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邹毅(莫大)
提示:大指数7月11日高点下行非推动,故短期加调幅度不会深。小指数创业板指数7月24日高点下行亦非推动,因下方密集峰上沿1116点已近,故下调空间也有限。下周初段若继续下调可关注低位背离,如是,则回补仓位短线做多;如否,则继续低仓位按兵不动。
创业板指数调整空间有限
大涨的创业板指数终于出现回调,上周我们所提示的风险预期,似已引起机构盘警惕。但从小指数创业板指数的波动框架看,这里仍然不能草率判断为最终的顶部。作出这样判断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日线的背离并未得到确认,且上周初的上行中将一次日线背离证伪;二是从筹码分布的角度看,在上方出现中阴时筹码换手量很少,这不足以证明机构已经大举撤退。并且,下方的三峰密集筹码堆积量未见减少。因此,我们判断这里只是少量的短多盘进行了局部减仓,而溢出的资金似有向中小板同类低位股迁徙的迹象。但是,创业板高成长预期股流动性相对较差,故而即使是出货也必是要经高位震荡,而非是掼压式甩卖。年初时我们从筹码分布的角度,强调过创业板指的成本区在721点位置,以经验性的合理预期未来的空间应在其成本之上的两倍处。但客观地讲,该板块确有短期风险,其风险主要来自于IPO开闸预期。不过,从其周线背离未确认,月线尚未背离看,未来的调整之后仍然有再次走高的可能。若从月成交情况看,5月开始时的平均建仓成本在1045点处,这与筹码分布的上峰值1076点非常接近。从筹码换手的情况看,直接击破这一区域的概率极小。因此,我们研判未来创业板指数在5月收盘价附近止住下行的概率更大。而其后还应有个上行段,至于这个上行段是不是上行推动,只能等结构细节走出来后才能判断。
从小指数中小板指数的筹码分布观察,下方最近的密集峰在5261点处,此处起自6月25日低点上行的波动结构虽非上行推动,但它似乎更像是起自去年12月4日低点的大级别三波段上行段中的楔型C段上行中,且从6月25日之后的成交量堆积看,是呈价升量增的梯次放大。作个客观的评估,未来下方的最重要防线5128点若非遇超大利空打击,击破的概率将偏小。而筹码分布原则亦遵循流体阻力最小原则,既是下方量远大于上方量,则未来向上方拓展空间,直至回填上方筹码空谷是合理预期。
中小板滞涨股有望补涨
如上述的推论被后面走势验证,则我们推论未来中小板中的非周期类、且流动性较好的中等市值品种,可能会出现一轮补涨行情。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不抬高成本获取低位筹码,惯常的做法即是以权重股的短期回调及成长股的同步下调,以及利空传闻制造出阶段性恐慌,从而在相对低位的成本区附近截获恐慌抛盘。从上述的市场博弈心态描述,可推论短期的大小指数同步下行,只是一次资金迁徙行动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但是,我们注意到市场的弱周期股与非周期股近期出现资金小幅增仓的迹象。这或者可以判定为,已经处于当期低估值状态下的这类品种,出现了“保底”预期的资金回流。而这批股中,以预期高铁重启投资及交建类品种更为明显,其次是周期行业中的超跌股,以绩优的水泥行业最为明显。由此,可推论目前的大级别资金其实还是认同“保底”措施的展开,因此,在部分的高流动性权重弱周期股中,会有资金逢低布局。尽管,我们并不认同1849点为“史无前例”大底。不过,从我们模拟的大指数3-3-5结构的反弹段看,在第一个3段之幅度中位以及第二个3之低位布局,并无多大逻辑上的错误。因为,无论市场怎么行走,未来的5段上行中,总是比较容易获取利润的,开始于半分位的仓不要太大,进退都可以。
大盘四季度才会有行情
但是,悬而未明的利空预期是最让人担心的。在中等级别的盘底中,投资人的行为往往易表现得神经质。但凡有风吹草动,必是恐慌先杀再说。本质上讲,6月25日低点之后,众多的买盘多是短线打算,因此,无论他们持有的是成长股还是低市盈率股,都会在获利之后的小幅波动中套利观望。而IPO的日期至今未明,犹如悬于头顶的靴子令人不安。7月汇丰PMI指数继续的下滑,表明中小企业的窘境已经到了危急关口。虽是有面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措施,但其覆盖面太小,不足以令经济下滑的趋势有本质的改观。而宏观经济的疲态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从而使场外资金宁愿驻足观望等待“打新”。故此,笔者认为,短期的调整即使是在7月9日低点附近盘桓,未来向上的空间同样也是有限。上周我们提到过,这样的大盘整态势或者会持续到四季度初段,直至秋季会议召开时,对经济状态与政策定调后,才可能出现一轮预期一致的上涨。而这个上涨段,在我们所定义的波动框架即是三波段上行的3-3-5之5段上涨。如果从策略层面讲,无论后面是三段式上行,还是五段式上行,其在四季时都会有一段上行。而目前有些已经拒绝下行的大盘股,其实从中长期的角度讲,是有介入的价值。但是,这种介入一定不能是孤注一掷地满仓介入。后面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多,还得随时防着有资金弃盘下砸。所以,以低仓位的资金分配比例,在标的股票中利用指数的盘整,做以降低持有成本为目的的波段操作,是静待政策面出现逆转的好策略。
就大指数本身而言,上周我们就其波动框架的短中长结构,作了描述。虽然那只是根据波动原理模拟出的结构走势,但是,其中的原则是符合对中国经济波动周期的预期。虽然这种预期不是市场本真,但也起到了对投资人盲目乐观的警示作用。就个人的认知而言,笔者感觉未来经济层面主要会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民生建设;一是金融改革。民生建设可能主要集中在棚户区改造与新城镇化,但是,它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只可能代替性地消化部分过剩产能。金改的内容比较多,但从下调贷款利率下限看,其步子依然迈得很小。存款保险制、资产证券化、利率市场化三者实施的目的,还是为了债务去杠杆。而当前去杠杆的动作如果过大,可能出现短期危机再次显现。所以,这事应该急不得。至少在地方债总额过大时,管理层所做的事是暂时维护融资平台的安全。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看明局势的投资人,预期目前的状态下只是一个弱平衡状态,而将来是否能走强,则取决于政策导向。合理的预期,在秋季会议定调之前,各部委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因此,当下投资人安而勿躁是必须的。
创业板调整有限,资金流向小盘滞涨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