。
但多数银行对理财产品都采用“资金池”模式操作,投资者资金和所投资的产品并没有一一对应,风险亦无法全面防控。部分银行为了揽储或留储,将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拆分为短期产品,滚动接续发行。后期一旦接续不上,就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爆发于6月底的银行业系统资金紧张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风险提示信号。
信托理财隐形风险
众多投资理财方式中,信托产品正吸引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至少有15家上市公司将资金投资于信托产品,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
投资信托理财金额最大的非王府井(600859)莫属,公司三笔信托计划共投资6.3亿元。王府井今年5月中旬公告,拟投资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的北科建长丰项目单一资金信托,投资规模为人民币3.5亿元,期限为2年,可以在第一年提前结束,预期第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为8%。
事实上,除上述信托项目外,王府井截止到5月中旬还有多笔信托项目存续,且受托人均为北京信托:今年4月下旬,王府井投资了北京信托“睿盈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金额为1.3亿元;5月,公司投资盈瑞1号单一资金信托,投资金额为1.5亿元。
除王府井以外,手握重金的千红制药(002550)6月28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认购了外贸信托“键桥通讯(002316)股票质押贷款单一资金信托”,投资规模15000万元,期限2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7%,质押物为3505万股键桥通讯的股票。截至公告日,千红制药存续信托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4000万元,占到了2012年底该公司总资产的12.45%。
此前,同在今年6月份,千红制药还分别斥资5000万元购买了中航信托一笔集合信托理财产品和一笔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千红制药的公告,今年千红制药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最高时曾达到6.94亿元,占到了2012年底经审计总资产的36%以上。
对于持有富余资金的上市公司来说,投资信托理财确实是一个扩大利润来源的好方法。根据千红制药2012年年报,当年千红制药通过外贸信托、平安信托和交通银行委托理财实际获得了801万元的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所参与的单一资金信托,或者类似于委托贷款,借贷双方只是借用信托的“通道”,或者确实是认购信托公司“定制”的产品,通过质押上市公司股权或其他资产向融资方借贷,但是这种方式也为上市公司的信托理财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此前,亚星锚链(601890)2011年7月曾通过国联信托向深圳市中计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为期18个月的单一信托理财资金,然而信托到期后却一再展期,至今亚星锚链仍未公告收回本息。
“单一信托不受‘刚性兑付’的影响,信托公司压力较小。所以,单一类信托逾期是比较常见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业人士表示,“而上市公司认购的股权质押回购式信托,虽然风险看似可控,然而对于市场波动造成的风险仍不可小觑。”
浙江永强(002489)今年年初通过中泰信托认购了3笔股权质押回购式的信托计划。
然而6月底,银行市场流动性紧张传导到股市引起的大跌,使相关信托计划风险攀升。浙江永强两笔信托计划的质押标的物中润资源(000506)和三普药业(600869)股价已跌破止损线,最终,融资方通过追加质押股票的方式才使这一风险化解。
近年来,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市场,信托公司承接质押的次数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不乏追加质押的情况。如果股价持续下跌,最终融资方没有资金来源补充质押物,信托计划将面临清盘。
正如皮海洲所言,上市公司用巨额资金投向虚拟经济,虽然会获得短期收益,但其资产已经从“实物”变为“虚拟”,风险被成倍放大。无论是股权投资、银行理财和定向信托,上市公司的每一项投资都必须对众多的中小股东负责。因为在风险的到来的时候,能够买单者寥寥。
自6月底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瞅准了这个时机,纷纷大手笔砸向理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