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7月12日,证监会对外披露,QFII额度增加至1500亿美元,并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由香港扩大到新加坡、伦敦等地。不少投资者将该消息视为大利好,但笔者认为引进外资其效果还有待观察。
先看QFII发展现状。2003年QFII机制建立时,确定的首批额度只有300亿美元,2012年4月份外汇局和证监会再推500亿美元额度、达到800亿美元额度,此次等于一下子又增加700亿美元额度、总共1500亿美元额度。但事实上,截至2013年6月26日,获批QFII共207家机构,累计批准额度为434.63亿美元,也就是此时800亿美元的额度还有将近一半没有用完,现在1500亿美元额度只是个需要逐步充实的概念。
要吸引境外投资者捧场QFII,并没有那么简单。2012年审批通过的QFII数量为72家,共新批约134.53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这是QFII获批最多的一年。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合格投资者在上次投资额度获批后1年内不得再次提出增加投资额度的申请,也就是说2012年所批的72家QFII在2013年不会再批额度,因此要让QFII额度用掉,需要争取一些新的境外投资者来捧场,难度不小。
再看RQFII发展现状。RQFII试点于2011年12月推出,初期参与机构仅限于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2012年12月份,证监会、央行和外汇局决定增加2000亿元RQFII投资额度,使试点总额度达到2700亿元。但截至2013年6月26日,已获批的RQFII投资额度累计达1049亿元,额度也还剩下大半。现在将试点由香港扩大到新加坡、伦敦等地,但估计2700亿元RQFII投资额度也还可以用一阵子。
而且,就算已经获批的QFII、RQFII额度,这些额度也未必就全部投资A股。按《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规定》,QFII和RQFII可以投资的范围相同,都包括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债券和权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固定收益产品,以及证券投资基金、股指期货等等,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未必会增加多少股票实际需求。
境外投资者主要奉行价值投资,但市盈率较低的蓝筹公司基本上既在A股上市又在香港H股甚至美股上市,目前AH溢价指数在110点左右,显示总体来说A股比H股平均贵10%左右。同样一家公司的股票,无论是A股还是H股,在分红等行使股东实际权力时同股同权,既然境外投资者有成本更低的H股投资选择,那他为什么要选择投资成本更高的A股市场呢?
当然,有些公司仅在A股上市,要投资就必须进入A股市场,但A股市场对外资显然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这个市场,投资者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发行人处于享受特权地位,本土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不足,境外机构投资者同样担忧A股市场不透明、规则不清晰等问题,即使QFII、RQFII额度再多,上限再高,外资大规模进入也会慎重考虑。尤其目前大量场外企业虎视眈眈IPO,外资也不可能为发行人高价圈钱套现买单。
当前情况下,就算吸引大量外资进入A股市场,短期刺激股市上涨,但这对广大A股投资者而言也并非什么好事情,很可能只是多了一个强有力的投机博弈对手,尤其是散户可能更多了一重大山压迫。
要拯救A股市场,当务之急是要抛弃过度偏向于发行人的圈钱市发展模式,转而打造一个让投资者能够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规范的投资市场,只要市场真正实现法制化、市场化,内生财富能力进一步提升,境内、境外投资者都会不由自主来捧场,单纯靠调节股市供求关系的治市举措,恐难见成效。(《红周刊》特约作者 秦皇岛 熊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