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刚刚过去的双节加季末效应,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一度被推高。近日,多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继续“保5冲6”。面对收益率屡屡冲高的理财产品,年底的两三个月到底是买理财产品还是炒股好?
据银率网统计,长假后,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冲高至6%,市场上最多的是1~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今年理财产品的季末效应似乎比此前要来得更早,“往年都是到了年末才会比较高。但是今年从8月底9月初开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开始大幅提升。”有业内人士说,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下半年以来的流动性紧张局面,银行资金紧张,信贷额度不足等因素导致了银行不得不发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揽储。此外,本周不仅有大量逆回购到期,假期后首个交易日银行又要补缴准备金等因素,造成市场资金面紧张。
理财风格激进
适宜投资股票
对股市而言,多数分析师认为,由于年底消费旺季以及三中全会政策红利,大盘有可能震荡上行,如果把握得好,资金收益应该相对不错。深圳某基金分析师认为,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强,对市场把握得比较好,理财风格激进,股票是最好的品种。
据了解,6月底以来的这波行情中,虽然赔钱的股民不在少数,但收益翻番的投资者也不少。统计发现,从1849.65点反弹以来,有68只个股涨幅在100%以上(前复权计算),其中,江苏宏宝(002071,股吧)、上海钢联(300226,股吧)和外高桥(600648,股吧)3家公司收益超过3倍。
季末股票趋弱
理财产品走强
从每个季度的季末情况看,在季末或钱荒预期较强的投资环境中,理财产品会受到追捧,反而股票收益会明显回落。
6月底,钱荒让股市重挫,上证指数当月暴跌13.97%,各家银行为完成指标,在最后关头纷纷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力求吸收外部资金。这种情况在9月底也有类似发生。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显示,十一长假前三天预售的产品有40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5.21%。而与此同时,股市却连连下跌,9月12日到27日期间,上证指数下跌了3.62%。
本周由于季末效应暂时消失,沪指月内涨幅已经超过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却高位回落。截至10月9日,金牛银行理财综合收益指数行至4.98%,较三季度指数最高点的9月30日下跌了16个基点。不过整体看资金面,节后回购市场利率有所反复,显示年末阶段资金并不宽松,主板指数涨幅或相对有限。“如果没有多少精力天天去看股票,资金有时间要求,比如三个月,或者一个月,还是建议买理财产品比较稳妥。”理财顾问表示。
9月投资100万元
买理财产品约赚四千
买股票赚得多赔得多
金牛理财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的9月份,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3%。如果投资100万元,剔除交易费用,9月份买理财产品,按年化计算,收益在4000元左右。
但如果买了比较强势的100只股票组合,按照前100家公司的平均涨幅为49.04%计算,平均收益将达到49万元,是理财产品收益的100多倍。假如购买的是9月份走势最差的100只股票,其平均跌幅达12.95%,那么不仅保不了本,还会倒贴13万元左右。
本组稿件据广州日报